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整個世界,也忘不了愛你

-1-

央視曾經播出過一則公益廣告。

畫面是很懷舊的風格,沒有鮮亮的色彩。顫顫巍巍的老人在顫顫巍巍的時光里,逐漸丟失了記憶。

兒子來看他,老人面無表情不給開門,說,我...我不認識你。

兒子帶老人去餐廳吃飯,老人依然面無表情,徜徉在已經走遠的時光里。

飯局結束,老人捏起面前盤子里剩下的兩個餃子,顫顫巍巍放進口袋里。兒子尷尬無比,說,爸,您干什么呀?老人不知所措地說,這是...留給我兒子的,我兒子...最愛吃這個。

不知道大家看后感受如何,我每次都會靜靜地看完,默默地感動。電視里前前后后都是熱鬧的廣告熱鬧的場面,唯有這個,那么格格不入,卻那么直抵心里。

他忘了整個世界,也忘不了愛你。

-2-

記得看過一篇文章,說的是作者入住一家旅舍后發生的事。

入住幾天來,作者發現這里常住著一位老太太,沒什么話,愛在躺椅上凝視窗外。女主人對老太太的服務非常周到。老人家也非常客氣,感謝之言總掛在嘴邊。

直到有一天中午,大家自發組織,尋找到走失一個上午的老人家后,老人看著這么多人圍著她噓寒問暖,熱情至極,有些不知所措地拉住作者的手問,謝謝大家,可是你說那個女孩子是誰呀,總是對我那么好!

老人邊說邊指向女主人。這位優雅的女主人聽了,眼淚奪眶而出,媽,我是您女兒啊!老人家波瀾不驚,一臉疑惑,喃喃地說,啊?

這種文章就是用來打倒我的。無論我怎樣歷練,我還是淚點很低。

泰戈爾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這句話用在這里悲傷指數還是太低。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你心里永遠愛我,卻再也認不出我。


-3-

前一段時間,朋友圈跳出一則心急火燎的尋母信息。那些字燒灼著每一個看到它的人。

我們的世界并不大,可我還是丟了你。丟媽的滋味太難受。

信息迅速擴散,多方努力,最終找到老人。相對于大家的心急如焚,老人倒是很淡定,說,我就是出來走走。

她忘了家在哪兒,忘了親人是誰,心里曾有多么無助,但最痛苦的是,老人家無助的感覺也未必強烈,因為,她的記憶已被侵蝕,“忘記”之于她,沒有什么痛苦。這怎能讓人止住眼淚!

-4-

9月21日,是國際阿爾茨海默癥日。

“阿爾茨海默癥”的另一個名字叫“老年癡呆癥”。盡管這個名字通俗又好記,我也寧可說“阿爾茨海默癥”這個又長又拗口的名字,因為總感覺“老年癡呆癥”有歧視的味道。

這是一種不可逆的慢性進行性神經變性疾病,65歲以后發病率逐漸增高。有媒體報道,目前我國約有800萬阿爾茨海默癥患者,且以每年約30萬以上的新發病例在遞增。

就像記憶的文檔有了“自動清除”功能,這個“自動橡皮擦”,一點一點地把老人的記憶擦去。

阿茲海默癥特有的悲傷與戰栗,源于受害者的“自我”在肉體死亡之前很早就已凋敝。

目前,醫學界無法治愈此病,藥物干預只能減緩病情,因此,預防變得尤為重要。

-5-

人上了年紀,一定要有點事干,尤其是腦力活動。腦部鍛煉是預防阿爾茨海默癥的好方法。不要再因為打麻將費眼睛而“兇”那個最疼你的人,適度的搓麻將有助于鍛煉腦力。下下象棋,寫寫書法,這都是有益腦力的活動。

我們還可以“狠下心”來,不再和父母親搶著做家務,要知道,適度勞動能鍛煉大腦,還可以讓老人家有存在感、獲得感、幸福感。

當然,多陪ta聊天,還要幫老人家建立自己的交際圈,聊天,聊天,聊天。

如果你發現父母記憶力下降,熟悉的人卻想不起名字,性情有變,尤其是以前喜歡的事情不再感興趣,那么請帶老人去醫院檢查吧!細心點,耐心點,盡可能替老人、替自己留住那些流淌過時光的記憶。

因為,ta忘了整個世界,也忘不了愛你。

穆紫原創,若你能喜歡,或有一絲共鳴,就點個喜歡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