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專注橙長計劃#那些年,我們在職場掉過的坑(三)

團隊是為了1+1>2

身在職場,辦公室的茶水間、咖啡廳的某個角落,又或者領導走開的那會兒,總會看到這么一番情景:三五同事一起吐槽領導決策不行、某同事性格不好合作不快···

這種怪領導、怪隊友的行為在辦公室里是非常常見的,也是在職場里最常見的坑。最重要的是,坑的除了你自己,還有你的團隊。

領導的世界你不懂

由于做了生涯規劃咨詢師,所以時不時的被人拉去當做知心大哥。前不久前被小A找到,聽她一通傾述。小A說她又個奇葩的領導,明明已經完成了一個上千項的EXCEL數據,結果領導認為她里面相同的項目別做好數據同步鏈接,打回讓她重做。小A覺得,她給出的成果已經足以滿足工作要求了,因為她確保了數據的準確性,即使后續的工作即使需要修改數據,也不需要由他們去負責。而且這次的工作內容是第一次接觸,領導一開始也沒說明需要進行鏈接。

對于工作被否決、打回返工、加班趕制,小A忍不住將滿肚子委屈,全部傾倒出來,聽得我一愣一愣的。

我要如何在平復她的情緒的同事,將她引導另外一個方向呢?當下她傾述無非是需要找到一個肯定她的人。而顯然我不是。

怪領導其實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因為你只需要張開雙唇,將你滿腔的情緒不經過思考就發送出來。可是,領導為什么要這么做呢?作為一個將成果與其他部門、單位相鏈接的人,是否她對于工作的要求比你想象的要高?是否是她的領導、她需要去接觸的人,要求她所提供的成果需要有這么高的一個要求呢?是否是她已經習慣了,工作就得有這個高度,才導致了跟你交代任務的時候,都忽略跟你說這事?

可能我們會說:“這些事,我又不是她,我怎么會知道呢?”確實,我們或許根本不可能完全懂領導的想法,但是我們可以懂自己,可以弄明白自己為什么會這么做。

為了避免與情緒正濃的小A正面對沖,我嘗試著讓她先放開她的攻擊對象。

我問:如果你的領導,依然提出你工作上的問題,但是沒有讓你返工,你會有現在這般情緒嗎?

小A:恩···可能不會,就這么過去了。

我又問:那如果你的領導肯定了你的工作,但是還是讓你返工重做,你會有現在這般情緒嗎?

小A:還是會,但是可能沒有現在這么強烈。

我最后問:那你覺得,你的情緒是來源于你領導的意見,還是來源于你所作出的結果是否被肯定呢?

小A:······

那句話叫什么來著?“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合作還是互坑

隊友的坑是補還是繼續挖?

辦公室的關系總是非常微妙的。J和C是同事,來公司的年限相仿,但是做事方式不同,J喜歡事無巨細,把能準備好的先準備好,哪怕有時候一些準備到最后是白做工。C則是遇事拆事,更多時候都是處于臨場應變。兩人看著各有長處,看似互補,但是實際上是各自都受不了對方的做事方式。

一次,J和C同時負責一個項目,但是內容不同。在一次開會之后,J當著整個辦公室,讓C下次帶好筆記,做好問題記錄。C則表示,這種會議都已經駕輕就熟,沒什么好記錄的。當J想繼續講的時候,C已經不耐煩的開門離去。這讓J覺得很郁悶——我說得在理還顯得我招人嫌了!

可能在這種需要合作,但是隊友又不配合的情況下,我們會覺得隊友是個坑。但是即便對手是坑,那你是想要一個什么樣的結果呢?是讓工作能夠順利完成?還是繼續挖坑,讓你的隊友陷得越深,讓你和你們的項目也跟著賠進去?

或許在某種層面上,C的自信讓他給項目挖了一個不知深淺的坑。但是C在整個辦公室說這事,無疑是給這個坑擴大了半徑,讓C有點出不來。隨后兩人的舉止都是在不斷的讓這個坑的直徑變大,讓兩個的關系發展到水火不容的時候,我想這個項目和這個辦公室,就都需要在這個坑里滾一滾了。

J的行為可能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拿著自己的優點跟對方做比較,這真不是補坑。要不坑我們可以做很多事情,從笨的方法——幫他把這一部分記錄補上。或者私底下婉轉表達,陳其厲害。又或者,假意問他,會議上的一些問題,說自己沒記住。可能有人會說:何必這么大費周章呢?因為我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把坑填上。同事之間沒有上下之分,誰也指使不了誰,但是合作卻需要一起配合。那個能讓團隊配合好的人,自然就是團隊的領導者。

關注別人,還是關注自己?

以上兩個案例,在現實中的職場可謂屢見不鮮。它們經常換個內容,就出現在某個人身邊。然后我們總會手插腰桿大力抨擊:XXX是個傻B。

怪別人很容易,我們只要隨便找個攻擊對象,特別是那個否定你的人。但是不知道我們可曾發現,在這些情景出現之后,我們的注意力、眼光都落在了別人身上,如果他們都能夠把他們的不足補上來,其實收益的是他們。那我們自己獲得了什么呢?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我們自己在幫別人補坑的同時,其實也是一個自我成長的過程。當我們成長到,這個團隊沒我們不行,那這個團隊的領導者是不是慢慢的就往我們這邊傾斜了呢?關注自己,讓自己成長,要比關注別人指責別人難,但是受益得卻要多得多。

退一萬步講,假設我們的領導、同事真的是個二逼,而我們卻還留在他的團隊里,還在為他們的二逼而生氣,那究竟是我們更二逼一點,還是我們更二逼一點呢?

職場有坑,我們努力填坑就是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