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想靠寫網文掙錢,網文絕大多數都是長篇小說,一個比較完整的提綱無意是初學者必不可少的東西,邏輯思維超群的天才除外,當然他們也不會來看這種束縛他們想象力的技巧。
很多人初學者喜歡在網上搜“小說大綱怎么寫”,那無疑是吃力不討好的做法,畢竟大多數有實力的作家哪有空來教你寫大綱,喜歡在網上"教"你的一類是根本不會寫小說但是靠騙小白牟利的人,一類是對小說套路了解頗多但是自己寫不出好故事的三流寫手、網編等等。前者讓你白白浪費了時間和金錢,后者雖然有一時之功但是很容易僵化新人的思維。
廢話不多說,真正寫作技巧不看專業人士寫的書企圖從門外漢那里學到些什么不是扯淡嗎?于是乎前些日子我就在網上找到了這本由凱蒂·維蘭德所著的《小說的骨架:好提綱成就好故事》,覺得頗有幫助。看完不掌握等于白看,本著消化知識順便分享一下的原則,自己總結一些覺得有幫助的思路,有條件的人還是自己去購買原著更有幫助。
凱蒂·維蘭德(K.M.Weiland),美國暢銷書作家。曾獲獨立出版社圖書獎(IPPY)和國家獨立優秀獎(NIEA),美國亞馬遜暢銷書《小說的輪廓》和《小說的結構》作者。凱蒂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中,喜歡和小說人物聊天,以巧克力松露和濃縮咖啡度日。閑暇時候,會在她自己的博客上指導有志于創作的作家。
摘自:百度百科
01.關于提綱,首先要明白為什么要寫提綱?
以下是要不要提綱的兩派觀點——
奧利:沒有提綱,我會不知所措的。路線圖可以提供明確的方向感,讓創作旅途變得更加輕松。沒有大致的情節構思,一個人怎么可能寫得出像樣的故事呢?想想吧,因為沒有提綱,你多少次走進了死胡同,多少次陷入了毫無意義的插曲之中,多少時間就這樣荒廢了!
珀莉:你怎么會有這么多的耐性和時間,用幾周甚至幾個月去寫故事提綱呢?如果讓我在創作前等那么久,我肯定會發瘋的。再說了,如果創作前就知道故事走向,寫作還有什么新鮮感和刺激感可言呢?
摘自:《小說的骨架:好提綱成就好故事》 — 〔美〕凱蒂·維蘭德(K. M. Weiland)
事實上兩派的觀點都是正確的,但是,固然提綱在一定程度上會限制作家的想象力,讓寫完提綱的作者失去新鮮感,但是對于天賦一般的作者來說,絕對是利大于弊的。
寫提綱的好處:
1.確保小說的平衡性和連續性。宏觀把握小說使總體不會自相矛盾,如果是異世界還要考慮世界觀力量體系的平衡等等。
2.避免走進死胡同。防止沒有思路卡文,不小心寫錯想回頭時發現已經寫了很多導致后續寫不下去。
3.預先鋪設線索。伏筆的揭開往往讓人大吃一驚,沒有伏筆的小說先天就喪失了一種及其容易調動人情緒的技巧。
4.提升節奏感。使故事起因經過發展高潮結果有序進行,不斷地制造新鮮感,不會長時間平淡而無聊,也不會持續高潮而麻木。
5.更好的視角選擇。有的時候,局部場景的最重要的角色并不一定是主角,小人物的視角說不定能帶給人更深刻感人的體驗。
6.保持人物的連貫性。防止人設前后崩壞,有成長性的角色有計劃地寫出影響其性格、能力成長的重要事件。
7.提供動力和保障。沒有向導的航程是迷茫的,沒有目標的旅程是容易夭折的,提綱給了我們堅定的信心。
我們要明白的是,寫一部動輒十萬、百萬計的長篇小說就如同長征一樣艱辛,要有指導思想、物資儲備、行進路線,最重要的是還要強健的體魄,否則很容易中道崩殂。磨刀不誤砍柴工,好的提綱相當于小說的預演,像凱蒂·維蘭德那樣的職業作家寫小說大綱尚且平均費時是三個月左右,最長的甚至長達一年。
但是寫提綱最好避免一些壞習慣:
1.用嚴格的格式來寫提綱,比如像這樣用序號列1234等等,這樣的條條框框會鎖死我們的創造力,在有趣的故事1234這樣寫下來也會變得索然無味,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提綱寫作方式,也不要盲目的學習。
2.不要以為寫好提綱就可以不動腦子,有了更好的思路要不惜改動提綱,提綱也只是提供大體方向,有了提綱我們就可以花更多時間在細節上,而細節就有很多可以發揮想象力的地方。
寫小說前你要先弄明白自己為什么想寫小說,小說的要素,寫提綱也必須必須明白我們為什么要寫提綱,怎么寫提綱,學習任何東西都要窮究其根源,不然只能學到皮毛。這點我們要多學學恐怖游戲中那些喜歡作死的主角——畢竟好奇心殺不死貓,卻能創造出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