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雅舍談吃》

因為這一年來經常被吐槽做飯難吃,自己很是汗顏,卻又不能不做,工作日下班早了一有時間,或者周末時候,都要自己動手做飯。我想既然無法逃避任務,那就應該想辦法讓自己做的飯越來越好吃才行。

查找菜譜相關書籍,就找到了這本書,想到自己那年在重慶無意間路過雅舍,并進去駐留了幾個小時,知道梁實秋老先生文學功底了得,自己對雅舍又有不錯的感情,就開始讀這本書了。

讀完此書,不由不感慨,大師就是大師,即使單單寫些日常菜就能寫出佳作來。此書可謂妙語連珠。閱畢此書,收獲頗豐。

讀書有諸多好處,可以增長見識,可以陶冶情操,可以精致生活。民國多大師,那個時代的人文畫風讓人心生向往。

讀了這本書,我才知道原來桂花樹書名叫木樨。

還有發現好多美麗的名字,如:故都玉華臺、北平信遠齋、北平月盛齋 、北平醬肘子鋪(即便宜坊)、北平東興樓、長沙天心閣、青島順興樓、上海沈大成、上海北萬馨、上海五芳齋、五柳居、致美齋、禎元館、正陽樓、厚德福飯莊。那個時代的取名,可真夠美的。

上學時是學習的黃金時期,卻身在福中不知福。工作后,自由學習時間就太難得了。讀書時間難得,讀閑書的時間更難得。現在真的好希望每天的時間都可以自由支配用來讀書、學習。

學習時間少了,每天時間嚴重不夠用,卻還要堅持經常做菜,做菜很費時間,只是如果你能夠樂在其中,也可以當做是修行了,而且一旦做得很不錯,還會有成就感。

事非經過不知難,做菜步驟很關鍵。步驟不對,做出的菜就是不好吃?,F摘錄梁老菜譜及菜科介紹如下,希望有天可以一一做遍下面所列佳肴:

熘黃菜

熘黃菜是用豬油做的,要把雞蛋黃制成糊狀,故曰熘。蛋黃糊里加荸薺丁,表面撒一些清醬肉或火腿屑,用調羹舀來吃,色香味俱佳。

蛋黃打過加水,還要再加芡粉(多加則稠,少加則?。?,入旺油鍋中翻攪之即成。凡事皆有一定的程序材料,不是暗中摸索所能輕易成功的。

韭菜簍

韭菜是蔬菜中最賤者之一,一年四季到處有之,有一股強烈濃濁的味道,所以惡之者謂之臭,喜之者謂之香。道家列入五葷一類,與蔥蒜同科。

菠菜

我們常吃的菠菜,非我土產,唐太宗時來自西域?!短茣?“太宗時尼波羅國獻波棱菜,類紅藍,火熟之,能益食味?!辈げ瞬坏煽冢腋昏F質。

小時候喜歡看的動漫,梁先生竟然也看過,

幾年電視曾上映的卡通片《大力水手》,隨身法寶便是一罐菠菜。吞下菠菜之后,他的細瘦的兩臂立即肌肉突起,力大無窮,所向披靡。

東興樓的“蝦子燒冬筍”,春華樓的“火腿煨冬筍”,都是名菜。

冬筍炒肉絲,加一點韭黃木耳,臨起鍋澆一勺紹興酒,認為那是無上妙品。

肉絲炒筍尖很有味,羼在素什錦或烤麩之類里面也好,甚至以筍尖燒豆腐也別有風味。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筍煮肉。

醬菜

保定府,三宗寶,鐵球、醬菜、春不老。

醬菜的花樣雖多,要以甜醬蘿卜為百吃不厭的正宗。這種蘿卜,細長質美,以制醬菜恰到好處。

這做法好好學學

山雞(即雉)最受歡迎,那彩色的長尾巴就很好看。取山雞胸肉切丁,加進醬黃瓜塊大火爆炒,臨起鍋時再投入大量的蔥塊,澆上麻油拌勻。炒出來雞肉白嫩,羼上醬黃瓜又咸又甜的滋味,是年菜中不可少的一味,要冷食。北地寒,炒一大鍋,經久不壞。

