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石榴貝貝的第2篇文章。
想母乳喂養,可母乳不足的時候,會苦惱什么時候給寶寶斷母乳。碰到這種情況是馬上就給寶寶加配方奶,還是讓寶寶頻繁地吸吮呢?如果寶媽有上述苦惱,希望這篇文章的建議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不下奶的焦慮情緒
想讓寶貝吃母乳,但寶媽們有可能因為母乳不足,或者久久不下奶感到不安焦躁。雖說母乳產量因人而異,但是母乳也受壓力、飲食、睡眠不足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是件很微妙的事。
寶媽們即使覺得自己母乳不夠,也不要灰心放棄。通過按摩、調整飲食、睡眠等,讓自己全身心放松,母乳一點點就追上來了,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但是對媽媽來說,每天哺喂好幾次,也不是件容易餓事,因此寶媽們一旦下定決心要母乳親喂,就要提前做好準備。37度的母愛,麻麻們是要付出很多的。
新手媽媽因為母乳不足而憂慮,但這種情緒只有媽媽本人深刻體會,其他人并不能感同身受,這會讓媽媽們更加難過。
母乳喂養最重要的是不要在意量多量少,而是要讓寶貝多吸吮。即使母乳不多,也要盡量多讓寶寶吃,想要母乳喂養的麻麻們一定要牢記這點。
何時需要添加配方粉?
加配方粉前,一天也要讓寶寶多次吸吮母乳,每餐的順序是先喂母乳,再喂配方粉。以前大家遵循“三小時喂一次”的規律哺喂,現在倡導按需喂養,即只要寶寶想吃就給吃。
寶寶除了在餓了的時候想吃奶以外,還有其他各種理由,比如想尋求安全感,渴了或者困了想睡覺了。尤其是低月齡寶寶,由于每次吃的奶量較少,所以會很快又想吃。
母乳富含營養,且易被寶寶的胃吸收,所以即使頻繁吃也不必擔心。對媽媽來說,頻繁的哺喂也是有很多好處的。寶寶吸吮乳頭,大腦受到刺激,會分泌催乳素和催產素等荷爾蒙,母乳就是在這兩種激素的作用下產生的。
一周體重增長125g
如何判斷母乳是否充足呢。由于每個寶寶的體重、體質、飲食都各不相同,因此很難簡單的判斷。
所以不要太重視寶寶實際喝奶的次數,只要寶寶吃母乳,且精神狀態很好,媽媽們就不必擔心。大便顏色正常,且每天尿量充足(1天換6片尿不濕),就基本可以證明寶貝攝入水分充足。
雖然體重情況因人而異,但大體上寶貝如果一周增重125g,媽媽就可以放心了。以此類推,10天大概增重200g,兩周增重250g左右。測量寶寶體重,可以媽媽先測量,然后再抱著寶寶重新稱一次,差額即是寶寶的體重。
嘗試改變喂奶姿勢
寶寶吃奶的時候,有的寶寶喜歡橫著抱,有的寶寶喜歡被豎著抱,可以說是每個人都不一樣。因此,媽媽可以在喂奶時,嘗試換一種姿勢抱寶寶。寶寶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姿勢,就會乖乖吃奶。
寶寶哭了也不必焦慮
有很多媽媽寶寶一哭就覺得“是不是又要吃奶了?”,覺得還不到喂奶時間,媽媽就很在意這件事。其實大可不必如此敏感。
寶寶之所以需要頻繁的吸吮,是因為他們的胃比大人小很多。而且母乳喂養是寶寶和媽媽之間最好的身體接觸、情感交流,寶寶也想“讓媽媽抱抱”。寶寶們哭著喊媽媽,就是想告訴媽媽。
如果母乳不足,寶貝會體力不足,且沒精神,哭聲也會比較小。如果寶寶出現這種情況,媽媽就比較擔心了。寶寶大聲哭著要吃奶,正式證明寶貝體力好的憑據。
混合喂養由媽媽自身決定
母乳喂養到什么時候,何時開始添加配方奶,這件事的決定權在媽媽。如果媽媽過于在意母乳喂養,導致自己壓力太大,那么加配方奶可以讓自己減輕負擔的話,那就可以加配方奶。但是這里也建議讓寶寶吃配方奶的同時,每天也吸吮幾次母乳。
喂奶時,先讓寶寶吃母乳,然后再加配方奶,這樣母乳優先,就會給大腦輸送要繼續生產母乳的信號。有時候媽媽放松了,沒那么大壓力了,母乳自然就多了。寶寶隨著月齡的增長,吸吮力也會增強,且食量也越來越大。
在決定添加配方奶時,建議媽媽們多與周圍的其他媽媽和醫生溝通,并且多觀察寶寶的情況。
媽媽們不必因為母乳不足,需要添加配方奶就自責、內疚。混合喂養也有混合喂養的好處。比如母乳喂養只能媽媽喂,但是奶粉爸爸也可以喂,寶寶可以親密接觸的人多了,也會開心。現在配方奶的營養成分都接近母乳,因此在營養方面媽媽們也不必擔心。
母乳>配方奶?
近來,大家都認為吃母乳好,吃奶粉不好。其實母乳和奶粉并不是要放在一起比較的。
細想一下,長大成人后,沒有人知道“那個人是吃母乳長大的”“這個人是吃奶粉長大的”,也不會因此來評價一個人的優劣。總之不管喂母乳還是喂奶粉,最終是要對媽媽和寶寶都好,才是最好的。當周圍人有很多意見時,麻麻們大可不必在意其他人,而是綜合考慮媽媽和寶寶的情況來決定。
【未經許可 | 禁止轉載】
倡導科學、快樂的育兒方式
文章兼顧國內外先進育兒理念
也許長,堅持閱讀終將有所收獲
我們終將實現先進的育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