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柴書院&簡書寫作營
砍柴書院簡書寫作營布置的選題作業給了四個選題,我從中選擇了一個曾國藩的選題。
曾國藩這位晚清歷史人物,我很喜歡。唐浩明的《血祭》、《野焚》、《黑雨》三部書我早些年讀過幾遍,后來還聽過單田芳播講的《曾國藩》的評書,整體給我的印象是,曾國藩天資并不是很好,考試成績一般,但是他最后卻官至正一品,非常厲害。
有個小故事,是這樣講的:
說有天晚上,曾國藩坐在書桌前背誦《岳陽樓記》,有一個小偷悄悄跑到他家。
小偷貓在房梁上,準備等曾國藩睡著下來偷點東西。結果沒想到,曾國藩背書背了半宿,這篇課文也沒背不下來,小偷在房梁聽的都倒背如流了。到后來,小偷實在忍無可忍了,從房梁上跳下來,指著曾國藩訓斥到:“瞧你這個笨勁,還讀什么書?你聽我給你背一遍!”說罷,從頭背到尾背了一遍。然后揚長而去,留下曾國藩在屋里目瞪口呆。
這估計是個笑話,但也可以說明曾國藩確實記憶力不是特別好,因為他與同時代的精英相比,李鴻章十七歲中秀才,左宗棠十四歲中秀才,梁啟超十一歲中秀才,而曾國藩到二十一歲才中秀才。
但是,曾國藩很努力,每次科舉失敗之后,他都深刻反思自己的失敗原因。后來曾國藩總結到,自己的主要問題在于寫東西過于拘謹,過于重視細節,缺乏大局意識。
后來他在文章的大局觀和整體氣勢上下足了功夫。
功夫不負有心人,曾國藩掌握了考試的訣竅,寫起文章越來越得心應手。中了秀才之后,緊接著又中了舉人,后來又高中進士,順利地進入翰林院。
曾國藩艱難的科舉經歷是極好的勵志素材,他愈挫愈勤奮、永不言棄的精神,給天資較差的孩子們樹立了一個榜樣。笨拙并不可怕,只要肯努力,其實越到后來就會走得越快。理由是:
1、笨拙的人沒有智力資本,因此比別人更虛心,更肯付出。
2、笨拙的人從小接受挫折多,總是失敗,因此“逆商”比較高,抗打擊能力強。
3、笨拙的人不懂得投機取巧,不走捷徑,遇到問題只知硬鉆過去,因此做事不留死角。
這也是曾國藩一生成功的秘訣。
曾國藩總結了十二條做人的規矩,很有參考價值:
1、整齊嚴肅,做事專心;
2、每天早起,絕不賴床;
3、每天靜坐一個小時,不要天天處于浮躁狀態,被事務牽著走;
4、讀書不二,不讀完這本書,絕不摸下一本;
5、每天讀史十頁;
6、謹言,時時警惕不亂說話,每句話都要慎重;
7、養氣;
8、保身,節制欲望;
9、每天記筆記;
10、每月寫幾首詩、幾篇文章;
11、每天練半小時的字;
12、夜不出門,天黑了就不要出門找朋友瞎玩。
此十二條,實用,挺接地氣。我認為我們現代人也適用,尤其在簡書寫作的小伙伴們,有這12條加持,日更絕不成問題。
曾國藩的十個金句,更可成為我們的座右銘:
1、每逢大事有靜氣;
2、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后種種,譬如今日生。
3、不為圣賢,則為禽獸。只問耕耘 ,不問收獲。
4、輕用其芒,動即有傷,是為兇器;深藏若拙,臨機取決,是為利器。
5、揚善于公庭,規過于私室;
6、打脫牙和血吞;
7、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
8、歷來有文壇上之泰山北斗,官場上卻毫無建樹,甚至一敗涂地者,蓋因不識此中差別耳!
9、亂極時站得住,才是有用之學。
10、世界上的人,其實就是棋盤上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