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被問到,你有什么興趣愛好時,不少人都會回答看書或聽歌,但是你看書真的會閱讀嗎?
今天主要是介紹《如何閱讀一本書》,是2004年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該書作者是[美] 莫提默·J. 艾德勒、查爾斯·范多倫。這本書之前就有人介紹過,我也早就買了,對于這本書,有說好的有說一般的。就我自己而言,剛買這本書時,我就讀過一遍。當時沒當回事,感覺也不是像傳說中那樣神奇,就把它放置一旁。因為給自己立了flag ,所以就又把閱讀類書籍全找出來,重新翻看。于是乎,這本書又被我重新打開,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忽然間,感覺自己腦子開竅了。以前總覺得閱讀方式有問題,看過的書要么記不住,要么看不完,而這本書上都寫了解決方法,我就仰天長嘆,為啥當初不珍惜,沒有多看幾遍?曾經有人跟我講過,這本書沒什么好看的,你在網上翻翻別人的讀書筆記,就算自己看過了。如果你真這樣做,損失真的很大。
本書總共分為四個篇章,第一篇為閱讀的層次,第二篇為重點解析分析閱讀,第三篇為不同讀物的方法,第四篇為閱讀的最終目標。今天我們主要講第一篇閱讀的層次,分為五個章節。我們要進行主動地閱讀,還要有目標的閱讀。閱讀的層次,主要分為四種。
第一層次的閱讀,我們稱之為基礎閱讀。這個層次相當于什么水平那?就是小孩子首先接觸的就是這個層次的閱讀,所以說對于很多人來講,這個層次早就學會了。第二個層次的閱讀,是檢視閱讀。檢視閱讀,就是在一定的時間之內,抓住一本書的重點,然后你能回答出這本書在講什么,有什么重點,架構如何。第三個層次,稱之為分析閱讀。簡單講,就是我們在無限時間內進行全盤閱讀,完整閱讀,要追求理解。第四個層次,就是主題閱讀,很多大咖都在講自己到了主題閱讀這一步。
我們換種角度來講,為什么我們要當一個高效率的閱讀者?
閱讀這件事,其實是一種學習方式,這是你主動想去學習。因為自我成長學習,是一件主動地事情,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學習。那些愿意學習的人,在閱讀的過程中,對自己提出問題,比如這本書在談些什么,作者說了哪些,怎么說的,這本書說的有道理嗎,跟我又有哪些關系,我該如何運用書本的知識,以上這些問題都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自己進行解答。
沒有目的的學習,只會讓自己感覺無趣,很多書看了幾頁不想看了,都是因為你只是想看它,但不知道看它用來做什么,這樣的話,堅持看書對你來說沒有太大意義。為什么這樣講,因為看的快忘得也快,看的慢就看不下去。不要問我為什么知道,因為我們都一樣。
熟讀這本書,我們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改正,可以培養好的閱讀習慣,加快閱讀速度,這樣每個月就可以多看幾本書。
好了,今天先寫到這里,下一篇繼續講閱讀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