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evertheless, the EU representative’s speech was at least clear in defining international legitimacy and the right of the Palestinian people.
原譯:盡管如此,歐盟代表的講話至少清楚地確立了巴勒斯坦人民的權(quán)利和國際合法地位。
改譯:不管怎樣,歐盟代表的講話至少在闡明國際合法性和巴勒斯坦人民的權(quán)利方面是明確的。
分析:冠詞位置不同,international legitimacy不是修飾巴勒斯坦人民的,但是這樣翻譯之后感覺不知道闡明的到底是什么的國際合法性了。(?)
2.……the company is investigating a chemicals joint venture.
背景:日本三菱公司已打算在重工業(yè)方面與中國合作,在沿海的山東省投資3000萬美元建一座水泥廠
原譯:該公司正在投建一所化工合資企業(yè)。
改譯:現(xiàn)在該公司正在調(diào)研是否可以投建一所化工合資企業(yè)。
分析:investigate和invest的意思記混了。另,不定冠詞表示尚未創(chuàng)建。
3.Peking understood better than any one that no-one can stay out of a nuclear conflict between Russia and U.S.A.
原譯:北京比任何地區(qū)都明白,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在俄國和美國的核沖突中獨善其身。
改譯:如果俄美兩國發(fā)生核沖突,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置身事外。
分析:不定冠詞常用語表示假設(shè)或尚未發(fā)生的事,將其提前作為分句,譯出了假設(shè)的意思。另外我個人覺得原句中北京的一句有點表意不明,刪去后更簡潔明了了一些。
4.Mr. Rogers responded favorably, and although nobody here will confirm it, talks have apparently begun.
原譯:羅格斯先生做出了正面回應(yīng),盡管在座眾人無法確信,談話顯然還是開始了。
改譯:羅杰斯先生做出的反應(yīng)是表示贊成。會談顯然已經(jīng)開始了,雖然誰也不愿意證實這一點。
分析:人名沒有查就自己譯成了羅格斯,下次應(yīng)注意查慣用翻譯。Talk在這里指的是會談不是普通的談話。句中it是先導(dǎo)詞,它所指的是“會談顯然已經(jīng)開始”這件事,即后面的整個主句,而不是羅杰斯的回應(yīng)。responded favorably是指贊成,正面回應(yīng)表意模糊。
5.If it becomes law, the resolution means that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ies with up to 49 percent foreign shareholding will be permitted.
原譯:如果該提案立法成功,有限股份公司將被允許有49%的外資持股。
改譯:如果這項提案變成法律,那就意味著允許有限股份公司的外國股東所占股份最高可達49%。
分析:up to漏譯了。
6.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war with Iraq, Col. Moesi was allowed to fly again with the Air Force at the insistence of the Commander-in-Chief of the armed forces.
原譯:在同伊拉克的戰(zhàn)爭打響后,在空軍總負責人的堅持之下,摩西被允許重新駕駛飛機,與空軍一同作業(yè)。
改譯:在同伊拉克的戰(zhàn)爭打響后,在武裝部隊總司令的堅持之下,穆埃西上校被允許在空軍里重新駕機起飛。
分析:Commander-in-Chief of the armed forces是武裝部隊總司令而非自己理解的空軍總負責人,另外人名又錯譯了。最后一句中的with不是指隨空軍作戰(zhàn),而是作為空軍。(上海譯文出版社的《英漢大詞典》對介詞with有所釋義,即“作為……的成員,為……所雇用。”)
7.For all the difficulties, the Party Congress will function much as it has in recent decades.
原譯:黨代會將排除萬難,繼續(xù)執(zhí)行它若干年來的功能。
改譯:盡管有種種苦難,黨代表大會將會像幾十年來那樣行使職能。
分析:此處的function是動詞,譯為:有或起作用;行使職責。另,in recent decades指最近的幾十年,譯為若干年不夠忠實。
8.Israel is trying to strike “fear of the army” into Palestinians to end seven weeks of violent rest in the occupied West Bank and Gaza Strip, using tough methods that put Israel’s world image at risk.
原譯:以色列正努力使巴勒斯坦產(chǎn)生對軍隊的恐懼,從而結(jié)束七個星期以來在被占領(lǐng)的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的暴力休戰(zhàn),不惜使用殘酷的手段將以色列的國家版圖置于危險之中。
改譯:以色列正在設(shè)法使巴勒斯坦人產(chǎn)生害怕軍隊的心理,以便結(jié)束再被占領(lǐng)的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為時七周的暴力動亂,盡管使用強硬手段會使以色列在世界上的形象受到損害。
分析:Palestinians是巴勒斯坦人,能產(chǎn)生恐懼的也是人,而非國家。seven weeks of violent rest指為時七周的暴力動亂,(這里有個問題,為什么英文原句中使用rest這個詞。翻的時候也知道不可能是指休戰(zhàn),但rest很難讓我和動亂聯(lián)系起來……)還有最后一句理解錯了,world image指國家形象。
9.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 prepares long-term intelligence estimates on important issues on which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is partly based.
原譯:國家情報委員會對一些重要問題準備長期的情報估計,美國的外交政策部分就基于此。
改譯:國家情報委員會負責起草有關(guān)一些重要問題的長期情報估計,美國的對外政策部分是以這些重要問題為基礎(chǔ)的。
分析:后半句“部分就基于此”表意不明,不知道“此”是指“這些重要問題”還是“長期情報估計”,分析后知這里是指后者。
10.In the last year, the United States has surpassed Europe as Kuwait’s second biggest customer after Asia, which buys 60 percent of the country’s daily crude output.
原譯:在過去的一年里,美國購買了科威特原油日產(chǎn)量的60%,超過歐洲成為了僅次于亞洲的科威特第二大主顧。
改譯:在過去的一年內(nèi),美國超過歐洲成為科威特第二大顧客,僅次于購買科威特原油日產(chǎn)量的60%的亞洲。
分析:理解錯誤,“which”這里應(yīng)指Asia,而非美國。不過感覺最后一句表意不明確,亞洲是一年總計才購買科威特原油一天產(chǎn)量的60%,還是每天都購買60%?前者感覺有點少,后者好像又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