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丑可以,俗不行!都說趙孟頫的字俗,原來是俗在這里!

宋室遺逸仕兩朝,先宋閑居后應詔。

書畫俱佳可名世,詩文音律皆通曉。

書法不傳今已久,掀起魏晉復古潮。

用筆結體言猶在,楷書四家世無超。

元代書壇盟主趙孟頫的書法從元、明、清,直至今天,影響了近700年,世稱“趙體”。但對于趙孟頫的書法歷來毀譽不一。贊美他的人把他的書法說成完美無瑕,夸得跟朵鮮花似的;貶低他的人把他的書法斥責得體無完膚,只差往臉上砸臭雞蛋了。

鮮花派:

“吳興趙公書名天下,以其深究六書也……子昂筆既流利,學亦淵深,觀其書得心應手,會意成文。楷法深得《洛神賦》而攬其標,行書詣《圣教序》而入其室,至于草書則飽《十七帖》而變其形。可謂兼學力、天資,精奧神化而不可及矣。”元?虞集

“子昂篆、隸、正、行、顛草俱為當代第一;小楷又為子昂書第一。”元?鮮于樞

“(趙孟頫)榮際五朝,名滿四海,書法二王,畫法晉唐,具入神品。”明?夏文彥

臭雞蛋派:

“古人作書,必不作正局。蓋以奇為正,此趙吳興所以不入晉唐門室也;書家以險絕為奇,此竅唯魯公、楊少師得之,趙吳興弗能解也。”明?董其昌

“予極不喜趙子昂,薄其人,遂惡其書。近細視之,亦未可厚非。熟媚綽約,自是賤態。”清?傅山

“子昂書俗,香光書弱,衡山書單。”清?梁巘

“子昂如挾瑟燕姬,矜寵善狎。”清?包世臣

趙孟頫臨《洛神賦》卷

其實,這都不客觀、不科學。對于趙孟頫,首先要予以肯定,確實是成就斐然的一代書法大師。趙體的溫潤閑雅、妍媚纖柔,是我國古代書壇上一支影響較大的藝術流派,它對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繁榮、發展,起過一定積極作用,時至今日,趙體還受很多人喜愛、學習。當然,趙體確實存在一些弱點,就是纖弱軟俗。但這一點也不能一概而言,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趙孟頫《蘭亭序十三跋》殘本(選頁)

最近讀《蘭亭序》較多,我們以此為例。趙孟頫臨的《蘭亭序》不少,至今還能見到的“趙臨本”有多種,《蘭亭十三跋》是他學《蘭亭序》的心得體會。他筆法精熟,“日書萬字”。他還曾以《蘭亭序》當作“日課”臨習、玩味。我們用他的臨本與馮承素神龍本相比,似乎有過之無不及,看起來流暢、妍美,但仔細加以對比,也摻進了他自己的好惡與習慣;再以格調相比,似有“俗氣”,這是怎么回事?

趙孟頫《臨蘭亭序》

原因在于“規范化”,有“館閣氣”,失掉了原貼的隨意、古樸之氣。“館閣體”是明清科舉考試中,要求字形整齊化一,規范平均。 因此在書壇上形成了一種規范字的風氣,字寫得漂亮、規矩、平均,于是這種“規范”大為“普及”。在書法史上起了一定的副作用,使得“千人一面”,失去了個性、靈魂,令人乏味。因此“館閣”與“俗”成了同意詞。

趙孟頫《臨蘭亭序》

趙孟頫是臨帖的高手,但也有毛病。在他的臨本中點畫的虛尖、甩尾(撇捺及連筆處)多而且顯弱,不如“神龍本”。在他的每一字中往往點畫過于停勻,太“規范化”了、就不免有“館閣氣”。他在重復字的處理上也不如“神龍本”,如幾個“興”字和“懷”字,以及“之”字,雷同之處甚多,他的臨帖多像自己,而少晉人風采。

在他的臨本中使轉處失真出也不少。另外,趙孟頫也有“習氣”,由于筆法嫻熟,字字過于精巧,令人目不暇接。書法講究賓主的陪襯與照應,在要“平中求奇”。字字精巧有如“宮女如花滿春殿”,不免爭風吃醋。難怪有不少人說“趙體”有“俗氣”。但無論如何,趙的運筆嫻熟,無人能比,他的“日書萬字”更令人嘆為觀止!他學二王為己所用,又遍臨諸家,成為干古名家,這是不可否認的。

趙孟頫 《臨蘭亭序卷》無錫博物館藏

這一點也是在研究趙孟頫的書法藝術時,常有的兩個問題之一。也稱為后來評論者對“趙體”輕視的嫌隙。一是趙孟頫以宋皇室后裔入仕元朝政府;二是剛才我們簡單談到的,清代前期“館閣體”泛濫書壇,趙孟頫被視為“罪魁禍首”。

清朝館閣體圣旨

趙孟頫為人的品格,肯定無法與慷慨悲歌、英勇就義的文天祥、陸秀夫等人相比,但也不能把他和屈膝投降、賣國求榮的秦檜、賈似道等同為一類。自古以來,評論書法家就很重視書家的人品,但是人晶畢競不能替代書品,更何況還不能給趙孟頫戴上一頂“賣國求榮”的帽子。難道趙孟頫也要英勇就義才能體現忠義二字嗎?所以,為此來否定趙孟頫在書法藝術方面的成就是缺乏公正的。

乾隆皇帝書法

再就是關于清代“館閣體”充斥書壇,只是書法藝術發展中的一個小插曲而已。清代由于政治、經濟,特別是科舉制度的需要,乾隆朝才拼命熱捧“趙體”,惡性發展了趙孟頫纖弱軟俗的一面,而摒棄了他那內含筋骨的一面。這當然會使趙體江河日下,聲名愈劣。所以這筆賬不應完全記在趙孟頫身上!

趙孟頫(公元1254一1322年),元代文學家,著名書法家。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水晶宮道人,因所居有鷗波亭,人們亦稱趙鷗波。宋宗室。《元史趙孟頫傳>》記:“宋太祖子德芳之后也。”賜第湖州(今浙江省吳興),故為湖州人。趙孟頫十四歲時因父蔭補官試入補官爵,并通過吏部選拔官員的考試,調任真州司戶參軍。?“宋亡,家居,益自力于學。”元朝統治者為了緩和民族矛盾,籠絡漢族知識分子,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派行臺御史程巨夫來江南,搜訪遺逸、趙孟頫被薦入朝,因其才能和特殊身份,頗受元世祖忽必烈的信任。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官兵部郎中,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遷集賢直學士,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拜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對趙孟頫也十分贊賞。《元史趙孟頫傳》說:“(仁宗)以趙孟頫比唐李白、宋蘇子瞻(軾)。又嘗稱趙孟頫操履純正,博學多聞,書畫絕倫,旁通佛、老之旨,皆人所不及。”死后,被追封為魏國公,謚文敏。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732評論 6 539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214評論 3 426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7,781評論 0 382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588評論 1 316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315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699評論 1 327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698評論 3 446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882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441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189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388評論 1 372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933評論 5 36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613評論 3 34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023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310評論 1 293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112評論 3 398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334評論 2 377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