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不要去找,要等
------走近安妮寶貝
第一本安妮的書是《二三事》,扉頁末端寫上,2011年夏于慈溪。記憶開始倒帶,努力追究。這是我第一次真正開始接觸安妮的文字。記憶里那個一臉明媚的女孩子對我推薦安妮的《薔薇島嶼》,我轉(zhuǎn)過臉去看她的眼睛,她認(rèn)真的表情。但那時我并沒有開始閱讀,我只是用略帶迷茫的表情簡單翻閱,又放回書架。那晦澀又暗色調(diào)的文字,我并不能讀懂。潛意識里覺得她是驕傲的,談及別人的時候,用詞簡單,頗為苛刻。談?wù)搫e人的人生,神情淡漠。語調(diào)略顯刻薄,十二分的客觀。
高三那年,熟悉她的那本《八月未央》,有著漂亮的裝幀。所謂熟悉,不過是因為某個不上自習(xí)的周末晚上,去輕輕翻閱。偶爾只是瞥一眼,看它仍在熟悉位置,便覺欣慰。高考前的那一晚,我最后一次去看她。在心中默念,一定要等到我考完,然后來帶它回家.類似某種約定。
后來的事情,證明有些事情真的不是渴望期盼就可以得到。正如那一年的高三,付出并不意味著一定會有收獲,一切都顯得措手不及,不盡如人意。
待到一切都慢慢塵埃落定,落寞的我再次經(jīng)過那家書店,突然想到那本我期待已久的書。仔細(xì)尋找,卻再也不見了蹤跡,我像是早就知道了一般,淡淡地看了一會那個它曾經(jīng)存在的位置。回頭離去。
那個炎熱夏季,剛剛告別高考的我,在一個陌生沿海城市度過。酷暑使我萎靡不振,到達(dá)的第一個夜晚就被生生熱醒,有想回家的沖動。但我并沒有退縮,我只是更沉默,像是被炎熱淹沒。
后來的生活顯得平淡乏味并且勞作辛苦,一日日簡單重復(fù)。每天的生活除了上班休息沒有其他的事可做。炎熱是持久的基調(diào)。有時候會想,日子是否可以就這樣安靜,消失聲音。
是在偶然的一日,跟叔叔去了書店。徘徊許久,拿了她的一本《二三事》。這是我第一次真正開始讀她的書,在夜晚的時候,洗了澡躺在床上,在日光燈下靜靜閱讀。不可否認(rèn),第一次讀到她的文字是有些迷惑的,沒有太多的耐心。因這一篇,明顯的倦怠口吻,如同風(fēng)塵仆仆的旅人,平淡的語氣自說自話。一連讀了一個星期,速度非常慢。慢慢讀進(jìn)去以后,漸漸懂得她的獨特之處。讀完的那一刻頗有震撼的感覺,一片茫茫然。后來又反復(fù)讀了很多遍,一點點品味,知道她的好。文字有力,卻又和堇年不一樣,顯得利落干凈,一針見血。
如今過去已經(jīng)兩年,安妮全集也已經(jīng)讀完,枕邊是她的《清醒紀(jì)》。但偶爾在圖書館看到她的書,依舊是沉迷不已。回想那個夏天,我想我是感激她的,多少因為她的緣故,我的心一直很安靜,顯得很淡然。
或許這就是她文字的特別之處,讓人在繁華跌宕之中覺著平靜漠然。在其中尋著共鳴與些許安慰,不至于太寂寞。但其實我知道,安妮的文字,越讀越寂寞。
談到她的《二三事》,是在讀第二遍的時候才慢慢熟悉她的文風(fēng),平靜敘述一個關(guān)于遇見的故事。遇見那個人,猶如遇見了另一個自己,關(guān)于尋找,關(guān)于遇見。名叫良生的女子,以寫作為生,年少時喪父。父親與她的相處方式沉默封閉,以致她沒有學(xué)會與其他男子恰當(dāng)?shù)南嗵幏绞健D晟贂r顯得盲目,急于尋找一個溫暖擁抱。跟一個見面不過一小時的男人結(jié)婚,開始承受生活的苦。但結(jié)果以失敗告終,并沒尋到想要的生活。而后獨自一人生活,開始嘗試工作,一年的固定時間去往遠(yuǎn)方旅行。