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池塘邊的榕樹上,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
到現在還記得,小學三年級買的語文輔導書最后一頁印有一首歌,是羅大佑的《童年》。
母親說,她讀書的時候流行這首歌,大家都會唱這首歌。
媽,那你會唱嗎?我問她。
會啊,在那夏日下午,風扇搖搖晃晃,不停旋轉,母親雙手捧著書,一句一句教我唱。
母親應該是個喜歡音樂的人,我曾頑皮翻抽屜時,看到過她的手抄歌詞本。
《童年》是她教我的唯一的歌。
也是那年紀,周杰倫、林俊杰、F4、SHE等歌手的歌格外流行。
我第一次聽《東風破》,被其征服,開始喜歡周杰倫的歌。
那時比較窮,常借同學的復讀機和周杰倫的磁帶,躲在被窩里聽一整晚。當時為了學會《東風破》,先反復抄寫背誦歌詞,再跟著復讀機一遍一遍模仿。
那時候盜版磁帶要4塊錢一盤,是我一個月的零花錢,同學之間過生日,就送一盤磁帶……
磁帶的歌聲里夾雜噪音,歌曲之間有一段空白,感受美好。
現在的音樂軟件越來越完美,能計算出你喜歡的歌,可耳朵挑剔,怎么也嗅不到音樂真實的質感。
二
現在的我們不敢輕易提夢想了,酒醉后的雄心壯志,醒來就忘。
小時候的我們,說起夢想時,眼睛閃閃放光。有同學說,以后做老師,每天不布置作業,還有同學說將來想當校長,只因校長曾給我們發過餅干……
我從小的夢想是成為作家,那時候認真跟大家說,無人嘲笑。
小學四年級,在班里讀《我的哈佛女孩劉亦婷》,被班主任發現,他說,你要能一晚上讀完,以后學習成績一定好。
當晚,我握著滾燙的手電筒,啃下那本厚厚的書。
如今往前翻記憶,已經好多年沒通宵苦讀,電視劇、電影和游戲,比看密密麻麻的字輕松多了。
三
因為貪玩,小時候常(bu)忘(xi )記(huan)寫作業,總是每天早早去教室抄或者周末的下午,結伴去女同學家寫。
你做試卷、我解數學題、她寫閱讀理解,然后相互抄。
后來老師變聰明,給我們幾個懶惰的家伙加餐,傍晚放學后留我們在辦公室寫作業,寫完才可以回家。
辦公室里有幾個年輕的老師沒有結婚,我們一邊寫作業,一邊豎著耳朵聽她們的情感故事,某男老師家境好,某男老師脾氣好會做飯,縣城的哪里的房子好……
那時候除了不喜歡寫作業,還不喜歡被老師叫上黑板默寫。
粗糙的粉筆和毛玻璃摩擦的聲音特別難聽,尤其是畫下一個個圈圈的時候……
四
小少年們表達喜歡的方式有點奇怪,越喜歡誰越欺負誰。
女朋友說,她小學班里有幾個調皮孩子,喜歡掀女孩裙子,嚇得沒有人敢穿裙子上學……
記得我小學五年級的冬天,小伙伴攢了超級大的雪球,雙手扶著從二樓丟下去砸班里女同學。那姑娘當時被倒在地上懵懂了,嚎啕大哭。
我媽現在還對我小學班里的某女同學印象深刻,她是我后座,沒事就伸手掐我后背,超級疼,據我媽說,我的后背似春來香山紅遍。
她為什么掐你呀,老媽問我。
大概是我太帥了,我回答完,只見她臉上寫滿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