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從來都是一個人的事情,每個人都擁有生命,擁有個性化的人生體驗,照理說心智水平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提高的,但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那些活了一大把年紀,卻根本不懂愛不懂自律不懂生活,把希望都寄托在別人身上,把失敗都歸結于命運不公的人。這在于每個人的選擇,你可以選擇讓自己永遠做一個隨心所欲的小孩;也可以選擇一條自我約束、自我提升的道路。遙想五年前,我常常糾結“為什么我要改變?改變了就不是我了,那有什么意思”,但現在絕不會這么認為?;蛟S是閱歷多了,也或許是意識走到了這一步,固守一個心智不成熟、隨心所欲的自己絕不是件值得驕傲、彰顯個性的事情。
想到一個牧師說過一個道理。他說,每個人每天早上要出門的時候,在你面前都有兩條路,一條是平坦的大道,旁邊高樓林立、燈紅酒綠,街上的人熙熙攘攘,不停有誘惑在招手;另一條是通向高山的崎嶇小徑,布滿荊棘。你要拿著砍刀、繩索才能踏上這條路,因為你不知道前方會遇到什么。大部分人,都選擇走那條大道,因為不費腦子,不費力氣,而且看似繁花似錦。只有少數人選擇那條艱難的小路,因為他們想訓練自己,完善豐富自己的人生。而最終只有小路通向天堂。聽了這個故事,就能明白為什么心智成熟的旅程始終只是“少有人走的路”了。尤其是“自律”這部分,自律意味著對人性中某一部分欲望的約束,對享受的推遲滿足,對問題的不逃避,對責任的主動承擔,只有戒掉“懶”和“貪”,勇于向自我挑戰的人才能體會到自律帶來的幸福感
本書絕對不是成功學教材,只是心理學對自我完善的系統性討論。不管你認為社會風氣是如何的敗壞,如何的自我完善都不及“厚黑學”、“權謀論”來的實用,但對于真正探索生命意義的人來說,任何外部的因素都不能成其為自我放棄的理由,反而使得在一個紛擾的世界中這部分人對正面、積極、美好的堅守顯得那么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