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如何激發學生
簡述
如果說,前面談到的尊重每一個學生是為什么要激發談二八定律,是為了解決激發哪些人及每一個學生那么真正實施起來,如何激發學生呢?
陳宇老師總結出了激發學生的10個因素。
1 地位主人翁感
激發學生最根本的方法是讓他有主人翁的感覺。
什么是主人翁的感覺?
在組織中有地位,有話語權,有管理權,有一定的自主權,有參與決策的機會等等,當學生有了這些權力時,他就會感覺到自己是班級的主人。
(1)建立更扁平的組織結構
傳統的組織結構是層級式的人員比例呈倒金字塔式。
要調動更多學生人的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就必須進行改革,其實所謂的改革也無非是改良,即保留原來組織結構的基礎上,建立補充的機制,讓更多的學生也能當家作主成為班級真正的主人,改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有利于激發每一個學生的組織結構,一定是扁平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沒有明顯的上下級,全體師生是合作互助關系的。
就是淡化層級關系,讓每一個學生與老師直接對話,讓每一個學生直接面對班級里的事物,充分給他們發言權,決策權,讓他們能夠真正體會到當家作主的權利,這樣就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管理機制靈動化
陳宇老師認為,
對于班級的管理方式傳統的思路是以職務確定,任務負責人突破傳統的常識是以任務項目為核心,尋找最適合完成這項任務的負責人,可能是班干部,也可以是班里其他任何人,甚至可以招聘班級以外的人。
即以“項目負責人制”來盤活班級管理,做到以事找人,以人設事。
所采用的做法是項目活動招投標制。
我的事例:勞動任務招標制。
在英民中學教第一屆學生時,對于勞動任務的分配,我曾經使用招標制的方式,把班級里的勞動任務分成若干項目讓學生來進行投標。哪個同學認領了哪些某項任務就負責這項任務,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責任感和積極性。
二 制度激發
什么樣的制度有利于激發學生呢?
陳宇老師還專門討論了很多班級都在采用的量化評分制度,對量化評分制度的思考也有利于我們認真反思,讓制度成為激活學生激發學生積極性的重要杠桿。
我的思考關于積分值管理的文章鏈接。
康老師帶班│關于班級積分的思考1 - 簡書
康老師帶班│關于班級積分的思考2 - 簡書
三 目標激發
美國管理學家的彼得德魯克的“目標管理”是關于目標對人的激勵作用理論的源頭。
在班級管理中,各項事務也可以用目標互相聯系起來,形成一個體系,這個體系對學生和教師的激發作用,就可以達到最大化。
這里的目標不止單一的學生目標,也包括班級的發展目標以及師生雙方的發展目標。
內容參考圖9-23。
這里需要提示的是,班主任在制定班級目標時,一定要協調三方面的關系,并且把三方面協調的統一在一起,這樣才有利于學生的發展,班級的發展也更流于班主任的專業成長。
對學生的教育主要體現在立志教育上。
對學生的樹立目標,立志教育要做到三個方面:即近期、中期、遠期目標,
三項目標的關系:
第一是目標齊備,
第二要相關,
第三要個性和多元還要注重可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