? ? ? ? 大家好,歡迎來到小棉襖的陽光客廳,我是說書人,我有兩件小棉襖。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一本中醫的入門書籍《說醫不二》,她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位公眾平臺作者,懶兔子,以漫畫插畫的形式把中醫分享給大家,非常簡單易懂又有趣容易接受。
? ? ? ? 初次接觸中醫的朋友,有一半以上都會覺得中醫特別深奧,特別高大上,不是我們平常人能學的了的。那些看起來仙風道骨的老頭子,才是真正的中醫。但是你知道嗎,中醫的奇妙之處,在于它無時無刻不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出現。打個最簡單的比方,下雨沒帶傘,淋了雨著涼了,回家你媽媽是不是會給你煮一碗姜糖水,或者喝碗熱粥然后睡一覺,第二天起床什么事都沒有了。再或者,你累了一天,晚上回家睡覺前,用熱水泡泡腳,解解乏。這都是中醫。
? ? ? ? 有些朋友覺得,要想學好中醫,就必須苦讀詩書,點燈熬油,沒個十年八年學不出個所以然。但我告訴你,也不是這樣的,只要你有心,今天學習的東西,明天你就能用得上,既不用背誦苦讀,也不用通宵達旦,你只需要帶著一顆崇敬的心,謙卑的心,對萬事萬物懷有求知的心,就可以了。
? ? ? ? 那今天我們的分享,就從中醫最簡單的氣,血,津液,這三種最基本的成分說起吧。
? ? ?首先我們說說氣。
? ? ? ? 人身體里一共有幾種氣呢?答:六種。元氣,又叫真氣,是和我們每個人出生的時候父母的身體健康狀況有關的,所以大齡生育問題,不僅僅是能不能生的問題,而是能不能生出一個好孩子的問題。宗氣,也可以理解為胸中之氣,有些人一說話大嗓門,穿透力很強,說明他肺氣足,也就是宗氣比較旺。中氣,也叫脾胃之氣,都說人活一口氣,說的就是這個中氣,中氣在,人能消化得了食物,自然沒什么問題,中氣不足的人大多消化系統不好,腹痛腹脹,還容易出現胃下垂,脫肛等問題。營氣和衛氣我們一起說,可能有些朋友聽過,營衛不和,營氣和衛氣就是在我們的皮膚和血液中的衛士,保護我們血液流通順暢,皮膚代謝正常,并且不容易受外部侵略的作用。比如說今天突然降溫,你穿的少了,衛氣就會馬上閉合,防止冷空氣侵襲身體。最后一個,五臟之氣,這就是我們身體的肝心脾肺腎,每一個都需要自己調節的氣機,比如說你這幾天心跳加速,可能休息幾天就好了,這就是心臟的氣,在起著修復的作用。說了這么多氣,那有些朋友要問了,那我的氣生病了怎么辦?問得好,氣的確會生病,下次你媽再說你懶,你就回她,這叫氣虛!氣虛的人,總是覺得沒精神,走路直不起腰,坐凳子挺不起背,說話輕聲細語,干點活就覺得累,氣虛的人,一伸舌頭,舌質淡淡的,舌頭邊緣有可能還有一圈齒痕,像這樣的人,脾氣一般都很好,不愛發火。話說,不是她不愛發火,而是無火可發。所以有時候脾氣太好也不是什么好事,也許反映出身體的問題呢。作者在本書推薦了一個比較安全的中藥,補中益氣湯,中藥店也有成藥,叫補中益氣丸,效果不錯,對于氣虛的人非常好,但如果你不是氣虛的癥狀,就不要輕易吃了。
? ? ? 說完了氣,我們說血。
? ? ? ? 血的生成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營氣生化,津液生化和腎精生化。血液的生成取決于脾胃功能的運化,所以好好吃飯,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你會有一身好血。血液在中醫中容易出現的問題,主要是血虛、血瘀、血熱。這里我們主要說一下血熱,你知道白血病是怎么得的嗎?就是那些有血熱癥的孩子,多半陰虛,迫血妄行,這不是危言聳聽,雖然白血病的生成和先天體內帶有的熱毒有很大關系,但陰虛血熱和外邪侵襲是后天的促發因素。中醫對應的方劑有泄心湯,清營湯等,可以請當地的中醫酌情判斷。
? ? ? 最后我們說說津液。
? ? ? ? 天空飄來五個字,缺少津液是大事!那津液到底是什么?它就像空氣對我們人體的意義。只不過他是液態的,而且是在身體里。它流淌在血液里,孔竅間,皮膚上,腦髓中。津液的生成,與脾胃,大腸小腸都有關系,而它的傳輸,又有賴于脾,肺,腎,肝,三焦,所以一個津液,關系到你的五臟六腑。很多人喜歡健身,減肥,尤其大汗淋漓過后特別有成就感,但我想告訴你,你流的不是汗,是津液!用一個鮮活的例子來給你解釋津液的重要吧。書中作者認識一個老師,他給作者講了一個自己小時候的故事,他小時候生活在一個落后的小鎮,五六歲的時候,鎮子里很多小孩子都出現不明原因的高熱、昏迷、嘔吐,當時醫療水平有限,唯一的做法就是配合點消炎藥打點滴,醫生對此毫無辦法,老師當時和同病房一個差不多大的孩子,癥狀非常相似,治療也是一種方法,兩家大人日夜守護,終于在燒了快十天的時候退燒了,兩家人高興極了!那家比較有錢,床邊堆滿了好吃的,孩子醒了,家長連忙拿出奶油餅干給孩子吃,但老師家里窮,只有饅頭,他不想吃,他爸爸就給他買了一瓶桔子罐頭,用勺子一點點喂他,甜甜的,他喝了很多罐頭汁。但是兩個小時以后,隔壁床的孩子突然高熱昏厥,醫生各種搶救還是沒保住,撒手人寰,家屬剛經歷了孩子好轉的喜悅,突然就陰陽兩隔,近乎瘋狂,大鬧醫院。醫生也很奇怪,明明退燒了,指標也正常,怎么突然就死了?再看看情況差不多的老師,卻在旁邊好好地。很多年后,老師學了中醫才知道,原因就在于那些餅干。孩子高燒那么久,津液都被耗盡了,即使喝了水,摻雜著油膩的餅干,虛弱的脾胃早已承受不起,讓虧損的津液再次消耗,油盡燈枯。但是老師喝得罐頭甜水,一是脾胃容易接受,而是甘味入脾,最適合補充津液,所以歪打正著的活了下來。老師說完特備感慨,如果那個孩子的家長稍微懂一點中醫知識,也不會造成天人兩隔的慘狀。
? ? ? ? 生命總是通過苦難,讓我們意識到自己的無知。在此之前,我們總會想當然。我覺得,人這一輩子,要不然健身,要不然讀書,身體和心靈,總得有一個在路上。當你對未來的期待感降低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它變得未知。中醫的世界太大,你永遠都不會猜到下一刻你能在里面發現什么,給你的生活帶來怎樣的改變。你只需要戰勝你自己,生活就會跟著發生意向不到的驚喜。
? ? ? ?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我們下周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