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以為人是很難改變的。
性格。習慣。喜好等等……
自打記憶開始,我就不愛吃肉。除了雞和魚,其他肉類很難下咽。因為這個,從小也被親友們笑話“齋麻(客家話,即尼姑的意思),難道你長大后要出家為尼?”朦朧中,似乎還挺向往。可是,沒有,我依然在紅塵中浮浮沉沉,似乎還沒看破紅塵,走進所謂的宿命。即使被人用不一樣的眼光看待,我仍是不能改變這一點。
我曾經對榴蓮避之三尺還嫌少,真的很難聞,真的想不到這個世界上怎么會有這么怪味道的東西,而他們卻吃得津津有味。姐姐每次一打開冰箱,流出那股怪味道,我就受不了,讓她趕緊關上或自動離開。
他們一次次地誘惑我,勸導我,如何的滋補,如何的好吃,每次吃都積極地讓我嘗試。我無動于衷,也不走近半步。后來,她們也就漸漸放棄,只笑話我沒有口福。我也無所謂。并不覺得有什么缺失。
是什么時候開始吃第一口呢?好像是朋友做的榴蓮班戟,我對班戟情有獨鐘,尤其喜歡芒果班戟。那一次,姐姐和弟媳愛吃榴蓮班戟,沒訂到芒果班戟的我受不住班戟的誘惑,只得嘗試榴蓮班戟,雖然只能是一兩口,卻也是第一次親近榴蓮,發現沒有那么抗拒。后來,一點點加多,最后發展到直接吃榴蓮,盡管也是一點點吃起,到現在,已經完全沒有界線了。時間久了,還會有想吃的沖動,從來沒有過。
前幾天,忍不住去買了一整個榴蓮,和家人一起品嘗,越吃越美味。我終于能夠體會之前愛吃榴蓮的朋友對她的戀戀不舍和贊不絕口。真的是香、甜、妙!
三十幾年不曾喜愛,接受它愛上它卻不過一個月的時間。以前很多人跟我說過“我以前也不吃的,聞著就難受。但是我現在一樣喜歡得不得了。真的,你試試就知道了?!边@是真的,
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體驗了這個改變,一旦愛上就像上了癮的毒藥,我不知道這個東西為何有這么大的魔力,無從解釋。只是,改變后的我融入一家人當中一起去享受這個美味,這種感覺好極了。
變與不變,不再一橫一豎,不是則非?;蛟S人漸漸長大,成熟,最初的一些棱角會被時光打磨光滑。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些不易改變的東西一直存在,或顯而易見,或深藏于心。
我不能改變的還有與生俱來的怕生性格,怕和陌生人打交道,小時候怕陌生的大人,長大了怕陌生的領導。與之相處,如坐針氈,極其不自在?;蛟S,處世山野慣了,思想太過自由慣了,對于條條框框,規規矩矩的場面總是難捱得很。盡管,很多人說我這些年變了,性格外向了,沒有小時候那么怕生、內向了。其實不然,這些所謂的外在的變化不過是裝飾。隨著歲月的流逝,經歷的世事,我可以強迫自己微笑面對世人,面對一切。可我知道,除非真的遇見極其投緣的陌生人,一見如故,讓我發自內心地舒適自在。否則,我寧愿只見一次,就此別過。
江山易改,本性易移,本身說的也是舊的習性難以改變,但并不是不能改變。沒有什么不能改變的,只是你愿不愿意變而已。習慣,觀念或是喜好,即使是對一個人的恨或愛,都一樣。變或不變,在于你的心而不在于你的力;變或不變,都與你的念想、環境、遭遇息息相關,無所謂悲或喜,不過是一生的經歷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