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jì)90年代的上海,許多人都為出國狂熱。此為故事發(fā)生的背景。
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懷揣著閃光的理想義無反顧的想要踏上遠航的客船,做著能有朝一日出人頭地,衣錦還鄉(xiāng)的夢。這好像并沒有什么錯,誰不想在自己二十多歲的年紀(jì)闖出一片天地呢!然而沒有人能保證即使成了紐約客,有機會站在異國他鄉(xiāng)的擁擠街頭,就一定能如自己所愿,但是管他呢,在很多人眼里,這依然是改變命運的一個大大的機會!
然而在這樣一個出國潮狂熱的年代,路途(阮經(jīng)天 飾),我們的男主人公卻有著不一樣的想法。劇中路途是最年輕的五星級酒店領(lǐng)班,處事精明、為人仗義,無論是手下阿坤等一眾小弟,還是打算開娛樂城的金小姐(葉童 飾),都對路途很是信任。也正因為如此,得到了剛從美國歸來的精英商人米先生(苗僑偉 飾)的看重,邀請他擔(dān)任紐約新酒店的負責(zé)人。為了去紐約,許多人懷著不同目的來接近路途,其中也包括令路途著迷的女孩阿鵑(杜鵑 飾)。
老實說,單從內(nèi)容上來講,這個故事是不完整的,甚至可以說是草率的。故事的發(fā)展有時候會讓人摸不著頭緒。先說路途,無疑他是優(yōu)秀的,也正是這份優(yōu)秀米先生賞識他,同事朋友羨慕他。這樣一個被刻畫的零缺點的年輕男孩如果不是遇到阿娟,前途無疑也是一片光明的。因為一件外套,路途一下就注意到了阿娟。在第二次見面空無一人的11路末班車上,兩顆年輕的心泛起了波瀾。在路途的小床上,肢體纏綿之際,路途對阿鵑敞開了心門。
不得不說,杜鵑很美,眉眼與腰間透露著一種獨特的氣質(zhì),但是就這個角色而言,卻不是我喜歡的風(fēng)格。整個觀影體驗就是一個困惑。角色的行為沒有任何邏輯,劇情發(fā)展的非常荒謬。女主角好像至始至終以一種 “所有人都欠我的”的表情面對任何場景。真的是很難讓人喜歡起來。而這種像有病一樣的人物性格難道是扭曲的價值觀的必要條件嗎?影片的最后隔著鐵門上演了一段男女主角生離死別的戲碼,也讓人覺得很牽強。
人物的單薄,很容易讓觀眾出戲,故事是由角色決定的,什么樣的人就會做出什么樣的事。路途在得知被米先生騙之后按照人物性格不應(yīng)該承擔(dān)起責(zé)任后再尋求說法嗎?然而影片中這個本來設(shè)定的性格堪稱完美的boy并沒有,而是跑去找女主了。從文藝片的角度來看影片還是不錯的,但就內(nèi)容而言卻不值得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