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慣性定律的構建(四)
牛頓慣性定律只是表述物體質點運動變化的慣性特征,芻狗通過大量的研究和總結歸納,把宇宙慣性特征細分為四種最基本的慣性特征。
這就是時間的慣性,空間的慣性,質量的慣性和能量的慣性。限于篇幅,這里就簡單介紹一下空間慣性特征。
宇宙中任何一個物質或事物都必然存在一定的存在空間,物質或事物維持,或者保持自身存在空間一直持續存在下去不變的這種屬性就是它的空間慣性特征,而這種空間慣性特征就體現在它的彈性空間上,即物體的形變,事物空間的收縮,拉伸,膨脹,凹凸變形以后,還能夠恢復原先的空間狀態的屬性。
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把萬有引力等效為空間彎曲,空間形變的效果,卻沒有指出物體發生空間彎曲以后會如何?
根據劉正蘭宇宙慣性定律可以知道,物質或事物的空間因為某種因素發生彎曲或者扭曲以后,會有一種恢復原先空間狀態的趨勢,這種空間恢復趨勢就是空間慣性特征的體現。
就比如一個皮球,皮球的空間慣性就是保持自身球形狀態一直存在下去不變的特征,你無論如何揉捏皮球使之發生形變,最終皮球還是會恢復原先的球形狀態。直到你捏爆皮球,捅破皮球,徹底毀壞皮球,這樣皮球就不再是皮球了,原先皮球的空間慣性也不存在了。
總之,物質空間狀態的保持屬于空間慣性特征,而牛頓慣性定律所說的靜止或者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保持只是屬于一個質點的質量慣性特征體現,與空間慣性是有本質區別的。
物質空間發生形變以后,為什么會恢復過來呢?究竟如何來理解呢?
用牛頓第三定律,即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理論來解釋就是,對物體施加壓力使之發生形變的同時,必然存在一種阻止這種作用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同時存在著,這種反作用力表現在空間上就是阻止發生形變,恢復原先空間狀態,這種空間恢復的本質就是空間慣性體現。
物質空間慣性特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彈簧的彈性特征,彈簧的彈性特征不屬于牛頓慣性定律的內容,但是卻屬于劉正蘭宇宙慣性定律的內容 ,同樣是物質慣性特征的體現。
總之,慣性定律不僅僅適用于物理學領域,它在人類歷史和社會發展過程中也體現著相似的衍生和發展規律。例如,歷史發展具有一定的慣性,在人沒有創造出能夠逆轉歷史慣性的力量之前,歷史將沿著原有的軌道發展,而且歷史的勢頭越大,其產生的慣性就越高 。
同樣地,我們也可以將慣性概念應用到其他方面,比如思考方式的慣性思維,文化現象的風俗習俗,人的行為的習慣習性,公司的發展慣性,社會組織管理的行為慣性,以及經濟發展運行的慣性,國際慣例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