另一味是醬白菜炒冬筍。這是一道熱炒。北方的白菜又白又嫩。新從醬缸出來的醬白菜,切碎,炒冬筍片,別有風味,和雪里蕻炒筍、薺菜炒筍、冬菇炒筍迥乎不同。

茄子

“燒茄子”是北方很普通的家常菜。茄子不需削皮,切成一寸多長的塊塊,用力在無皮處劃出縱橫的刀痕,像劃腰花那樣,劃得越細越好,入油鍋炸。茄子吸油,所以鍋里油要多,但是炸到微黃甚至微焦,則油復流出不少。炸好的茄子撈出,然后炒里脊肉絲少許,把茄子投入翻炒,加醬油,急速取出盛盤,上面撒大量的蒜末。味極甜美,送飯最宜。

“熬茄子”是夏天常吃的,煮得相當爛,蘸醋蒜吃。不可用鐵鍋煮,因為容易變色。

茄子也可以涼拌,名為“涼水茄”。茄煮爛,搗碎,煮時加些黃豆,拌勻,澆上三合油,俟涼卻,加上一些芫荽即可食,最宜暑天食。放進冰箱冷卻更好。
如果切茄成片,每兩片夾進一些肉末之類,裹上一層面糊,入油鍋炸之,是為“茄子盒”,略似炸藕盒的風味。
吃炸醬面,茄子也能派上用場。拌面的時候如果放醬太多,則過咸,太少則無味。切茄子成丁,如骰子般大,入油鍋略炸,然后羼入醬中,是為“茄子炸醬”,別有一番滋味。

很喜歡吃“燒茄子”,可惜自己做了幾次,沒成功。這個菜步驟有點繁瑣,需要先在油鍋里面炸一下,費油哦...

蘿卜湯的啟示

做文章的道理,欲求文字擲地作金石聲,言之有物,一如做蘿卜湯,少說廢話,這便是秘訣,和湯里少加蘿卜少加水是一個道理:

宴罷,我回到上清寺朋友家。他問我方才席上所宣布的排骨蘿卜湯秘訣是否可信,我說:“不妨一試。多放排骨,少加蘿卜,少加水?!?當然,排骨也有成色可分,需要揀上好的,切蘿卜的刀法也有講究,大小厚薄要適度,火候不能忽略,要慢火久煨。試驗結果,大成功。楊太太的拿手菜,不再是獨門絕活。
從這一樁小事,我聯想到做文章的道理。文字而擲地作金石聲,固非易事,但是要做到言之有物,不令人覺得淡而無味,卻是不難辦到的。少說廢話,這便是秘訣,和湯里少加蘿卜少加水是一個道理。

蘋果

西方人傳說夏娃吃了禁果而犯了世世代代的滔天大罪,亞當吞了蘋果而卡在喉嚨里變成為喉結,因而產生反感

《本草綱目》:“柰與林檎,一類二種,實似林檎而大,一名頻婆?!鳖l婆即蘋果,是梵語,據西方辭典所載蘋果最早見于高加索一帶,后來才繁衍至其他各處,傳至中國好像是很晚近的事。

酸梅湯與糖葫蘆

徐凌霄《舊都百話》關于酸梅湯有這樣的記載:
暑天之冰,以冰梅湯為最流行,大街小巷,干鮮果鋪的門口,都可以看見“冰鎮梅湯”四字的木檐橫額。有的黃底黑字,甚為工致,迎風招展,好似酒家的簾子一樣,使過往的熱人,望梅止渴,富于吸引力。昔年京朝大老,貴客雅流,有閑工夫,常常要到琉璃廠逛逛書鋪,品品古董,考考版本,消磨長晝。天熱口干,輒以信遠齋梅湯為解渴之需。

北平信遠齋糖葫蘆

信遠齋也賣蜜餞、冰糖子兒、糖葫蘆。以糖葫蘆為最出色。北平糖葫蘆分三種。一種用麥芽糖,北平話是糖稀,可以做大串山里紅的糖葫蘆,可以長達五尺多,這種大糖葫蘆,新年廠甸賣的最多。麥芽糖裹水杏兒(沒長大的綠杏),很好吃,做糖葫蘆就不見佳,尤其是山里紅常是爛的或是帶蟲子屎。另一種用白糖和了粘上去,冷了之后白汪汪的一層霜,另有風味。正宗是冰糖葫蘆,薄薄一層糖,透明雪亮。材料種類甚多,諸如海棠、山藥、山藥豆、杏干、葡萄、橘子、荸薺、核桃,但是以山里紅為正宗。山里紅,即山楂,北地盛產,味酸,裹糖則極可口。一般的糖葫蘆皆用半尺來長的竹簽,街頭小販所售,多染塵沙,而且品質粗劣。東安市場所售較為高級。但仍以信遠齋所制為最精,不用竹簽,每一顆山里紅或海棠均單個獨立,所用之果皆碩大無疵,而且干凈,放在墊了油紙的紙盒中由客攜去。

