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支付寶、中海油、中國人民大學培訓學院、騰訊、新浪、百度……多家名企千余名員工口碑推薦!
在當今節奏飛快、海量信息的環境下,“拆書幫”讓一個人乃至一個組織有效、迅速的抓住一本書的精髓,引導讀者拆為己用,甚至惠及他人,這的確很有意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騰訊學院常務副院長 馬永武
對于任何一本書,讀者結合自己的需要有目的的選擇閱讀的內容,從而在最短的時間里把一本書的精華“拆為己用”。在我多年的閱讀和寫作生涯中,也曾經常用此法讀書,收集資料,頗有成效。故向職場中人推薦此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著名財經作家、“藍獅子”出版人 吳曉波
飛速發展的時代、每個職場人都感覺到一種急迫的自我提升的需要。跟隨“拆書幫”,你可以把經典圖書的知識轉化為工作中用的上的能力,相信你自己、你的同事和老板都會感受到你的進步,這樣不斷的進步會讓你成為真正可用的人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百度副總裁 鄭子斌
以上是截取一部分名人對此書的評價,從評價當中你會發現這是一本工具書,教你如何“拆書”以致用,如何通過“拆書”提升自己的職場能力。
何謂“拆書”?
“拆書”的三個核心環節RIA:
R(Reading)閱讀圖書片段
I(Interpretation)拆書家引導促進
A(Appropriation)學習者拆為己用
通俗來說就是閱讀某一本書的片段,通過拆書專家的引導,把此片段的知識學以致用。
如何拆書?
R 閱讀片段
阿倫森,《社會性動物》,26頁
社會影響分為三種類型:依從、認同、內化。
依從:指一個人為了獲得獎勵或者避免懲罰而做出的某種行為。在依從中,最為重要的成分是權力。
認同:因為個體希望與影響施加者保持一致,從而與之建立令人滿意的關系。在認同中,最為重要的成分是吸引。
內化:將特定信念內化的動機是希望自己正確。假如施加這種影響的人被認為值得信任而具有很好的判斷力,我們就會接受他所主張的信念,并將它融入自己的價值體系之中。在內化中,最重要的成分是可信性。
I 拆書家引導促進
銷售歸根到底是賣方影響買方。當然換個角度來說,采購行為的本質就是買方影響賣方。分析一下雙方分別用的那種社會影響,這很有趣,也很有用。
買方說:“你不答應我的條件,沒問題,有其他供應商答應”,這試圖用什么影響賣方?——他的權力,買或者不買的權力。
買方說:“我幫你把成本算的很清楚,所有加起來,你生產一條毛巾的成本是1.21元,你1.25元給我。我知道你這樣等于沒錢賺,但你以后就可以跟其他采購商說你是我的供應商,他們肯定不會擔心你的品質了?!薄羞@種賣家嗎?有,沃爾瑪、家樂福就是。他這是有什么影響你?是第二種,讓對方認同,核心是自己有吸引力。
買方對你說:“根據我們的調查,今年一定流行這種款式的靴子。”而你回想起前幾年他對流行趨勢的判斷,無一例外都是正確的,那么你是否會相信他?你會相信,這就是第三種社會影響,內化。
A 學習者拆為己用
現場學習者1:
我主要是負責渠道的,我有一點權力,就是在促銷的時候,我能決定多給哪家經銷商幾件促銷商品,所以有時候月底考核銷售的時候,我還差一些,就去跟幾家經銷商說:“幫我壓點貨,下次促銷我多給你兩件促銷商品?!贝黉N商品算是稀缺資源,他為了能多拿一點,會幫我這個忙,這是一個讓經銷商依從的例子。
現場學習者2:
很多廣告畫面都是某產品在超市里,一群人去搶,這應該是利用認同的心態。
……
拆書運用到了那些知識?
1、現學現用
理論上來說,無論什么書,隨便挑出來一段話,我們都能學到知識,但是這個知識只停留在知識層面,沒有和自身工作生活實際結合,所以久而久之就會忘記。拆書則有所不同,當你看到這個片段,要求你馬上立刻和自己的工作生活聯系,加深你對這個片段內的知識的理解。不僅僅是想,而且還要說出來,進一步加強你對這個知識點的認知程度,讓它更長時間停留在你的腦袋中。
2、專家監督
拆書專家在拆書當中起到兩個作用,其一是引導掌控整個拆書環節,其二是監督作用,防止有人偷懶,
3、與實際結合
這一點是整個拆書環節最重要的一部分。當你學到一個知識點之后,要馬上實踐或者與自己的工作產生聯系,也就是我們說的通過學以致用來提升你的自身的能力。
4、反思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我們通過閱讀片段獲得的知識點,與實際工作聯系,找出自己的不足,加以改進,這就是進步。
這樣讀書真的夠了嗎?
現在是一個功利的社會,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追求名和利,這樣讀書也無可厚非。但是針對這一本書我還是有一些不同的觀點:
1、《這樣讀書就夠了》半本書都在說如何做拆書幫的活動,個人感覺更像是推銷自己的拆書幫。
2、你花30塊錢或者50塊錢,買一本書,真的讀某個片段就可以嗎?答案是否定的,一本書的精華不可能一段話表述出來,還是需要慢慢閱讀的,《這樣讀書就夠了》是一本功利社會的功利閱讀方法。
3、推薦閱讀《如何閱讀一本書》
這樣讀書真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