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5日,香港武俠小說一代宗師黃易先生,因中風在醫院逝世,享年65歲。
這個消息我是今天才從和菜頭那知道的,震驚惋惜的同時讓我想起那些年追書的日子,印象中上次得知他的消息還是因為《日月當空》的發布,還一直期待他新的作品,誰能想就此成為絕響!
可能有的不看小說的不知道黃易,但說起《尋秦記》和《大唐雙龍傳》恐怕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只是他的兩部作品而已,其他的《破碎虛空》、《覆雨翻云》《星際浪子》等等,無不讓人沉迷驚嘆。于我們喜歡的讀者而言,這些小說絲毫不比搬上熒幕的差!
看他的小說,你能感受時代政治、陰陽學說及哲學的融合,又能將歷史、科幻、戰爭、謀略貫穿,一個個故事情節更是構織出一個動人獨特的武俠世界,風靡了無數武俠讀者。而他不斷更新的創新手法,更是為武俠和他自身的創作版圖開疆擴土!成為九零年代港、臺武俠小說的旗手!
毫不夸張的說,黃易是中國玄幻小說的鼻祖,是穿越文的鼻祖,是現代網絡文學的鼻祖!
但是在黃易早年未成名的時候,中國的武俠小說界已經是格局分明,金庸、梁羽生、古龍、溫瑞安幾個大師已經把武俠小說寫盡了。
金庸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更是當時武俠界的集大成者,用現在的說法就是武俠小說一哥了。想要在他的基礎上再做突破,太難了。
就在這種情況下,黃易還是硬生生的開出一條新路來!
而他的突破口正是前面提到的穿越類寫作手法,這種方法徹底影響了后世的網絡文學創作,幾十年的時間里,穿越似乎成了網絡小說的標配!也可以說黃易一個人開創了中國網絡小說的新時代!
其實對我們來說,任何時代都會遇到和黃易當初一樣的局面,巨頭壟斷整個行業,新入門的永無出頭之地。就拿當今社會來說,BAT就像幾座大山一樣,立在互聯網的浪潮當中。
但是永遠不要忘了不是每個人都甘心因循守舊的,也不是每個人都會認命的,伊利最早當老大的時候還沒有蒙牛呢;淘寶火的時候京東還啥也不是;諾基亞稱霸世界的時候蘋果三星還不知道在哪!
光腳不怕穿鞋的,從古至今都是這個理兒!
再說今天的自媒體和微信,很多人鼓吹微信的紅利時代已經過去,說什么公眾號泛濫做了也沒人看,簡書上寫文章的比看文章的還多,諸如此類的不一而足。
但最新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7年3月原創公號的前500名,和2016年同期相比,出現了207個“攪局者”,這意味著,僅僅一年左右的時間,這些“攪局者”一步步殺到“原創第一陣營”行列來了。
當今這個時代,光盯著一塊蛋糕死磕是不行的,必須得有破而后立的決心,再加上持之以恒的毅力。永遠有新的機遇出現,保持對市場的高度敏感,即便做不了領頭羊,那最早的跟隨者也總能在新的風口有所得。
就像一年前我們能知道共享單車會風靡全國?摩拜的胡瑋煒就找到一條之前沒人走過的路,而那些圈子里的大佬呢!飛鴿、永久、鳳凰這些自行車行業的老品牌現在不也就只有淪為代加工廠。
類似這種機會以后還會很多,在這個由互聯網向物聯網轉變的大時代,你永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春江水暖鴨先知,也只有最先下水的鴨子才能最早知道春天的到來。
再說回黃易的作品,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不同的評價,可能在有的人看來覺得寫的有點黃。也不想對此做過多的辯解,畢竟對于中國的通俗文學,不同社會階層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
用個死忠粉的說法就是:與一般寫手大大不同,色而不淫,淫而不猥瑣,終有底線。黃易對此也從不否認,但也不能因此就抹殺他對中國武俠小說和現代網絡小說的貢獻!
正如黃易筆下的大俠浪翻云——“唯能極于情,故能極于劍”,也唯有對武俠用情至深者,才能寫出好的作品、才有永不缺席的武俠人。愿以這句名言,作為黃易和他輝煌武俠世界的痕跡。
想起自己初讀《尋秦記》看到小說的結尾,項少龍聽到兒子自己將名字改為“項羽”時的震驚,隨即便是釋然,這個精妙的結局讓我當時差點以為那就是歷史!以及當時久久不能釋懷的心情!至今仍難以忘卻!
對于他的離開,我們更相信他是穿越到了另一個時空,去開啟一段新江湖故事!
謹以此文紀念陪伴很多人學生時代的黃易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