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本文為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 ? ? ? 歲月的車輪滾滾向前,四季依循著既定的軌跡交替更迭。時令節氣仿若一雙無形卻有力的手,一邊牢牢把控著農家辛勤耕耘與收獲的節奏,一邊輕輕牽扯著我這顆源于鄉土、念著田園的心弦。時光恰似那澄澈的涓涓細流,平緩而持續地流淌,而人就如同水中自在游弋的魚兒,默默感受著歲月長河中的冷暖變幻與世事滄桑。
? ? ? ?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瞧著桌上那本曾如磚塊般厚實的日歷,如今已被飛逝的時光無情地撕扯得只剩寥寥數頁,每一頁的飄落仿若都在幽幽訴說著光陰似箭、歲月如梭的匆匆步履。恍然間,冬至已然悄然而至,歲末的寒天就這樣緩緩拉開了它冷峻的帷幕。
? ? ? ? 在這冬至時節,一年中最為寒冷刺骨的日子即將大張旗鼓地登場。大理河宛如一條沉睡的巨龍,被厚厚的冰層封印,冰棱交錯縱橫,似在展示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對岸的崖壁上,冰瀑高懸而下,仿若銀河傾落九天,熠熠生輝,整個世界仿佛瞬間被嚴寒緊緊禁錮,陷入了一片銀裝素裹的靜謐與寂寥之中。
? ? ? ? 我的思緒仿若一只輕盈的鴿子,悠悠飄向了遠方那片魂牽夢縈的故鄉熱土。記憶中那廣袤的田野,還有那蜿蜒曲折宛如絲帶般的小河,此刻想必都已在寒冬的冷酷懷抱中陷入了沉睡,就像一段被歲月塵封、被冰雪凝固的古老歷史,默默承載著往昔那些或溫馨、或苦澀的回憶與故事,靜靜安放在時光的角落。
? ? ? ? 猶記兒時,每至這般寒冬臘月的冬至時分,農人們忙碌了一年的身心也隨之松弛下來,生活的節奏變得悠然舒緩。除了操持些簡單的餐食以滿足溫飽,便是趁著這閑暇時光走親訪友,互道家常。或是圍坐在暖烘烘的窯洞之中,就著那跳躍閃爍的爐火,悠然地抽著旱煙,嘮著家長里短,嗑著瓜子,聆聽老人長輩們講述那些古老而神秘的往事。那時的村道上,行人寥寥無幾,偶爾有一兩個身影匆匆掠過,也是在呼嘯的寒風中瑟縮著身子,腳步急切而慌亂,似被這寒風吹趕著前行。
? ? ? ? 冬至時節,家鄉有著獨特的“熬冬炒冬”習俗。人們會精心挑選羊腦、羊蹄,搭配上花椒、辣椒、地椒等馥郁的香料一同放入鍋中燉煮,一時間,香氣彌漫在屋內的每一個角落。還要炒制老黑豆、麻子、瓜子等,村里的老人們笑著說這是“炒百足蟲”,寓意著驅蟲辟邪、祈福來年安康。鄉間廣泛流傳著諸多充滿生活智慧與美好期許的俗語,諸如“冬至熬一熬,來年好一好;冬至炒一炒,來年好一好”,這些話語就像冬日里的暖陽,溫暖著人們的心田,寄寓著對新歲的殷切期望。還有像“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這般詼諧幽默卻又深入人心的諺語,提醒著人們在冬至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抵御嚴寒;以及“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這樣飽含先輩們對自然規律細致觀察與深刻總結的諺語,在一年又一年的歲月中口口相傳,為冬至這個傳統節氣增添了一抹濃郁而獨特的文化韻味。一家人圍坐在熱乎乎的炕頭,四方的木桌上擺滿了豐盛的美食,啃著骨殖,那滋味真是“羊腦蘸蒜,香死個老漢”,炕邊的鍋里早早溫著一壺醇厚綿香的美酒。大家啃著骨頭、飲著燒酒、吃著炒豆、嗑著瓜子,談天說地,歡聲笑語在屋內回蕩,徹夜不眠,盡情享受著這難得的團圓時光與天倫之樂。家境稍好些的人家,冬至還會精心包上羊肉胡蘿卜餡的餃子,那白白胖胖的餃子,在鍋中翻滾著,熱氣騰騰,據說吃了冬至餃子,耳朵便不會在寒冬中被凍得通紅生疼,仿佛吃下的是滿滿的溫暖與關懷。
? ? ? ?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然而,在我童年那悠悠的記憶里,自家的冬至卻顯得質樸而寧靜。我整日像一只慵懶的貓,窩在屋內,將褥子卷至炕角,而后抱來牛腰粗的一大捆干燥的葵花稈,把炕燒得暖烘烘的。我愜意地仰臥在炕上,頭枕著柔軟的被子卷,翹著二郎腿,一邊不緊不慢地嚼著母親炒制的豆子,那豆子的香氣在舌尖散開,一邊沉浸在自己喜愛的書籍所構建的奇妙世界里。屋外寒風凜冽,如鬼哭狼嚎般呼嘯著,而屋內卻溫暖如春,仿若一處寧靜的避風港。我的心也如同這靜謐的小屋一般,平和而安寧,外界的喧囂與寒冷皆被那厚厚的墻壁無情地擋在了門外,只留一室溫馨與靜謐。
? ? ? ? 冬至,亦是夜的盛宴。在這特殊的一夜,黑暗仿若被神秘的力量賦予了更為深邃的內涵,靜謐得仿若能聽見時光的心跳,深邃得似能包容世間萬物,神秘而迷人,沒有哪一個夜晚能夠與之相較,超越它獨特的魅力。“冬至至后日初長,遠在劍南思洛陽。”我在這深沉的黑暗中,破例燃起一支香煙,那微弱的火光在黑暗中閃爍搖曳,我輕輕地將其夾于指縫間,靜靜端坐,思緒仿若脫韁的野馬,肆意飄蕩在往昔與今朝、故鄉與遠方之間。
? ? ? ? 我靜靜地守望著這深沉的黑夜,仿若守護著一位即將踏上遙遠征程、與我惜別的摯友,心中被一種難以言喻的眷戀與不舍填滿。我默默地蜷縮在這黑暗的懷抱里,讓疲憊的心靈得到片刻的澄澈與安寧,靜靜地期待著黎明的第一縷曙光溫柔地穿透夜幕,慷慨地灑向嶄新而充滿希望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