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覺記憶是種神奇的存在,永遠都意識不到,卻又如影隨形,突然之間便使人生了眷念,轉瞬又能讓人肝腸寸斷。
老貓是很挑食的人,某程度上是因為過敏,更多卻因為記憶,深入腦海的某些記憶,就好像是種本能。就像,老貓不吃所有與腳有關的食物(雞爪、豬蹄等),只因啃豬蹄時,壞心的貓媽說這是動物的腳,尚是小奶貓的老貓受了驚嚇,從此與之絕緣。
兒童期的味覺記憶總是跟媽媽有關
貓媽是心靈手巧的人,能做出各種很漂亮的美食——肚子胖胖的餃子、褶兒明顯的包子、勁道彈牙的面條,還有炸得姿態(tài)飛翔的小黃花、翠綠翠綠的香菇青菜、色澤金黃的拔絲地瓜等等,所以老貓自小被慣出了毛病,顏值不高的食物拒絕品嘗,并認為,肯定不好吃。
這倒是有個小故事,是貓媽述說的,是真是假老貓已經不記得——某天,貓奶心血來潮做了頓包子,招呼放學回來的老貓吃上一個,原本老貓是餓了,很興奮地撲將過去,只是見了那些個又胖又大、褶子都撐沒了的好像是饅頭的包子后,立刻沒了食欲,擺擺頭,很傲嬌地說:這肯定不是我媽包的,我不要吃?。ɡ县垙男【瓦@么高冷!)
貓奶氣炸了肺。
老貓長大后,自然也是跟貓媽學了幾招做包子的技巧,比如蕓豆包子要提前炒餡且用洋蔥搭配、醬肉包子要用特制面醬醬上半個小時等,只是捏包子褶這個技巧至今不夠純熟。虧得老貓不愛吃面包餡的東西,不會也就罷了。
青春期的味覺記憶是和大學有關
老貓是去上海讀的大學,老貓這個北方妞兒完全適應不了上海菜的甜膩味道,幾乎是餓了兩天,然后在校長訓話的過程中華麗麗地暈倒在了操場上,且老貓是站在第一排的。
軍訓期,老貓體重飆升,皆是因為愛上了蛋包飯,滿滿一盤米飯加一個妥妥帖帖的蛋餅,老貓總能吃得粒米不剩。想想,身為北方妞兒還是有好處的,個子高到餐廳大叔總是會不自主的多挖些米、多盛點菜。而老貓那位高中同學,吃不慣米飯的男同學,每天都要辛辛苦苦地去一餐廳排隊買饅頭(全校餐廳只有那里有饅頭賣),用他的話說,不吃饅頭,吃再多的米也是吃不飽的??蓱z的北方漢子。
大一的元宵節(jié),重慶的妞兒帶回了臘腸、北京的妞兒帶回了烤鴨、浙江的妞兒帶回了鮮筍、山東的老貓背回了魚片,齊聚上海同學家,吃了上海的紅燒肉、湯圓,也吃了腌篤鮮、臘腸炒飯以及烤鴨。好一桌,祖國大好河山、幅員遼闊的美味呢。
似乎每所大學的附近都有一條美食街,天剛擦黑,就摩肩擦踵了起來。老貓在那里第一次吃到了麻辣小龍蝦、灌湯包、巴西烤肉、炸臭豆腐以及油墩子、馕、沙縣小餛飩、肉夾饃、關東煮等等等等。記憶中,東門的味道,就是大學的味道、就是美食的味道、就是愛情的味道、就是友誼的味道。
長大后的味覺記憶與旅行有關
因為各種原因,老貓走過不少地方,每到一座城都會習慣性地尋找城里最深沉的味道,走街串巷就是因為在街頭聞到某種鮮美味道,大有找不到,誓不罷休的勁頭。
現(xiàn)代化的城市,建筑群都大同小異,在老貓看來,區(qū)分不同的城市,似乎只剩下城市的味道了。像是飄散在長沙的豆腐的臭、武漢清水小龍蝦蘸料的鮮香、新疆馕坑烤肉的焦香、海南的榴蓮的似臭還香、西安肉夾饃的噴香、杭州千島湖大魚頭的鮮美、云南汽鍋雞的咸鮮、重慶麻辣老火鍋的香辣、桂林腸粉與廣州腸粉的,臭烘烘……都是,味覺記憶中不可復制的篇章。
老貓腦子里一直有個印象,是某年的上海,同學騎著小電驢帶著老貓,穿梭街間小巷中,躲著車,也躲著人,兩人大笑而去,是找好吃的嗎?
大吃。當然是獨愛西安的。那里的各色吃食,使得老貓至今回憶起來都要流口水。那些日子里,恨不得多長一顆胃,一天吃上五頓。虧得只是在西安待了一個多周,要不老貓辛辛苦苦瘦下來的胃,是要徹底撐大的。
復制味覺記憶,是討好自己,也是安撫過往
即便老貓曾經天南海北地飛過,卻如何也做不到坐著火車去擼串這樣不夠經濟適用的事,除了在城里尋找地道美食,似乎唯一的方法就只有——自己做。
例如,安撫青春歲月里那只喵的油墩子,咬下一口,聽到咔嚓的酥脆味道,頓時,想到了那年的老貓,穿著厚厚的羽絨服,等在路邊,一邊跺著腳哈著氣,一邊緊盯著鍋里翻滾的小方塊,聽著它吱吱呀呀唱著,我快要出鍋了……
復制的第一步自然是買模具,某寶上有各色模具自然很多,但老貓建議購買長方形的,如下圖左側。圓形花邊的,徒有美麗外表,卻不實用。
復制的第二步是切好蘿卜絲、加鹽(腌半個小時)、焯水(變軟后撈出)并擠掉多余水分,同時調好面糊,略加一點鹽,有點像是漿糊的粘稠感。
復制的第三部是下油鍋炸,磨具先在油鍋中過一下,然后倒入部分面糊,加蘿卜絲,再倒入部分面糊;油溫一定要高,感覺上是有煙升起來后,再炸。待模具周邊有了縫隙,把成型的油墩子倒出來,重新入油鍋炸??蓮驼ǎㄊ旒纯伞?/p>
成品漂亮得讓老貓這個冷血無情的家伙,有點想哭。
吃到嘴里的那一刻,老貓覺得自己回到了大學東門美食街。
最后,讓我們紅塵作伴,吃得肥肥胖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