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讀了小米聯合創始人黎萬強為小米公司撰寫的《參與感》一書,從書中認識到小米成功的關鍵在于“專注、極致、口碑、快”這七字,其中“口碑“最為核心。我閱讀此書,主要有以下三點感想:
1. 讓消費者獲得參與感很重要,小米利用的“參與感三三法則”,達到了馬斯洛需求理論的尊重需求,甚至自我價值實現需求的層次。參與感的一個重要表現是有發言權,用戶可以發出自己的聲音,這個聲音能被傾聽到,這是尊重;如果聲音有一定價值,還會被實現出來,這在一定意義上是自我實現。小米正是抓住了消費者的心理,所以當小米開發產品時,數十萬消費者熱情出謀劃策;當小米新品上線時,數百萬消費者涌入網站搶購;當小米要推廣產品時,上千萬消費者奔走相告;當小米產品售出后,幾千萬消費者又積極參與產品的口碑傳播和每周更新完善之中,消費者在無意之中扮演著小米的“產品經理”、“測試工程師”、“夢想贊助商”等多種角色,最終促成了小米公司的成功。
2. 要跳出原有的思維牢籠,找一條適合自己公司發展的路。黎萬強指出其品牌營銷手法的“節奏”有點與眾不同:它的品牌成長路徑是“美譽度—忠誠度—知名度”。具體來說,小米和其他互聯網公司一樣先做出產品的“美譽度”,讓用戶知道小米產品好。但是接下來,沒有著急做“知名度”,而是先去培養第一波認可小米產品用戶的“忠誠度”。直到擁有了一定規模認可小米產品的粉絲群體之后,他們才嘗試投放品牌廣告,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 要真誠。無論是昨天讀的《一個廣告人的自白》還是今天的《參與感》,兩部書的作者都不約而同的談到了“待人以誠”這個話題。奧格威強調為客戶做廣告一定要盡心盡力,不應付客戶,更不能欺騙消費者。而黎萬強也指出,要把消費者當做朋友,真誠相待是小米拉近企業與消費者距離的關鍵。“言忠信,行篤敬”正是我們應做到的。
雷軍說:“臺風口上,豬也能上樹”,他們的營銷策略,就是這陣“臺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