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廿四小年夜是大日子,年的味兒已經濃了。常熟的這一天爸媽要關照孩子都回家吃晚飯,吃餛飩和團子。退休的爹媽會早早的菜場去買好小菜,糯米粉,肉餡等。上班的孩子們一回到家就是一桌豐盛。爹媽離得遠的上班族們就有些尷尬,乘著暮色還沒降臨匆匆趕到菜場,看看經常去的那個攤位上老好婆現做的餛飩團子還有沒有,實在買不到就超市里買冰凍的……總之,廿四的晚飯都得在自家吃(不作興到人家里的),餛飩團子必須要有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來常熟(江南的一個小城)二十多年了,很多吃食都很喜歡,比如酒釀比如梅花糕還有綠豆湯糍飯糕拖爐餅……可就是肉餡的團子吃不慣。小時候過年要吃湯圓,玻璃球大小,沒有餡兒。煮好了,配一小碟白糖沾了吃。湯圓咬在嘴里糯糯的有點沙,還有一絲甜和香軟。到后來才慢慢有了芝麻餡兒,豆沙餡兒的湯圓,就是沒有肉之類的葷餡兒。所以,我會覺得糯米制成的吃食,就是甜的或者淡的原味兒。就好像粽子,最好吃的還是小時候的白米粽,扒掉燙手的粽葉,白白胖胖的粽子熱呼呼的躺在碗里,用筷子戳著蘸著白糖咬一口,粽葉的清香包裹著糯米的軟和白糖的甜,唔,真是好吃……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這么好吃的糯米吃食怎么和肉都不搭,就像油膩中年和小仙女根本不是一路。或者,我不喜歡吃肉餡的團子,只是因為人到中年之后開始回味過去,想念家鄉了吧。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