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跨越羞恥感開始了日更,我智慧的潛意識通過夢境讓我意識到:其實是羞恥感阻礙了我付之行動加入日更活動,而不是我表意識編造的那些零零種種的理由,它們只是我逃避羞恥感的種種防御而已,那為什么我的頭腦要大費周章變出這么多花樣來逃避羞恥感呢?直面自己的羞恥感為何如此痛苦呢?我決定對羞恥感做一些主題閱讀來了解它。先從羞恥感的由來開始吧。
想必做父母的都會對下面的場景會心一笑:寶寶洗完澡,不愿穿衣服,光著屁股,赤裸著身子,滿屋子開心亂跑,毫無羞恥感。那嬰兒就更不用說了,連自己的粑粑尿尿都覺得是自己絕妙的創(chuàng)造物,非常滿心歡喜地把玩。那羞恥感這東西是怎么沾染上我們幼小無瑕、透明小心靈的呢?
心理學家布戈爾借用溫尼克特的理論,認為羞恥感與養(yǎng)育者如何回應嬰兒的身體情感需求有關。如果養(yǎng)育者能在大多數(shù)時候滿足嬰兒的期待,嬰兒就會感覺舒適美好,讓嬰兒擁有有安全感,感覺到自己的內(nèi)在是美的,這種體驗構成了一個人自尊的核心內(nèi)容。反過來,如果養(yǎng)育者大多數(shù)時候不能很好地回應嬰兒的需求,嬰兒會沒有安全感,會覺得自己的成長是有問題的,會感受到一種內(nèi)在的缺陷與丑陋。這種內(nèi)在的缺陷的核心,布戈爾稱之為基本羞恥感,它通常是潛意識的,是一個人對自己最深的感受。不同于我們有時違反社會準則而感到的羞恥。所以光屁股亂跑是社會化的議題,我認為不屬于基本羞恥感,不會傷害到孩子自尊的核心。而寶寶餓了沒有吃,餓肚子,拉了粑粑不舒服哭鬧沒人管,甚至遭訓斥、懲罰,這個會給孩子帶來核心缺陷感。
讀完這些,我想,我出生在缺吃少穿的年代,下放到農(nóng)村的父母,為填飽肚子整日勞作,還要不斷接受階級批評再教育,我的嬰兒期感受到的內(nèi)在美能有多大呢?不好說。只是在我的記憶里我7歲前的童年是很快樂的,極少不愉快的回憶。那也有可能是我7歲以后痛苦的記憶太多了的緣故,我美化了自己6歲前的記憶,這也有可能??傊鄣鬃颖?,這個事實我還是要認。那接下來就看,這潛意識里的羞恥感,它會怎樣在我的心理世界運作?我明天繼續(xù)閱讀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