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力克胡哲(澳大利亞)
本書一共十二章。我今天讀完了前四章。
讀書的目的,是因為我正在探究每一張紙牌背后的生命動力。力克胡哲和我擁有同樣的生命牌方片A? ,我想通過他的人生故事,看看這張牌是如何在他的生命中被生動地演繹的。
他一出生就沒有手和腳,似乎是一個被上天下了詛咒的人。他的父母都是虔誠的基督教徒,所以他也信仰上帝。
在他的生命歷程中,當他發現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的時候,他曾經無數次的質問上帝,為什么是我? (我曾經也問過類似的問題“為什么我的人生那么難?為什么我獲得同樣的東西就比別人多付出那么多?為什么我得到的那么少?為什么這種疾病找上我?”)父母告訴他“只有上帝知道為什么你生出來會是這樣兒”,他去問上帝,可是上帝回應他的只有沉默。
他曾經在每一個入睡前的夜晚,向上帝祈禱,“上帝呀,如果你給我手和腳,我會到世界各地分享這項奇跡。上帝呀,我知道你把我造成這樣,是因為當你給我手和腳時,這個奇跡就可以向世人證明你的力量和愛。”。(我也想要過白雪公主她后媽的魔鏡,在經歷人生的苦痛之后,我現在相信了每一個不完美背后必有祝福)
在他十歲的時候他甚至想把自己溺死在浴缸里。來自同學們的嘲笑,也會讓他父母苦心為他構建的自尊瞬間崩塌。(這個世界上有過自殺念頭的人不在少數,幸虧都只是想想,活著就有希望)
就是這樣一個生命的起點,而現在的力克胡哲卻能夠沖浪、游泳、踢球,做著很多有手有腳的人不能做的事,并且成了全球最有名的演講家。他到世界各地去鼓勵每一個人活出生命的奇跡。
以下是他的觀點:
第一,不管你現在的人生看起來多么的無望,希望永遠存在,未來好日子的概率不可能是零。(無論多難的事,?方片 A的人總能看到事情的另一面,并且是樂觀的。)
第二,我們必須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生命的價值,不能躲起來,等別人發現我們。(自我價值是?方片A一生的追求 )
第三,我們不需要變得完美,我們只需要成為我們自己(? 方片A一直都在尋找自己)。
第四,信心。有些元素,我們看不見摸不著,也感覺不到,但是,我們就是要接受他們的存在。就像我們看不見氧氣,但我們活下去就得需要它,信心就像氧氣一樣,我們也必須信賴一些看不見的事物才可以生存,因為當你我遇到挑戰的時候,生命中就需要信心來為我們指路。
一切都有可能。我們要做個永遠的可能主義者,對未來的期望提供了動能,讓我們在那些艱困的時光里,在沮喪與絕望中繼續前行。(信心來自于信仰,或者對自己生命的敬畏,也來自于對冥王星Q的勇敢面對? )
第五,愛自己和接納自己。我們經常覺得自己不夠美,不夠高,不夠瘦,不夠好。當我們用嚴苛的標準評判自己,我們就很容易也評判他人。
不管我們現在是什么狀態,我們都有理由去讓自己更好的生活,不要因為某些理由貶低自己,覺得自己不配擁有最好的人生。
不要執著于自己的不完美、失敗或錯誤,而要把注意力放在你所領受的祝福,以及你所能做出的貢獻。
你不必為了達到別人的期望而活,你可以定義自己的完美。每當我們受到傷害而情緒低落時,我們就去照鏡子,然后找出一個我們喜歡自己的地方,大大地肯定自己。
第六,當你懷疑自己價值的時候,或者你無法愛自己原本的樣子的時候,克服這些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走出去想辦法減輕別人的痛苦。(不用懷疑,解決不了自己問題的人,也能解決別人的問題)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