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shù)文化古今談 | 趙孟頫與管夫人:書畫史上顏值最高的一對神仙美眷

圖片出自網(wǎng)絡(luò)

文/雪花如糖

他是宋朝皇室后裔,楷書四大家之一 。后人盛贊他的書法"超越宋人,直抵晉唐。"他還是中國文藝史上少有的全才,將"詩、書、畫"三絕合為一體,被稱“元人冠冕。"

而她則是儀態(tài)萬方的管二小姐,是繼東晉衛(wèi)夫人之后最有成就的女書畫家,才情美貌品性兼具,被稱"書林皇后。"

一個俊朗清逸,一個儀雅多姿,二人旨趣相投,彼此吸引,共同書寫了一段書畫史上頗具傳奇色彩的愛情故事。

他倆就是元代書畫家趙孟頫及夫人管道升。

01.元朝皇帝的寵臣:曾經(jīng)是宋室后裔中的翩翩文藝青年

趙孟頫,出生于1254年,是宋太祖第四子秦王趙德芳的十世孫。父親趙與訔任南宋財政部副部長,兼任臨安浙西軍事冶安長官,喜歡詩文和收藏。

宋朝皇帝尚文,在此影響下,趙氏宗族都是文藝爰好者,喜歡書畫、音樂,注重精神追求和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

趙孟頫深受宗室的藝術(shù)熏陶,在風景優(yōu)美的印水山房里,勤加練習(xí),像他的偶像王羲之那樣,把山房外的小塘當作洗筆的墨池。每天煮苦茗,讀詩潑墨,漫步山徑,穿越松竹,坐弄流泉。童年就在這樣富裕悠閑又充滿詩意的環(huán)境中度過。

12歲那年,父親去世。14歲時受朝廷撫恤,到吏部任職。19歲時趙孟頫參加國子監(jiān)考試,一舉成功,成為真州司戶參軍,主管戶籍賦稅。就在他憧憬著美好生活時,蒙古的鐵騎踏入江南,南宋滅亡。23歲的趙孟頫只好遁在吳興過起隱居生活。

趙孟頫的《駿馬圖》

元世祖忽必烈為籠絡(luò)漢人,屢次派人邀請趙孟頫入仕,均被拒絕。也許求取功名、大濟蒼生是每個讀書人的夢想,過了將近10年的隱居生活,趙孟頫終于答應(yīng)了行臺侍御史程矩夫的推薦,于1286年進京侍元。此時,他32歲。

忽必烈見到才華橫溢,舉止脫俗,儀表非凡的趙孟頫,花癡地發(fā)出一句"神仙中人"的贊嘆,賜他兵部侍郎。至元仁宗時,他又被拜為翰林院學(xué)士主管、榮祿大夫,官居一品,成為當朝寵臣。

關(guān)于趙孟頫的仕元,歷來裹貶不一。有人認為他缺乏氣節(jié),作為宋朝的宗室成員,不該對元朝投懷送抱;也有人認為他沒有理由抱殘守缺,淪為亡宋的陪葬品。

02.終于等到你:一對黃金剩男剩女的浪漫邂逅

趙孟頫究竟帥到什么程度?元世祖見到他,驚呼:神仙中人也。意思是世間凡夫俗子沒有能比得上他,什么樣的相貌風采才能獲得皇帝的花癡?趙孟頫的帥一定是由表及里,氣質(zhì)不俗。

再來聽聽對他才華的評價。元仁宗曾說:“文學(xué)之士,世所難得,如唐李太白,宋蘇子瞻,姓名彰彰然,常在人耳目。今朕有趙子昂,與古人何異”。

皇帝將他和歷朝文壇巨星李白、蘇軾相提并論,可想而知他的才華是何等超凡。

況且他在青年時就已是"吳興八俊"中的翹楚,美名遠揚。

這樣一個既有顏值又有才華出身又好的男人,竟然到了三十多歲還沒娶妻生子,實在令人費解,難道是先前事業(yè)未成,家國滅亡,無暇顧及兒女情長嗎?

也許吧。歷史中沒有記載他成為黃金剩男的具體原因。反正命運的安排讓他遇見了工詩善畫、聰穎異常又美麗可人的管道升管二小姐。

管道升

封建社會女子到了十幾歲就出閣嫁人。可管二小姐竟然到了二十八歲還待字閨中,也讓人稱奇。

1288年的某一天,趙孟頫與管道升,這兩位黃金剩男剩女在湖州瞻佛寺相遇了。

才女畫的《修竹圖》吸引了趙孟頫前去觀賞。這一遇,便一見鐘情,愛的火焰迅速燃燒,才子佳人結(jié)成連理。

兩人珠聯(lián)璧合,舉案齊眉,三十年里,相互扶持,成為詩、書、畫三絕的夫妻。美好的爰情與婚姻是什么樣子?趙管二人在幾百年前就給出了答案:愛情里靈與肉的雙重吸引,婚姻里能成就最好的彼此。

03.一場納妾風波:歷經(jīng)婚姻危機的考驗

也許是男人本性使然,也可能是封建社會士大夫妻妾成群本屬正常。婚后十多年,倆人遭遇了一場罕見的情感危機。

原來趙孟頫喜歡上了一個年輕嫵媚的歌姬。想納她為妾,不好明說,就寫了一首詩:

