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第二自然段,歷來被公認為是最精彩,最富有情趣的寫景文字。學習這一課,于初一學生而言,必不能“輕易放過”此次練筆的機會。
結束了本課的學習內容,布置了課后的作業(yè):
仿照課文第二段文字,描寫一處景物,用上“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這個句式并,注意合理安排描寫的順序。運用多種描寫方法,300字左右。
佳作展示:
在薛家灣,最靚麗的風景莫屬南山公園了。
不必說茂盛的樹叢,品種繁多的草本植物,美麗的花朵,光滑的鵝卵石;也不必說螞蟻在草地里散步,小小的瓢蟲在葉子上行走,麻雀嘰嘰喳喳的在天上飛翔。單是一個小小的山坡上,便有無限的樂趣。
山坡上的每一處,都由嫩綠的小草覆蓋著,好像大自然饋贈人類的綠色地毯。山坡上掛著四個黃色鋼鐵焊接而成的大字:南山公園。
山坡上,偶爾會長出幾朵粉紅的小花,沒有人知道它是從哪里來的。湊上前去,一股淡淡的香氣撲鼻而來,小姑娘們總想把它摘下來戴在頭上,做個美麗的花冠,卻也不忍心。我和弟弟一來到這兒,就要賽一次跑,誰先下去誰就贏。幾乎每次都是他贏,我有點膽怯這山坡的高度,雖然我已經(jīng)跑了好幾次。
山坡上還可以進行野餐,帶一張野餐布,帶一些食物,藍天白云,清風鳥鳴,豈不樂哉!
我喜歡南山公園,更喜歡南山公園這獨一無二的山坡。
(初一五班李碩軒)
不必說草叢里跳躍的野兔,院里院外翩然起舞的蝴蝶,山頭上撲騰亂飛的野山雞,高大的樹上不知名的鳥兒在清晨鳴叫;也不必說行走在秋天的樹林間,腳下枯葉的咯吱脆響,偶爾遠處飄來的陣陣頭羊脖子下的鈴聲,還有不知什么時候飄落在頭上的金黃的樹葉,也別有一番趣味。單是只蓋了一半的房子一帶就有無限趣味。
燕子在這里安家,麻雀躲在這里乘涼,墻邊的沙土是極軟極細的,還有些許小波痕,也許是風的杰作吧。往那沙土上一躺,就是一個下午。一人一狗,瞇著眼躺在沙土上,陽光照得金閃閃的,恍惚就像是躺在金子上了。這一刻,任你怎么想,畫面都是美好到極致。
墻邊不遠的空地上,有一棵小果樹。到了秋天紅彤彤的果子掛在樹枝上,比那金黃的玉米棒子更有秋天的味道。嬰兒拳頭大的果子,無論是那顏色還是那酸甜可口的味道,都是紅富士大蘋果遠遠不能企及的。
? ? ? ? (初一五班郝紫軒《姥姥家的后山》)
秋天的景色真美呀!不必說紅的似火的楓葉,開得五彩繽紛的菊花,溫馨恬靜的陽光;也不必說秋天飄香的果實,南飛的候鳥,蔚藍的天空下飄香十里的桂花。單是秋天隨處可見的落葉,就十分美麗。
初秋的時候,葉子逐漸變得金黃,掛在樹上像一朵朵金色的小花綻放在枝頭。一陣陣微風吹來,樹葉隨風而起,像一只黃色的蝴蝶在空中飛舞。落在周圍的河里,又像一只只金色的小船在河里航行著。
此時的天空,湛藍深遠,如一塊空靈的藍寶石。金黃的落葉此時顯得格外的寧靜。地面上落下了一層厚厚的落葉,像金色的地毯,踩上去會發(fā)出沙沙的響聲,有趣極了。
這秋天的落葉是多么美麗啊,它真讓我陶醉!她是秋天的精靈,秋天的使者,帶給人無窮的趣味和遐想。
? ? ? ? ? ? ? (初一五班李珂榮《秋葉之美》)
不必說鄉(xiāng)間的小路,茂盛的草叢,爭奇斗艷艷的花朵,綠油油的麥子,參天的大樹;也不必說野兔在田野間亂跑,雄鷹在天地間翱翔,綠色的松毛蟲動作遲緩地在泥土間尋覓。單是在這一望無際的農(nóng)田里就有無限的趣味。
知了在這里高歌,蟋蟀在這里悅舞。挖開土坑來,時不時還會見到蚯蚓和陶格蟲。蚯蚓是細長的,陶格蟲卻是將身體縮成個小球,一眼看去還以為是一塊小石頭呢。可當我伸手去抓它的時候,卻被它忽然打開的身軀和觸摸到的軟綿綿而心里發(fā)慌。它那可怕丑陋的嘴臉更是嚇了我一大跳。
胡蘿卜是最有趣的,它長著細長根須。從超市里買的胡蘿卜是細長且光滑的,但從泥土里長出來的胡蘿卜,卻缺少有那種“規(guī)規(guī)矩矩”的美,它們都是長得奇形怪狀的。
有時,我也把白蘿卜拔出來,看到了像人形一樣的蘿卜時,就興致勃勃地跑去和老爸炫耀:“我挖到人參了,老爸!”
我們開懷大笑。
(初一五班陳泊宇)
人們的印象中,春天似乎與生命這個詞有無限的關聯(lián)。是啊,春天的時候,春回大地,鳥語花香,處處都是生機勃勃,誰說不是呢?
走到小河邊,不必說流水聲有多么好聽,也不必說河水多么清澈,單是小河邊微微有些潮濕的空氣,就已經(jīng)有些讓人陶醉了。走到草地上,不必說小草有多么綠,也不必說花有多么香,單是天上的一片蔚藍,就讓人心曠神怡了。更不必說為藍天增添情趣的那幾朵白云了!
走大樹下,不必說那樹有多高,也不必說那樹葉有多密,單是鳥兒婉轉的歌聲,就足以令人心底舒服了。
春天,不必說它有多么溫暖,也不必說它有多么美麗,單是那充滿活力的景象,就足夠讓人興奮呀!
(初一五班付焱嬌)
藺老師后記:
文字,是有生命的,不過,需要我們用心去聆聽。文字,也是有溫度的,不過,需要我們用心去觸摸。
每次讀孩子們的文字,心里,就有小小的歡喜。正如一個孩子說,她每日上學,都選擇繞遠路,不為別的,只想去聽聽秋天的聲音,去看看生活本來的樣子。
在考試分數(shù)一手遮天的今天,如何讓孩子構建出自己心靈的一方城堡,做自己精神的王子或公主,真的,算得上是我的一個“非分之想”。
這一次的片段寫作,雖然幼稚一點,但很真誠。有了這一分真,真的,我們還有什么是不能打動人心的呢?
其實,做一個語文老師,我也許真的不合格。無論教學經(jīng)驗,還是教學能力,都薄弱得很。語文,她包羅萬象,而我,在這弱水三千里,只能取“寫作”這一瓢飲。
人生漫漫,讓我們一起,用文字,記錄生活。用文字,開釋自己。用文字,找到靈魂的依托。
寫作,會讓人變得美好,這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