核桃腰

厚德福的核桃腰,不是核桃與腰合一爐而治之;這個名稱只是說明這個腰子的做法與眾不同,吃起來有核桃滋味或有吃核桃的感覺。腰子切成長方形的小塊,要相當厚,表面上縱橫劃紋,下油鍋炸,火候必須適當,油要熱而不沸,炸到變黃,取出蘸花椒鹽吃,不軟不硬,咀嚼中有異感,此之謂核桃腰。

核桃酪

棗樹在黃河兩岸無處不有,而以河南靈寶所產為最佳,棗大而甜。

栗子

民國時候那么多大師,現在為什么就沒有呢,難道真的是亂世才能造英雄??

杭州西湖煙霞嶺下翁家山的桂花是出名的,尤其是滿家弄,不但桂花特別的香,而且桂花盛時栗子正熟,桂花煮栗子成了路邊小店的無上佳品。徐志摩告訴我,每值秋后必去訪桂,吃一碗煮栗子,認為是一大享受。有一年他去了,桂花被雨摧殘凈盡,他感而寫了一首詩《這年頭活著不易》

              《這年頭活著不易》徐志摩
昨天我冒著大雨到煙霞嶺下訪桂;
南高峰在煙霞中不見,
在一家松茅鋪的屋檐前
我停步,問一個村姑今年
翁家山的桂花有沒有去年開得媚,

那村姑先對著我身上細細的端詳:
活象只羽毛浸癟了的鳥,
我心想,她定覺得蹊蹺,
在這大雨天單身走遠道,
倒來沒來頭的問桂花今年香不香。

"客人,你運氣不好,來得太遲又太早;
這里就是有名的滿家弄,
往年這時候到處香得兇,
這幾天連綿的雨,外加風,
弄得這稀糟,今年的早桂就算完了。"

果然這桂子林也不能給我點子歡喜:
枝頭只見焦萎的細蕊,
看著凄慘,唉,無妄的災!
為什么這到處是憔悴?
這年頭活著不易!這年頭活著不易!

蓮子

蓮子就是蓮實,又稱蓮的或蓮菂?!豆艠犯ぷ右瓜母琛?“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蓮子?!?/p>

什剎海。荷塘十里,游人如織。傍晚輒飯于會賢堂。入座后必先進大冰碗,冰塊上敷以鮮藕、菱角、桃仁、杏仁、蓮子之屬。飯后還要擎著幾枝荷花蓮蓬回家。

每日含食十枚,有生津健胃之效。

有機會做做看

蓮子羹,稀湯寡水一大碗,碗底可以撈上幾顆蓮子,有時候還夾雜著一些白木耳,三兩顆紅櫻桃。

蓮子羹,稀湯寡水一大碗,碗底可以撈上幾顆蓮子,有時候還夾雜著一些白木耳,三兩顆紅櫻桃。

大家公認湖南的蓮子最好,號稱湘蓮。

炸活魚

日本人愛吃生魚,我覺得吃在嘴里,軟趴趴的,黏糊糊的,爛糟糟的,不是滋味。我們有時也吃生魚。西湖樓外樓就有“魚生”一道菜,取活魚,切薄片,平鋪在盤子上,澆上少許醬油、麻油、料酒,嗜之者覺得其味無窮。

荀子主性惡,有他一面的道理。他說:“縱性情,安恣睢,而違禮義者為小人。” 炸活魚者,小人哉!

醋熘魚

五柳居,這名字不錯

小泊湖邊五柳居,當筵舉網得鮮魚。
味酸最愛銀刀鲙,河鯉河魴總不如。

再去西湖樓外樓,一定要點菜醋溜魚。

在樓外樓嘗到的醋熘魚,仍驚嘆其鮮美,嗣后每過西湖輒登樓一膏饞吻。樓在湖邊,憑窗可見巨簍系小舟,蔞中蓄魚待烹,固不必舉網得魚。普通選用青魚,即草魚,魚長不過尺,重不逾半斤,宰割收拾過后沃以沸湯,熟即起鍋,勾芡調汁,澆在魚上,即可上桌。