我學(xué)士,爾夫人,豈不聞王學(xué)士有桃葉、桃根,蘇學(xué)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多娶幾個吳姬、越女無過分,你年紀已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圖片出自網(wǎng)絡(luò)

看到此,管道升心中的苦澀難以言表,她知道自己人老色衰,丈夫在平凡的婚姻生活中已有了一絲倦意。如何捍衛(wèi)自己的感情呢,一番深思熟慮后,她提筆寫下了《我儂詞》: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似火,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倆個,一齊打破,用水調(diào)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趙孟頫本身就對發(fā)妻有深厚的感情,讀了《我儂詞》,想到倆人相識相知相愛相守相敬,后悔不已,不由得感嘆:“有妻若此,夫復(fù)何求。"

經(jīng)歷這場納妾風波后,二人的感情反而越來越親密。

當丈夫在朝堂上遭到排擠,又受到宋朝遺民的譏笑和貶斥時,她勸解丈夫,功名利祿皆是浮云。她在《漁父詞》里寫道:“人生貴極是王侯,浮名浮利不自由。爭得似,一扁舟,吟風弄月歸去休!”

04.一家皆善書:他是元朝書畫領(lǐng)袖,她的作品同樣風靡朝野,"三子一孫"竟然也是書法家。

趙孟頫自小學(xué)習(xí)太祖趙匡胤的書法,之后又學(xué)習(xí)魏晉,他是王羲之、王獻之書法精髓的集大成者。

他反復(fù)臨摹王羲之的《蘭亭序》和王獻之的《洛神賦》,終于形成了以“二王”為風范而又有自己鮮明特色的“趙體”,不但影響了整個元朝書法,也是繼王羲之、顏真卿之后在中國書法史上第三個影響深遠的大師。

趙孟頫書法《洛神賦》片段

趙孟頫書法,成就最大者當推其行草書,其次是楷書。其書華美而有風骨,富貴而不失清新,頗具瀟灑的“山林氣”。

他的繪畫也成就斐然。題材廣泛,畫法多樣,有工筆設(shè)色、墨筆白描、墨筆寫意等。明代王世貞曾說:“文人畫起自東坡,至松雪敞開大門。”一語道出了趙孟頫在中國繪畫史上的地位。

管道升深受夫君的影響,不但小楷端莊典雅,行草幽新俊逸,且擅畫墨竹蘭梅。她的書法在元朝風靡朝野,連皇帝都為之贊嘆。

管夫人的書畫

她不僅是才女、良妻,還是一位言傳身教的慈母,她教育后代傳承書香畫藝,其子趙雍、趙麟、趙焰以及外孫王蒙,皆是有名的書畫家。

根據(jù)《書史會要》記載:仁宗命管夫人書《千字文》,后又命令趙孟頫書《六體千字文》為六卷,最后命他們的兒子趙雍也寫一卷。特意將三人的書法合裝一卷軸,藏之秘書監(jiān),說:“今后世知我朝有善書婦人,且一家皆能書,亦奇事也。"

由于仕元,后人多對趙孟頫的人品頗有微詞,認為他沒有錚錚鐵骨,對其書法的評價多有偏頗。如康有為曾說:"勿學(xué)趙董流靡之輩。"

但乾隆皇帝偏愛趙孟頫的書畫,對其作品愛不釋手,酷愛在名畫上題觀后感的他,見到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禁不住題詞多處。

《鵲華秋色圖》

1319年,管道升病逝。趙孟頫親筆撰寫《魏國夫人管氏墓志》,稱贊“夫人天姿開朗,徳言容功,靡一不備,翰墨詞章,不學(xué)而能”。對亡妻的懷念,再加之身體每況愈下,三年后,68歲的趙孟頫離世,一代書畫巨星隕落。兩人合葬于湖州德清縣衡山南麓。

生而同衾死亦同穴,這對中國書畫史上顏值最高的伉儷,琴瑟和諧,相濡以沫。不僅在藝術(shù)史上留下了燦爛的一筆,還為今人描繪出了愛情該有的模樣。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

  • 柳香芹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名賢才俊彪炳史冊,翰墨瑰寶彌足珍貴。時勢造英雄,亂世出奇才,一代大師趙孟頫,生逢亂世,人...
    柳志儒閱讀 591評論 0 1
  • 柳香芹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名賢才俊彪炳史冊,翰墨瑰寶彌足珍貴。時勢造英雄,亂世出奇才,一代大師趙孟頫,生逢亂世,人...
    柳志儒閱讀 1,490評論 1 4
  • 《元史》引楊載話,稱(趙)孟頫之才頗為書畫所掩,知其書畫者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經(jīng)濟之學(xué)。人以為知言云。 今...
    齊嬰寧閱讀 13,315評論 1 8
  • 坐在開往家鄉(xiāng)的列車上,望著窗外的風景飛快后退我心里還是有幾分著急。往常火車經(jīng)常會晚點,但今天不行,終點有人在等我。...
    是青鳥呀閱讀 353評論 0 0
  • 前兩天系統(tǒng)從微課里面學(xué)了一些手機攝影的知識。感悟最多的是嘗試不同的視角,會發(fā)現(xiàn)一些自己平時沒注意到的美。每個照片背...
    lemei閱讀 18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