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可以看作是聽完講座之后的一些思考,可以結合聽講座:執行力一起來看。
執行力,對于一個人而言,其實就是去做一件件的事情,然后把事情做成。
有執行力的人,就是能把事情做成的人
缺乏執行力的人,就是沒有把事情做成的人,不管事情是做了一半還是99%,都是沒有做成。
做完了,然后失敗了又是另外一回事,這里我們討論的執行力是有沒有把事情做完。
執行力最終的目的是希望自己完成一件件事情后,產生一些意義,這些意義或大或小,比如說學會了編程(小)或者是改變了世界(大)
用一句非常簡單的話來講清楚執行力:
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然后把這些事情做成
這句話看起來很簡單,實際真正做起來非常難,大部分人這一輩子都沒做成一件事,現在大家還記得兒時的夢想嗎?或者是現在夢想在哪里?談夢想可能扯遠了,就說說年初定的目標吧,一年之后,做到的又有幾人?
那么,為什么我們往往缺乏執行力,問題的關鍵在哪里?
對于這個問題,我有三點思考
1,這件事情是什么很重要
搞清楚要做什么事情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稻盛和夫寫的《活法》里面有這樣一個公式:
人生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思維方式有正負之分,如果是負面的思維,很可能結果就會越倆越差,反之,就會往好的方向走。
同樣的道理,每個人每天要做的事情也有正負之分,正向的事情對你有好處,負向的事情對你有害。
所以,我們就得結合自身的情況,搞清楚每件事對于自身的意義和作用,到底是有好處,還是有害處?
那么,哪些事情是有好處,哪些事情又有害處呢?
關于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關于哪些事情是有好處,在這里列舉幾個我聽過的答案,比如說,有積累的事情,半衰期長的事情,能讓自己不斷成長的事情等等(這塊要深入,估計也可以寫一篇了,把大家常做的一些事情列舉出來,搞一個標準,這個標準一般是自己的價值觀,比如說做有積累的事情更好,那么通過這個標準來進行一一分析,找到對自己來說重要的事情呢)。
記住,搞清楚做什么事情對你來說是好的,是有意義的。
2,如何把事情做成,需要一些方法
第一、做好流程管理
流程管理就是把流程畫出來就好,人人都會
第二、通過兩個基本手段優化流程的(串聯和并聯的運用)
串聯的任務:可以通過改變順序提高效率
并聯的任務:找到所有潛在的可以并聯的任務,使之同時進行
第三、做好檢驗和意外機制
每個環節都要有檢驗機制
每個環節都要有意外機制
3,做事情的人是最重要的
前面說的2點,和第3點比起來都不重要,做事情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原因在于
一、第1點的重點在于找出做什么事情,而做到這一點需要獨立思考的能力,沒有人可以幫你。
二、第2點多看幾遍就記住了,很簡單,想做都可以做到。
所以說,做事情的人最重要。
那么,一個人需要具備怎樣的特征才能做成事(也就是執行力強)呢?
第一、獨立思考能力
這一點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難的,大部分人都懶得思考
如何獨立思考呢?這個話題又可以寫一本書了
簡單點說就是:多想,多琢磨,多花時間。
有兩個方法:
第一,多問互聯網,這是一個“最強知識大腦”
第二,盡量不要跟身邊的人討論
第二、認識到自己的缺陷
每個人都有欲望和理智,在理智處于弱勢時,欲望就會到處亂竄,導致犯錯。
每個人都會犯錯,每個人都有缺陷,要承認欲望的存在。
欲望是不可克制的,欲望需要引導。
要學會利用理智去引導欲望,讓欲望的動力按照理智的方向驅動,為理智服務。
這是我對白馬、黑馬、騎手的簡版解讀。
第三、學會運用一些方法用來保證獨立思考更加順利
運動:
為了有更加強壯的身體,讓思維更加活躍,大腦更加健康
坐享:
簡版坐享(還有一個復雜版坐享,這里就不贅述了,可以關注李笑來的【學習學習再學習】公眾號)是指放慢呼吸,將呼吸放慢到每分鐘6、7次,每次最少2分鐘,然后你就忘記呼吸,去做事。
睡眠:
睡好覺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