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和好友、老鄉隨性地喝了幾杯扎啤,沖涼夏日碾來的燥熱,吐吐心中的感懷,對鄉土二字認識越來越清晰。我們的思想,情感,文化都是厚植于鄉土,而立之后,對它的深度和力量越來越真切。
? ? 國人是最講究傳承的,傳承什么?就是傳承鄉土之上建立起來的東西。記得王蒙先生曾經說過,由于共鳴和傳承,人類才不至于過分地迷失和繞圈子走老路,說的就是傳承,我們站在的偉大復興的時代,復興什么?就是復興鄉土建立起來的經濟、文化、社會,重現我們以前引以為豪的歷史,復興,就是對鄉土的傳承。
? ? 鄉土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之源,也是精英文化之根。央視制作的一個欄目叫《鄉土》,它在解說中道之,會用精英文化的視點認識它,用現代傳媒的理念支撐它,用藝術的眼光和手法制作它,《鄉土》欄目所呈現的將是一個“鄉而不俗,土而不粗”的氣質樣貌,用詩意生動的畫面和平實質樸卻帶有哲思的語言呈現給觀眾一道文化大餐。不否認,這也是對鄉土的回歸,但是它站在另一個高度來審視“鄉土”,把鄉土和現代藝術,手法,理念分割開來,片面化,形式化,功利化地看待,而不是融入,因為你是鄉土之一粒塵埃,鄉土的深度理解的不夠深,鄉土的力量領略的不夠給力,你面前所有的一切都是鄉土傳承下來的。
記住鄉愁,讓人知道從哪里來,到哪里去,找到自己,這也是對鄉土的一種化回歸。
鄉土就是支撐你的大地,就是支撐人之所以為人的根。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
撐一盞守望的馬蹄燈
照亮胡同的拐角
閂上門
夢在炕上
采把灰灰菜
喂一下兩只小兔
摸幾條魚
做禍鮮燙
自己喝一碗
給狗兒喝一碗
2017.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