醋熘魚當然是汁里加醋,但不宜加多,可以加少許醬油,亦不能多加。汁不要多,也不要濃,更不要油,要清清淡淡,微微透明。上面可以略撒姜末,不可加蔥絲,更絕對不可加糖。如此方能保持現殺活魚之原味。

兩做魚

清蒸鰣魚,干燒鯽魚

《詩經·陳風》:“豈其食魚,必河之魴?”“豈其食魚,必河之鯉?”“河”就是黃河。魴味腴美,《本草綱目》說“魴魚處處有之”。漢沔固盛產,黃河里也有。鯉魚就更不必說。跳龍門的就是鯉魚。馮諼齊人,彈鋏嘆食無魚,孟嘗君就給他魚吃,大概就是黃河鯉了。

清代置河道總督管理其事,動員人眾,斥付巨資,成為大家艷羨的肥缺。從事河工者乃窮極奢侈,飲食一道自然精益求精。于是豫菜乃能于餐館業中獨樹一幟。全國各地皆有漁產,松花江的白魚、津沽的銀魚、近海的石首魚、松江之鱸、長江之鰣、江淮之鲴、遠洋之鯧……無不佳美,難分軒輊。黃河鯉也不過是其中之一。

豫菜以開封為中心,洛陽亦差堪頡頏。開封的菜,以后得多選名菜嘗嘗。

豫菜以開封為中心,洛陽亦差堪頡頏。到豫菜館吃飯,柜上先敬上一碗開口湯,湯清而味美。點菜則少不得黃河鯉。一尺多長的活魚,歡蹦亂跳,伙計當著客人面前把魚猛擲觸地,活活摔死。魚的做法很多,我最欣賞清炸醬汁兩做,一魚兩吃,十分經濟。

有時候做一道菜,要轉變油的溫度。炸魚要用豬油,炸出來色澤好,用菜油則易焦。魚剖為兩面,取其一面,在表面上斜著縱橫細切而不切斷。入熱油炸之,不需裹面糊,可裹芡粉,炸到微黃,魚肉一塊塊的裂開,看樣子就引人入勝。撒上花椒鹽上桌。

瓦塊魚

嚴辰《憶京都詞》有一首是這樣的:
憶京都·陸居羅水族
鯉魚碩大鯽魚多,當客擊鮮隨所欲。
此間俗手昧烹鮮,令人空自羨臨淵。

厚德福的瓦塊魚便是一絕。一塊塊炸黃了的魚,微微彎卷作瓦片形,故以為名。上面澆著一層黏稠而透明的糖醋汁,微撒姜末,看那形色就令人饞涎欲滴。

瓦塊魚做法

首先選材要精,活的鯉魚、鰱魚都可以用,取其肉厚。但是只能用其中段最精的一部分。刀法也有考究,魚片厚薄適度,去皮,而且盡可能避免把魚刺切得過分碎斷。裹蛋白芡粉,不可裹面糊。溫油,炸黃。做糖醋汁,用上好藕粉,比芡粉好看,顯著透明,要用冰糖,趁熱加上一勺熱油,取其光亮,澆在炸好的魚片上,最后撒上姜末,就可以上桌了。

大凡烹飪之術,各地不盡相同,即以一地而論,某一餐館專擅某一菜數,亦不容他家效顰。瓦塊魚是河南館的拿手,而以厚德福為最著;醋熘魚(即五柳魚)是南宋宋五嫂五柳居的名菜,流風遺韻一直保存在杭州西湖。

黃魚

黃魚,或黃花魚,正式名稱是石首魚,因為頭里有兩塊骨頭其硬如石。我國近海皆有產,金門、澎湖一帶的尤其肥大,幾乎四季不絕?!侗静菥V目·集解·志》曰:“石首魚,出水能鳴,夜視有光,頭中有石,如棋子。一種野鴨頭中有石,云是此魚所化?!?這是胡扯。黃魚怎會變野鴨。

魚翅

魚翅就是鯊(鮫)的鰭,脊鰭、胸鰭、腹鰭、尾鰭。外國人是棄置不用的廢物,看見我們視為席上之珍,傳為笑談。

“木樨魚翅”,所謂 “木樨” 即雞蛋之別名。撕魚翅為細絲,裹以雞蛋拌勻,入油鍋爆炒,炒得松松泡泡,放在盤內堆成高高的一個尖塔,每人盛一兩飯盤,像吃蛋炒飯一般而大嚼。

鮑魚

鮑魚是石決明的俗稱。亦稱為鰒魚。鰒實非魚,乃有介殼之軟體動物,常吸著于海水中的礁石之上,賴食藻類為生。殼之外緣有呼吸孔若干列成一排。我們此地所謂 “九孔” 就是鮑魚一類。