在路上邂逅另一位女子蓮安,結(jié)下緣分。兩個不同性格女子成為朋友,都愛抽煙,喜歡不同牌子香煙。結(jié)伴而行,匆匆告別。而蓮安,這個性格凜冽一如煙花的女子,是一個耀眼明星,發(fā)唱片,出版攝影集。有著不為人知的過去。她們的故事就此展開。良生遇見名叫沿見的男生,彼此珍惜對方,但并不急于交付。最終沿見愛自己勝過愛她,放棄良生,去往美國。而蓮安此時卻意外懷了沿見的孩子,良生開始照顧蓮安。彼此感情糾葛,終于蓮安對人事絕望,產(chǎn)下一女后自殺。良生將她取名為恩和,并決定獨自撫養(yǎng)。而后遇見一個工程師,開始安好生活。但她忘不了蓮安短暫絢爛的人生,以及他們的彼此路過。一切如一場夢,但溫暖依舊。
承認(rèn)這一篇的文字是凌亂的,似乎只有深深愛過才不會后悔。不管是接受結(jié)果還是選擇失望,深深愛過再別離,已經(jīng)不覺得遺憾。而這場尋找,不過是為了遇見。
安妮的文字頹廢迷茫,易陷入,卻又叫人警醒。愛從來都只是一個人的事,與他人并無太多關(guān)系。顯得殘酷又現(xiàn)實。
安妮的散文集我最喜歡的是《清醒紀(jì)》,由許多短篇組成,以日記的方式記錄。文字清新爽快,如夏日涼風(fēng)。雖然文字簡單,但卻韻味深厚,回味無窮。清新記錄路過的一切美好與所得,感悟人生細(xì)節(jié)。
感受很深的一篇,故人。已經(jīng)結(jié)婚生子的男子突然一日約她見面,兩人熟悉一如從前,午飯時,自然吃完對方剩下的菜。男子說,只是突然想見你一面,如果見不到,就回去。說到婚后的生活,安靜美好。他說,懷念以前在一起的時候。她回答說,我們也有爭吵的時候,彼此痛恨對方到咬牙切齒。而他說,我只記得我們的好。回去的路上,他送她上出租車,司機(jī)問他,不一起回去么?她淡淡回答,不,他是我七年前的戀人,只是故人來敘舊。
最后一句話,看得心痛不已。所有的感慨,物是人非,心中無奈,多年后的平靜內(nèi)心,彼此原諒都在這一句“只是故人來敘舊”中得以抒發(fā)。但愿,很多年以后,我們都能夠這樣灑脫淡然地提起很久前的故人,記得彼此的好。
她的故事簡單,賦予故事的含義卻頗豐饒,作品一般都潛藏自我解釋的系統(tǒng),隨處可見高度概括清醒自解和向更高更深處探索。文字緊迫,緊張,直接,具有解放的活力與直指本心的誠意。《告別薇安》,《八月未央》和《彼岸花》讓人覺得慵懶隨意,漫不經(jīng)心卻又絲絲入骨的頹廢與悲傷。《蓮花》這一本書,有關(guān)寓意,有關(guān)心靈的歷史,有關(guān)人所走上的路途。而人所做的努力,通常是未盡。也許這已是結(jié)果的一種。《素年錦時》,文筆清朗,意境淡雅。走向自然和細(xì)節(jié)的觀察和挖掘。
讀安妮的這兩年,我想我開始懂得有些事情不過是甘愿。比如愛情,比如得不到之苦。遇見與你心靈映照的那個人,狠狠去愛,然后再毫不留戀的離開。如遇見過一棵雨后櫻花,潮濕花瓣落你一身。可你只記得它的芳香。如此,便也足夠。
寫在文章最后的是安妮的一首詩,紀(jì)念她陪伴我度過的那些日夜。
往事
你的白色襯衣在我的抽屜里
放了很久
在某些個溫暖的夏天午后
我用手指揉搓著它
以為自己可以這樣安靜地老去
回想我們愛的時候
那些墮落的細(xì)節(jié)
我的手心里盛滿你的眼淚
它已經(jīng)殘廢
很多時候
我平靜地做著一些事情
喝水。失眠。無所事事
然后突然疼痛地想念你
我終于相信你的消失
其實這并不恐懼
可是我還是這樣美
—安妮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