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去私欲存天理依良知而行,自省利他致良知。學習踐行印證傳播圣賢文化,知行合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學而時習之”,儒家文化是君子之學圣人之學。破除假象看清真相,借假修真,苦苦追求的圣賢文化就在我們身邊,踐行印證體會“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生最快樂的事到底是什么,了悟大道規律,我們本自具足的圣賢智慧由內而外散發出來。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路同行,是人生最快樂的事情。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擁有追求圣賢智慧的人,打開智慧,內心沒有煩惱,創造和諧社會。天下為公大同世界,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和而不同,慕而不攀,親而有間。
昨天晚上第10期點評責善演練會議圓滿結束,這也意味著本次擔當之旅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我也收獲頗豐。聆聽家人們的發言,我回歸著點點滴滴的精彩瞬間,捕捉家人們的成長點,找到那份嘴角上揚自信的能量狀態。有的家人順利上岸,有的家人在集訓最后一天遲平,忽心傲心怠心一股腦兒作為填充物被一一清理出來,積極正能量的心理暗示常駐心間。
當即收到幾位老師私聊信息,有的自己找到根本性問題存在的原因,有的提到最初的遇見奠定良好的基礎,迎來厚積薄發的力量。開心喜悅的同時是滿滿的感恩與祝福。感恩各位老師們對我的信任和包容,讓我有了擔當付出的機會,同時時刻覺察內省,不同的情況采用不同的支持方式,給到對方生發出靈根處那份潛在的力量,激發潛能,發揮優勢,讓生命綻放光芒。
拜讀老師家書《給女兒的一封信》,這讓我想到周六上散文課時老師講到:我們可以不會創造詩歌,但可以以欣賞的眼光去讀欣賞詩歌,感受詩歌的美。我以欣賞閱讀《詩經》的心態學習老師的家書,感受到一位父親對女兒深沉的愛與呵護。每一位女兒都是爸爸媽媽心目中的小公主,為優秀而善解人意的嬌嬌小姑娘點贊同時感受到顯國老師高瞻遠矚的目光,為了孩子的長遠發展,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相信孩子會繼承您的智慧和優良傳統,未來發展前景一片光明。
聆聽老師印證支持,覺察我們自己內心切實的變化,是停留在文字文意背后的表象,還是內在的境界有所提升,不做作,尋找適合自己的成長節奏,提升我們的認知緯度,在生活中著實踐行印證,理解文字文意背后的能量溝通,呈現謙卑恭敬能量滿滿的狀態。和他人相處既有自己的原則又讓對方舒服,和你在一起讓別人感受到一種不言而喻的能量,幸福感愛滿自溢,體悟當下的圣賢狀態。
聆聽自己的點評責善音頻,我喜歡這種獨處的方式,放松身心,以文字為伴,靜靜地修心,聆聽自己的聲音仿佛于另一個我是互為表里的知音。對于點評責善志愿者服務,就是發自內心的喜歡,不是在付出,而是享受學習的過程,進步、啟發,提升,順理成章,實現生存的意義和價值。
平心靜氣60分鐘,全身運動60個,誦讀《教條式龍場諸生》《大學》各一遍。
帶著一份覺知覺察力與內在的自己深度溝通鏈接,越來越深,越來越順暢。同時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給出去的,是否是對方真正需要的。如果雙方同時需要就會引發同頻共振,如果略有偏頗,就會發揮不出相應的力量,有一部分能量消失在風雨中,索性把它看作是化作春泥的養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