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踏進派代網在回龍觀的辦公室時,給我開門兄弟熱情的讓我換拖鞋,否則會踩臟他們干凈的地板。
換完鞋我抬頭掃了一眼,只有五六個人坐在那里,還遠遠填不滿這個大三居。當時不會想到,接下來自己會在這里度過開心又煎熬、得意又失落的兩年。回頭來看,這是我一生的財富。
一、為什么是派代
派代,是一個電商從業者的深度交流社區,聚集了業內的大佬和專家。如果你知道,肯定懂派代的牛逼之處;如果沒聽說過,那再解釋也沒用。
兩個小事來說明。當年劉強東在派代上發帖求助如何找VC,有用戶詳細的回帖做了解答;很多電商公司在新人入職后,老板就一句話:去派代看帖子。
之前的經歷,給我的感受:
1.創業太難,我太渺小,成功系數為零
2.團隊非常重要,絕不再單打獨斗
3.選擇風口的行業,等于少奮斗幾年
我想到一個好玩的例子,當你問一個女生想找什么樣的男朋友時,她的回答一般就是前男友缺點列表。
比如,不要異地、不要IT男、要有房等等,那她前男友就是,異地、IT男、沒房。
同理,帶著上述三個擔心,我選擇派代。原因:
1.資源。派代雖然是剛成立公司運營,但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業內大佬、用戶和口碑的資源,不算是零啟動。而且,老大本身也算是行業專家,很懂運營。
2.社區。派代的核心產品是社區,我喜歡做社區。
3.行業。我在2010年加入派代,電商當時是風口,絕對的好時機。
4.找不到其他的工作。去派代之前已經在家閑了兩個月,無奈。
二、負責什么
我發現自己的運營方法論是在百度建立起來的,在此之前全部都是毫無套路的亂打。所以在回憶自己做的事的時候,完全找不到目標和重點。
1.派代社區
①用戶
沒臉見人的是,我當時居然沒有系統的做用戶運營,只是有個QQ群和核心用戶聊聊天而已,這是不夠的。這本來應該社區運營的最重要的工作內容,我卻沒有重視。
當時沒分析過用戶需求,更沒拆解過運營措施有哪些。我只是跟那些經常活躍的貢獻用戶聊QQ,側面催促他趕緊寫點干貨出來。
我應該做的是,針對已有貢獻用戶做數據分析,看用戶類型分布,按平臺可分為B2C、淘寶、pop平臺;按職位可分為運營、市場,另外,對于boss層面的用戶要用特殊方式去維護,有必要的時候要動用老大。
把貢獻分類后,再分析這些用戶的需求是什么。需求大體會分為,交流討論、個人品牌、推廣合作、招人等幾類。分別針對這些需求,通過運營手段協助他們實現,從而保證他們的優質內容貢獻。
雖然上面這些都沒做,但當時懂電商的人很少,交流討論必須來派代,所以核心用戶非常忠誠,內容質量根本不需要運營把控,只要他們提筆,我們在后面膜拜就行了。
②話題
主要是根據熱點策劃話題,引導用戶討論。這點要求運營人員對電商行業非常了解,能把握這個人群感興趣的點,并知道從哪個角度切入。可惜我到現在還不太懂電商運營,這塊一直做的不夠到位。
話題發布后,需要用真身或馬甲去回復引導討論,打造社區的交流氛圍,這件事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去做。我覺得是有必要的,但當時投入的時間精力有點多,如果有分析用戶需求并做適當激勵,會比做這個效果好很多。
③活動
以活躍站內用戶為目的,策劃有趣或有獎的線上活動。我記得當時做了很多次,看起來還挺熱鬧的,可惜當時沒有分析數據的習慣,具體效果沒記住。
只記得每天削尖腦袋想好玩的活動,然后去找合作伙伴空手套白狼要禮品,居然每次都能要到。小到趣玩的便宜玩意兒,大到相機手機,用來做線上活動。
對合作伙伴的大多是品牌回饋,他們還都很滿意,因為他們老板也上派代,看到了活動還表揚了他們。這才叫真正的一分錢不花做活動。
2.派代招聘
①產品
派代招聘,是面向電商企業和從業者的招聘平臺,是一個獨立模塊。這是我第一次完整的、從零開始做一個產品。回想那段時間,每天和老大撕逼到晚上10點,然后拉著一個RD和一個UI搞啊搞,回家再自己畫原型到深夜,又興奮又煎熬。雖然自己水平有限,但產品最終還是按時上線了。