罐頭的鮑魚,以我所知有日本的和墨西哥的兩種,各有千秋。日本的鮑魚個子小些,顏色淡些,一罐可能有三五個還不止。質地較為細嫩。墨西哥的罐頭在美國暢銷,品質不齊,有人在標簽上可以看出貨色的高低,想來是有人粗制濫造冒用名牌。

有一年冬天我游沈陽,下榻友人家。我有凌晨即起的習慣,見其廚司老王伏枕呻吟不勝其苦,問其故,知是胃痛,我乃投以隨身攜帶的蘇打片,痛立止。老王感激涕零,無以為報,立刻翻身而起,給我煮了一大碗面做早點,倉促間找不到做面的澆頭,在主人柜櫥里摸索出一罐主人舍不得吃的鮑魚,不由分說打開罐頭把一整罐鮑魚切成細絲,連原汁一起倒進鍋里,煮出上尖兒的一大碗鮑魚面。這是我一生沒有過的豪舉,用兩片蘇打換來一罐鮑魚煮一碗面!主人起來,只聞得異香滿室,后來廉得其情,也只好徒呼負負。

生炒鱔魚絲

鱔為我國特產。正寫是鱓,鱔為俗字。一名曰?!渡胶=洝け鄙浇洝?“姑灌之山,湖灌之水出焉,其中多?!摈X魚各地皆有生產,腹作黃色,故曰黃鱔,淺水泥塘以至稻田,到處都有。

《顏氏家訓·歸心》:“江陵劉氏,以賣鱔羹為業,后生一子,頭是鱔,以下方為人耳?!鄙彸卮髱煛斗派摹纷ⅲ骸昂贾莺谑险?,有鄰家被盜,女送鱔魚十尾,為母問安,蓄甕中,忘之矣。一夕,夢黃衣尖帽者十人,長跪乞命,覺而疑之,卜諸術人,曰:‘當有生求放耳?!樗魇覂?,則甕有巨鱔在焉,數之正十,大驚,放之,時萬歷九年事也?!?信有因果之說,遂作放生之論。

佛跳墻

有老和尚忍耐不住想吃葷腥,暗中買了豬肉運入僧房,乘大眾入睡之后,納肉于釜中,取佛堂燃剩之蠟燭頭一罐,輪番點燃蠟燭頭于釜下燒之??窒銡馔庖纾嗣芊馄涓共煌笟?。一罐蠟燭頭于一夜之間燒光,細火久燜,而釜中之肉爛矣,而且酥軟味腴,迥異尋常。戲名之為“蠟頭燉肉”。

東坡有一篇《豬肉頌》:

凈洗鐺,少著水,
柴頭灶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
火候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錢如泥土。
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早晨起來打兩碗,
飽得自家君莫管

蟹是美味,人人喜愛,無間南北,不分雅俗。當然我說的是河蟹,不是海蟹。

蟹不一定要大閘的,秋高氣爽的時節,大陸上任何湖沼溪流,岸邊稻米高粱一熟,率多盛產螃蟹。在北平,在上海,小販擔著螃蟹滿街吆喚。

七尖八團,九雌十雄六月黃

七尖八團,七月里吃尖臍(雄),八月里吃團臍(雌),那是蟹正肥的季節

有蟹無酒,那是大殺風景的事?!稌x書·畢卓傳》:“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食蟹而不失原味的唯一方法是放在籠屜里整只蒸。

在正陽樓吃蟹,每客一尖一團足矣,然后補上一碟烤羊肉夾燒餅而食之,酒足飯飽。別忘了要一碗氽大甲,這碗湯妙趣無窮,高湯一碗煮沸,投下剝好了的蟹螯七八塊,立即起鍋注在碗內,撒上芫荽末、胡椒粉,和切碎了的回鍋老油條。除了這一味氽大甲,沒有任何別的羹湯可以壓得住這一餐飯的陣腳。以蒸蟹始,以大甲湯終,前后照應,猶如一篇起承轉合的文章。

螃蟹蘸姜醋,是標準的吃法。

熗青蛤

沈括《夢溪筆談》卷二十四:“如今之北方人喜用麻油煎物,不問何物,皆用油煎。慶歷中,群學士會于玉堂,使人置得生蛤蜊一簣,令饔人烹之,久且不至??陀犞?,使人檢視,則曰:‘煎之已焦黑而尚未爛?!?坐客莫不大笑?!?/p>

