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一個男子正在酒樓和一群紈绔子弟縱酒高歌,忽然聽到外面有個老頭對孫子說:“你看見沒,千萬別學那個人,家里沒幾個子,還跑這里裝大爺!”男子聽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沒想到,老頭的一句話竟然刺激了男子開始奮發圖強。
男子叫曾玉屏,是曾國藩的爺爺。曾玉屏聽完老頭的話,大受打擊,立即牽馬賣了,自己徒步幾十塊里路回家。
從此,曾玉屏起早貪黑的干活,他艱苦奮斗十幾年,置了十幾畝田地,腰身一變成了小地主。
這時他并不滿足于小地主身份,他想要曾混跡官場。于是他開始花大量的錢財培養兒子曾麟書,可惜這個長子太不靈光了,考了十六次都沒有考上秀才。眼看著長子靠不住了,曾玉屏把希望寄托到孫子曾國藩身上??上н@個曾國藩繼承了父親的頭腦愚笨,也連考五次都沒有入榜。
1832年,曾國藩和父親再次踏上趕考之路,盡管這條他們已經很熟悉了。結果,父親榜上有名了,而曾國藩卻被作為寫得最差的反面教材,這簡直就是一種公開侮辱。
正當大家都在為父親高中秀才一事大擺酒席,而曾國藩卻把自己關在房間里面繼續學習。
可以說,再次落榜對曾國藩來講是奇恥大辱,所以痛定思痛,更加勤奮努力。他總結了前面幾次沒有考中的原因。
一是曾國藩資質太過平庸,有個傳說是這樣說:有個小偷潛進曾家,躲在曾國藩房間房梁上,想等人都睡了才行動。
曾國藩正好在背《岳陽樓記》,結果小偷在房梁睡了兩覺起來,曾國藩還在背《岳陽樓記》,小偷實在忍不住了。他從房梁上跳了下來,指著曾國藩鼻子說:“你說你這么笨還讀什么書?”說完給曾國藩背了一遍,就揚長而去了。由此可見,曾國藩確實是愚笨不已。
二是,曾國藩父親教的方法有問題,所以曾國藩的文章功底雖好,但是文理不清晰。所以曾國藩找來很多優秀文章對比,才慢慢摸索出應試技巧,他在第七考中秀才。
曾國藩終于舒了一口氣,但是不滿足于秀才,他內心篤定要成為官場上的人。
所以后來他馬上去參加鄉試,他像打通了任督二脈,一路考上舉人和進士。為曾氏家族掙回一份最大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