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分享的東西越來越多,有很多朋友給我的評價是自律、有才、內心強大等等。拋開這些看似很高大上的品質,其實我的性格還有另一面。跟我很熟的人都知道我是一個幼稚、思想單純的人,一個字來說就是有點“傻”。我姐對我的評價是“幼稚、沒常識、生活不能自理。”我媽曾經因為一件小事,對我說:“像你這么蠢的人,我真不明白是怎么考上大學的。”哈哈,也只有親媽才會說出這樣的話了。
我想了一下,其實我這種性格也是因為家庭的影響。除了爸媽,我還有三個姐姐,從小我生活中的一切幾乎都是他們打點好,從襪子到頭飾都為我準備好,連我自己都覺得以前的生活就像溫室里的花朵。因為這幾年受的一些挫折,才有了我性格中堅強隱忍的部分。
除此之外,我從對很多事情充滿好奇心。因為這種好奇心的驅動,我從小就興趣廣泛,在堂哥家打乒乓球、羽毛球、下棋(包括各種棋如圍棋、中國象棋、跳棋等等),初中的時候還曾經代表學校去參加區的象棋比賽,高中老師在學習上給我的評價是“充滿求知欲”。
我性格中的傻讓我很容易信任別人,加上我對很多事情充滿好奇,兩者促使我不斷在不同的領域跟隨老師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就像我學習肚皮舞的時候是因為出于好奇,想明白這種舞蹈怎么會讓一個女人這么有魅力,而在挑選老師的時候,出于尊重和信任,我沒有過多的考慮,面對很高的學費,我從來不會跟老師討價還價,很快就報名學習了。
從小時候起,我們的潛力就一直是被壓抑的,而好奇心能激發一個人的潛能。
想想一個一兩歲的孩子,精力旺盛、對一切好奇,看、聽、聞、摸,他們會用一切辦法去了解新的事物。
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那些蘊含著巨大潛能的成年人身上發現了他們內心里的“兒童品質”(他把這個叫做人的“第二童年”)。而像愛因斯坦和莫扎特等天才正是對這種“幼態延續”最好的解釋,正是因為好奇心驅動他們不斷地專研和學習。
我還發現,那些充滿好奇心不斷學習的人,會保持身心的年輕,他們更容易保持容顏不老。有一次訪談,主持人問趙雅芝:“你看上去這么年輕,是怎么保養的?”她說:“因為我對很多事情都充滿好奇,然后不斷學習。”而不管年齡多少,那些把自己當成老油條不再學習的人,相貌真的顯得蒼老。
就比如我因為好奇,這幾年學習了肚皮舞、瑜伽、斷食等技能和知識,現在正在素食的路上越走越好。不斷嘗試,才會發現自己的潛能原來無限大。
人生就是一場旅行,用孩子的心態去學習和生活,永遠保持好奇心,不斷學習,你會發現,這趟旅行真的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