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十天共讀之旅
7月的共讀主題營是讀書營的第三個主題營,總的感覺就是每次主題營都仿佛一次神奇之旅,都會有不同的收獲與不一樣的故事,接下來跟大家念叨念叨我這十天的成長與感悟吧!
三點進步
1、確定適合自己的目標
在共讀營開營前就一直思考自己這次努力的目標是什么?
完成打卡拿回押金?這個是必須達到的,作為目標似乎低了點兒;
勛章榜前5名?雖然羨慕已久,但是經過仔細分析,還是沒有把握,只能作為一個大目標;
最后鎖定了讀書感悟最佳勛章,讀寫一直是弱項,總是輸入輸出不夠穩定,還容易犯自嗨的毛病,這次共讀營,就沉下心來好好讀書寫感悟吧。
在確定了一個踮踮腳尖可以夠得著的目標后,計劃就是提前一天讀書并準備打卡內容,自己是一個容易焦慮的人,同時因為上班的緣故,時間不可控因素比較多,如果萬一有突發事情耽誤打卡,我會因為焦慮而無法靜下心來讀書寫感悟。
十天下來,基本按照計劃完成十天的打卡內容,又因為事先確立目標與定計劃,順利完成十天打卡的同時,超出預期的獲得兩次讀書感悟最佳,簡直興奮到爆!
2、做好最后的1%
以前的自己是一個超級怕“麻煩”的人,寫東西很隨性,感覺只是記錄一些東西而已,不怎么注重謀篇布局、上下文的邏輯等,想到哪寫到哪,而且寫完就扔一邊,戛然而止。從來都沒有從頭到尾再好好看一遍的習慣。
這次的共讀營為自己定下的目標就是好好讀寫,那就真的要認真對待,每一天的感悟找到自己想寫的點以后,認真的考慮結構框架,可以支撐的示例故事,雖說因為以前輸入積累的少,每一天都寫得很是艱難(這個后面會詳細的說),但我對自己的評價是至少每一天的感悟都可以稱得上是一篇獨立的小文了,而不是隨性的自嗨了。
同時因為都是提前一天準備,每次寫完,都還有時間再讀上兩遍,可別小看這兩遍,真能發現不少錯別字,和讀來不順口的句子,把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問題修改掉,整篇文章就真的不一樣了。讓人讀來會更加的舒服。
我想這一點是我此次共讀營獲得兩次最佳感悟的主要原因吧。
3、盡力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此次共讀營因為時間安排的關系,我沒能申請學習委員和排內小當家,其實這不符合我一貫“往前沖”的風格。就連第一天兩位排長讓大家把自己的預計打卡時間寫到昵稱里時,我也只是保守的寫到10:00,雖然自己的計劃是早起上班前就搞定。
我習慣于話不要講的太滿,不希望因為自己的無所畏懼往前沖,最后卻沒能沖上去而影響了大家。但這并不影響我根據自己的時間精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這十天,堅持早起,6點一到就馬上打卡,盡量做到不讓排長操心。每天打完卡后除了轉發到大群外,還會發給我讀書營的新老同桌們,詢問他們打卡的進度,并互相點評彼此的作品。
這十天,除了完成點評組每日的篩選點評任務外,堅持盡可能多的閱讀學習并點評老鐵的作品,十天共點評40余篇。
雖然沒有申請學委和小當家,每天依然奉行自己先做好的前提下,盡可能多的去鏈接鼓勵老鐵,并且從中學習到了很多優秀老鐵寫感悟的思路方法。
我想這一點應該也是我此次共讀營獲得兩次最佳感悟的又一原因吧。
兩處不足
1、輸入不足
13日中午被通知分享最佳感悟的心得,我記得當時跟大家說過一句話,就是因為平時輸入積累的少,每一次感悟的輸出都像上火便秘一樣,憋得難受。
話糙理不糙,這是我的真實感受,每每看到老鐵們在感悟里引經據典,有時甚至可以用幾本書中的內容來佐證自己的一個觀點時,真的是羨慕不已。也深深的體會到自己輸入的不足。因此暗下決心,就算共讀營結束了,讀書營結束了,也一定要把輸入輸出的習慣堅持下去。
2、自驅力不足
主題營期間,連長發布招募“能量按鈕”小助手的消息,我第一個報了名,連長當時問我的第一句話就是“時間能安排的過來嗎?”,這簡單的一句話,透漏出連長的暖心,在詢問了具體的工作安排后,我還是堅持接受了這份工作。
后來跟小凡聊起這件事時,我跟她說,我是一個奴性很強的人,我發現每個周二、周四是我效率最高的兩天,因為這兩天除了日常的工作外,分別要編輯連隊日報和校對全營日報。因為事情多,避免突發事情耽擱,就會有意識的抓緊時間,反而效率越高。但是這種狀態實在不值得提倡,日后一定加強時間管理及自我約束,真正做到“忙而不亂,閑而不慌”。
一個遺憾
說到這個遺憾,不是共讀營才有的,加入讀書營以來一直沒能參與到運營的學習與實踐中是我的一個遺憾。
因為自己是一位職場媽媽,雖說在單位只是一個普通的員工,但是每天也是貢獻了最寶貴的8小時,所以回到家就盡可能多的把時間留給寶寶和家人,也因此不敢去申請每次主題營的排長等運營職位。
深知自己精力有限,就只能權衡后做出取舍,雖說是遺憾,但是誰說人生不正是因為有了遺憾才更加精彩呢?
也許這個遺憾下半年可以想辦法彌補上,也說不定呢!
總結
對于我來說,每次主題營都是一次神奇之旅,帶著一顆獵奇的心,跟著各位老鐵盡情徜徉在書的海洋,汲取各種各樣的養分。
也因為共讀營,我的七月過得格外的充實與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