當時產品和運營就我一個人,持續了半年時間,我又當爹又當媽,又做活動又畫原型,幾近崩潰。但這個經歷非常寶貴,BAT的同學應該很難想象,更沒機會經歷。
②運營
做好產品后,我們馬上放出兩個大招:線上的「聯合招聘活動」和線下的「電商專場招聘會」。
a.聯合招聘活動
我們聯合當時的TOP30 B2C電商,京東當當亞馬遜新蛋易訊紅孩子好樂買什么的,集體入駐派代招聘平臺,一起向求職者推出聯合招聘的活動,并在站外各平臺推廣。
這次活動至少讓這些知名的B2C都開始使用我們的產品,創造了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甚至有的電商把官網下方的招聘信息,直接鏈接到該企業在派代招聘的主頁。
但從求職者一方來看,簡歷的創建和投遞次數都比較小,導致企業方招聘效果不好。主要原因是,派代雖然專業,但用戶基數小,面對招聘這樣的產品,必須有海量用戶,才能轉化成一定量級的簡歷投遞。
投遞次數少,企業方就會流失;沒有知名企業,就更沒人來投遞。這就是個雙邊模式的產品,當時還為究竟先撬動哪一頭考慮了很久。現在來看,肯定是先搞定名企,再想辦法推廣拉來求職者。因為雙邊模式中,要選擇先搞定更有價值的一方,另外一方就會跟著過來。
b.電商專場招聘會
對于我來講,這是一個瘋狂的決定。因為我沒有任何線下活動經驗,更何況是面對這么專業和復雜的招聘會。忘了哪來的勇氣,我們決定去做。當時,我有3個人,2周時間,沒有1分錢。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不知道怎么忽悠的,我搞定了一個知名雜志,他們負責出錢租場地,我們負責招募企業,招聘會收入五五分。我當時只想做好這事,沒指望賺錢。
另外兩個同事每天瘋狂的聯系企業,最后確定了74家,填滿了那個小型招聘會的場地。由于沒有經驗,收了企業的錢之后心里沒底,特別害怕招聘會當天沒有求職者來。
有一天我夢見自己站在招聘會現場,看著兩邊坐滿企業HR,卻沒有一人來應聘,嚇醒了。
真實情況是,人確實不多,只有幾百人,但還說的過去。但事后有幾個HR向我吐槽,沒見過這么業余的招聘會,位置不一樣,但價格一樣;招聘會邀請居然是通過QQ聯系,連個完整的郵件說明都沒有。當時我真想找個地縫兒鉆進去。
折騰完招聘會,回頭看產品的數據曲線,特別冷靜的好像沒發生過這件事一樣,特別沮喪,發誓再也不做線下活動。
附上幾張招聘會的照片:
3.年會
派代電子商務年會,是每年行業的盛世。要求副總以上,報名后通過派代審核,才能花費千元購票參加。
這個盛會,近千人規模,涉及找場地、定選題、請嘉賓、對外合作、聯系媒體、宣傳推廣、接受咨詢、收費開發票、現場布置、物料設計、簽到控場,都由我們十幾個人完成。這又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這件事我只是搭把手,但能連續兩年參與,并很成功的完成任務,就讓我覺得很自豪。
附上幾張派代年會圖片:
三、創業感受
派代這段經歷,感受最深的就是瘋狂拼搏的精神,以及在這個過程中結下的友情。
我們拿著很少的工資,在一個民房里沒日沒夜的干活,在我的椅子后面就有一張床,累了隨時休息一下,然后接著干。
我不用鬧鐘,每天自然醒。這就是雞湯文里經常說的,每天被夢想叫醒。我這可是真的。
我們遇到的困難基本是無解的,沒錢沒資源沒人,但還要做。我記得每天早上我們幾個人站在黑板前爭執著,確定當天要選擇什么方式去推廣自己的產品,討論完馬上分頭去干。因為我們知道,如果沒有給力的手段,可能明天就死了。
我們經常晚上在一起吃飯喝酒,壓力大的時候互相還有爭吵,甚至打架。當然,也哭過。
我哭過兩次。一次是我老婆打電話哭著告訴我,剛懷幾周的孩子流掉了,當時我還在公司干活;還有一次是寫離職信,回想這兩年,哭了。
我很懷念這段拼搏的日子,直到現在沒有任何一個我參與過的團隊,能達到當時一半的拼搏程度。甚至有時候,我看到現在的年輕同事,散漫懈怠的狀態,還會非常生氣。我發過一條朋友圈泄憤:
最后,創業這三段經歷寫完了,寫的不好,但很真誠。盼望能給大家帶來一點幫助,哪怕只當做一個普通人講故事,也不算浪費時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