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學習從兩方面開啟:
其一:晨間共讀
我的工作:擔任周芳老師的小助手,提提小建議,稍微引領一下
今天的分組工作比上次做得好,主要得益于:分組時候的刻意將不同地區(qū)人員混合搭配,同時分完之后立馬先去各個小組看一下,感受一下場域的能量,確定沒有問題后才選定一個對話場域,深入的扎下去。我們小組包括露雯老師、寶鳳老師、寶嬌老師和包葵老師,5個人,兩人開麥對話,兩人聊天框互動,一人輪流轉換,非常有意思,完美體現(xiàn)了在共同體每一個人都很重要,每一個人都不能不發(fā)音。對話中,露雯老師非常開放的分享了很多自己與孩子的故事,尤其是有關爸爸與孩子的相處非常深入,全身心的投入。也呈現(xiàn)出來了新手媽媽的那種焦慮。另一層面,作為主持人的小助手,這次活動看見了周芳老師的閃亮,真是躬身入局,在實踐中感知自我,在事中練。
今日金句:與勇氣聯(lián)結,與焦慮共處,孩子需要我們的引導。成人需要內心聲音的引導。
最大的啟發(fā)點:寫作文也好,學其他的東西也好,最大的重點在于與孩子的內在聯(lián)結,與渴望鏈接,需要老師耐心,首先在于需要孩子愿意來著這樣的課堂。所以首先不要預設什么樣圓滿的結果。接納不優(yōu)秀的孩子。
其二:刻意練習-同理心漫步
為了練習傾聽與對話,撿起荒廢了一年的同理心漫步練習。為了練習起到更好的效果,也為了對話和傾聽更加具有方向性,重新學習奧托有關四層次聆聽的資源,感觸深刻,尤其是祖塔指揮的視頻,真是每看一次,感動一次:這一次,看到高潮的時候,指揮家基本全身心的專注在多明戈身上,追隨他的步伐,傾聽他的內在聲音與節(jié)奏。內心獨白似乎是—作為指揮家,我不需要突出自己,也不需要突出我們樂隊,我們這個整體都圍繞著最閃耀的星旋轉,他和他的藝術引領世界。首邀對話伙伴是江山廈門北碚營的浙江衢州吳琪園長。對話從好奇幼兒園園長的工作開啟,一上來吳琪老師就表示希望將更多的時間放在孩子身上,傾聽孩子、陪伴孩子。其后延伸到這一渴望實現(xiàn)的阻礙:教育行政造成的實質性干擾與教師能力的提升需求。面對這樣的局面,一方面自己會無奈“為何這些部門不能打通,要頻繁的要求”,另一方面有點著急,不僅僅教師技巧希望提高,而且希望能夠將在共同體學到的能量和方法持續(xù)性的連接到自己的教師身上。整個對話持續(xù)半個小時,自己刻意的練習四層次聆聽,感覺還挺不錯。然而在嘗試突破的時候,遇上了卡點
對吳琪老師的看見:
吳琪老師是很棒的從一線不斷努力發(fā)展而來的幼兒園園長,深刻感受到她對幼兒教師的專業(yè)具有相當?shù)囊螅?/p>
吳琪老師作為園長,在教育行政事務與自己理想的教育生活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卡點,沒有徹底打通;
吳琪老師的職業(yè)內心聚焦于孩子,深刻的眷戀著孩子的世界,享受與孩子的共度時光,渴望支持孩子;
理想狀態(tài):“看見孩子,給孩子以支持,能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而不是被別的事情影響。孩子一天有很多狀態(tài)呈現(xiàn)出來,有很多東西值得關注,希望看見孩子,為家長提供幫助。”
傾聽層次:吳琪老師大部分時間處于下載式傾聽,似乎較難進一步突破。
對話下來,吳琪老師的感受是焦慮減輕,覺察是對自己工作的規(guī)劃更加明確
延伸:相比較于上一次閱讀,這一次共讀《薩提亞深層溝通力》堅持打卡,沒有落下的原因——被場域感染,共同體對自己的支持很大。而且最近已然親身感受到“”自己改變世界改變“的真實發(fā)生,體驗到自己情緒和態(tài)度轉變后,他人體驗感和表現(xiàn)出來狀態(tài)的改變。同時實同時希望將這些能量和方法傳遞到自己的老師們身上。
對自己的覺察:
聆聽層次抵達第3層,沒能夠突破到第4層
對話中,大概有1次給出建議,有2次刻意引導(自己有答案,有預設),多次反饋性澄清
整體上做到了打開三器,不過沒有感受到很強的能量流動
在吳琪老師的兩次沉默和一次靜思中,感受到往下深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