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音樂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娛樂方式,本文針對移動音樂APP做一個競品分析,主要分析兩款產品:QQ音樂、網易云音樂。
分析框架如下:
分析目的:從用戶體驗的五個要素(戰略次、范圍層、結構層、框架層、表現層)深層次來解讀QQ音樂、網易云音樂。
一、市場趨勢和行業現狀
1.市場環境
移動音樂發展PEST分析:
消費需求、技術發展推動產業創新,管理政策促使產業良性發展,整體發展勢頭良好。
2.行業需求
可以看出,移動音樂增長速度放緩但依然保持較高的增長率;移動音樂行業收入規模平穩增長;活躍用戶規模體量巨大,發展比較成熟。在各類娛樂應用中,網絡音樂已經成為既網絡視頻之后第二大應用,說明移動音樂已經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的娛樂應用。移動音樂的用戶活躍度保持較高,隨著音樂版權保護力度的加強,用戶付費的數量也會進一步增加。
3.用戶定位
在線音樂用戶性別分配比例與整體網民一致;用戶覆蓋70后到90后,可以看出在線音樂可以滿足不同層次用戶的需求,在音樂成為一種喜聞樂見娛樂形式。
大部分用戶對音樂的使用頻率以及使用時長都是出于較高水平,用戶對音樂的依賴程度較高。
在13-14點和20-22點是移動音樂的高頻使用時段,用戶使用時段有明顯的周期性。
聽歌、搜索和下載歌曲是用戶的基本需求,歌單、個性推薦、海報、評論、主題則屬于期望性需求;用戶對音樂有著強烈的互動欲望,分享、評論、交流、自制歌單也成為用戶預期性需求的一部分。
總結一下,移動音樂覆蓋用戶層次廣泛,用戶依賴度高,使用時間周期性強,用戶對音樂的互動需求強烈。
二、競品分析
1.戰略層分析
1.1 產品定位
QQ音樂是以提供音樂的功能性服務為定位;而網易云更多的是以音樂社交為出發點。
1.2 產品排名
QQ音樂誕生于2004年,擁有最龐大的用戶基數;網易云音樂誕生于2013年,不論是在用戶體量還是活躍度,都與QQ音樂有較大差距。從微信指數來看,網易云音樂的熱度要比QQ音樂低很多,但是在4月有一個爆發,是網易云音樂成功運營并且引爆的結果。
2.范圍層分析
2.1主要功能對比
QQ音樂有強大的曲庫版權,網易云音樂社交吸引眼球。但QQ音樂與網易云音樂的主要功能差異化并不明顯。
2.2特色功能對比
QQ音樂:
1、綠鉆特權、Super sound等多種音效 ;
2、依托本身的社交,推出空間背景音樂、給點歌點MV等;
3、獨家明星直播與專輯、粉絲勛章、游戲化的聽歌任務升級吸引用戶使用;
4、個性化歌詞海報制作,個性化主題,突出個性化展示。
網易云音樂:
1、精準的個性化推薦算法,個性化首頁;
2、強大且完善的社交功能以及分享機制;
3、精品歌單,私人制定,滿足不同口味。
3、結構層分析
3.1信息架構
可以看出,QQ音樂所包含的功能非常全面豐富,信息構架清晰,但是存在功能重疊冗余,如播放器的更多設置的很多功能和播放界面功能一樣;有些架構存在邏輯錯誤,如搜索中聽歌識曲包含聽歌識曲和哼唱識曲。總的來說,QQ音樂的功能較全但不夠精簡明晰。
相比較QQ音樂,網易云音樂沒有很覆蓋全面的功能,但信息構架邏輯清晰,功能結構簡單明了。
3.2交互設計
QQ音樂和網易云音樂基本功能交互差異不大,如搜索、播放歌曲等;因此挑出兩個流程進行說明。
3.2.1分享歌曲流程
在搜索完成后點擊播放器,QQ音樂有兩種方式可以分享歌曲,若使用其他分享,會使用戶多操作一步,其他里面包含的內容過多,導致用戶選擇不暢。
3.2.2分享歌詞海報流程
完整的海報分享都為七步,但對于歌詞分享,網易云音樂只需要五步。QQ音樂的其他可以再進行進一步的優化。
4、框架層分析
4.1界面設計
QQ音樂搜索位于頁面頂部,可以進行搜索,提供熱門搜索和搜索歷史,但是當用戶下滑瀏覽首頁音樂時,搜索框消失,此時用戶無法觸達搜索。
網易云搜索位于頂端右上角,固定位置,隨時可觸達,搜索亦支持熱門搜索和搜索歷史,相比較下網易云界面設計比較合適。
4.2頁面布局
QQ音樂首頁三個最突出的功能:我的、音樂館和發現,結合首頁信息,可以看出QQ音樂重點布局突出音樂的分類以及明星大咖。
網易云音樂頁面三大主功能,我的、音樂館和廣場,結合首頁內容可以看出其布局重點在于突出私人制定、歌單和音樂社交。
還有一個細節,QQ音樂退出后再進入,頁面始終停留在退出前的頁面;而網易云退出后在登錄,進入頁面始終是首頁的個性推薦。
5、表現層分析
5.1視覺設計
這兩款產品均有各自突出的主題色調,整體設計風格保持一致性和連貫性,看起來均很美觀。
QQ音樂播放器的功能明顯多于網易云音樂,后者更加精簡。
三、總結
QQ音樂最突出的優勢就是版權樂庫和明星資源。在網絡音樂版權逐步規范化的驅使下,獨家資源是吸引用戶的良好手段,再通過運營和時間的沉淀將粉絲對明星偶像的粘度進一步轉移到產品上。其次app中各類功能健全,如:彈幕、個性化歌詞海報、K歌等等,如此豐富和強大功能夠滿足不同年齡段用戶群體的需求。但有些問題還需注意,功能過多必然會造成冗余拖沓以及界面流程的不精簡,對用戶選擇造成不便。
網易云音樂更多的在私人推薦、歌單和音樂社交上做足文章。算法的個性化推薦能夠迎合個人的剛性偏好,增加用戶的粘性;音樂使用場景多元化和即時需求的不確定性,歌單成為一種較好的解決方式,能夠最大限度滿足即時性的場景需求;通過UGC做音樂社交,網易云音樂也做的小有成就。網易云音樂的劣勢在于音樂版權的局限,隨著KOL在音樂社交中地位的遞增,網易云更需要把握好開放的節奏。
注:本次競品分析主要框架來自于Jesse James Garrett 的《用戶體驗要素》一書,在后面的文章中我會介紹這種分析方法。文章不足之處,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