西人烹調方法,不外油炸、水煮、熱烤,就是缺了我們中國的“炒”。他們根本沒有炒菜鍋。

干貝

干貝應作乾貝,正式名稱是江珧柱,亦作江瑤柱。“瑤”亦作“鰩”。一般簡寫都作干貝了。

江瑤柱產在何處,我不知道。陸游《老學庵筆記》:“明州江瑤柱有二種,大者江瑤,小者沙瑤,可種,逾年則成江瑤矣?!泵髦菰诮裰憬?。

蘇東坡《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詩:“似聞江鰩斫玉柱,更喜河豚烹腹腴?!庇凶ⅲ骸坝鑷L謂,荔枝厚味高格兩絕,果中無比,唯江瑤柱、河豚魚近之耳。”看這位老饕“吃一看二眼觀三”,有荔枝吃,還想到江瑤柱與河豚魚!他所說的似是新鮮的江瑤柱,不是干貝。

西施舌

《閩小記》里所說西施舌,不知道是否指蚌肉而言,色白而腴,味脆且鮮,以雞湯煮得適宜,長圓的蚌肉,實在是色香味形俱佳的神品。

西施舌屬于貝類,似蟶而小,似蛤而長,并不是蚌。產淺海泥沙中,故一名沙蛤。其殼約長十五公分,作長橢圓形,水管特長而色白,常伸出殼外,其狀如舌,故名西施舌。

烤羊肉

邊烤邊飲邊吃邊說笑,快哉!

正陽樓的烤肉炙子,比烤肉宛烤肉季的要小得多,直徑不過二尺,放在四張八仙桌子上,都是擺在小院里,四圍是四把條凳。三五個一伙圍著一個桌子,抬起一條腿踩在條凳上,邊烤邊飲邊吃邊說笑,這是標準的吃烤肉的架勢。不像烤肉宛那樣的大炙子,十幾條大漢在熊熊烈火周圍,一面烤肉一面烤人。女客喜歡到正陽樓吃烤肉,地方比較文靜一些,不愿意露天自己烤,伙計們可以烤好送進房里來??救庥玫牟皇翘?,不是柴,是燒過除煙的松樹枝子,所以帶有特殊香氣??救獠恍瓒嗌僮髁?,有大蔥、芫荽、醬油就行。
正陽樓的燒餅是一絕,薄薄的兩層皮,一面粘芝麻,打開來會冒一股滾燙的熱氣,中間可以塞進一大箸子烤肉,咬上去,軟。普通的芝麻醬燒餅不對勁,中間有芯子,太厚實,夾不了多少肉。

做菜無蔥不歡

我的炙子運來之后,大宴賓客,命兒輩到寓所后山拾松塔盈筐,敷在炭上,松香濃郁??救庾粢詾H縣特產大蔥,真如錦上添花,蔥白粗如甘蔗,斜切成片,細嫩而甜。吃得皆大歡喜。

燒羊肉

燒羊肉和醬羊肉

燒羊肉和醬羊肉不同,味道不同,制法不同,吃法不同。醬羊肉是大塊羊肉燉得爛透,切片,冷食。燒羊肉完全不一樣。燒羊肉只有羊肉床子賣。所謂羊肉床子,就是屠宰售賣羊肉的店鋪,到了夏季附帶著于午后賣燒羊肉。店鋪全是回教人的生意,內外清潔,刷洗得一塵不染。大塊五花羊肉入鍋煮熟,撈出來,俟稍干,入油鍋炸,炸到外表焦黃,再入大鍋加料加醬油燜煮,煮到呈焦黑色,取出切條。這樣的羊肉,外焦里嫩,走油不膩。

新蒜不比舊蒜,特別嫩脆。也正是黃瓜的旺季,切成條。大蒜、黃瓜佐燒羊肉面,美不可言。

臘肉

湖南的臘肉最出名,可是到了湖南卻不能求之于店肆,真正上好的湖南臘肉要到人家里才能嘗到。因為臘肉本是我們農村社會中的家庭產品,可以長久存儲,既以自奉,兼可待客,所謂“歲時伏臘”成了很普通的習俗。

抗戰初期,道出長沙。好句子。

抗戰初期,道出長沙,乘便去湘潭訪問一位朋友。乘小輪溯江而上,雖然已是初夏,仍感覺到 “春水綠波、春草綠色” 的景致宜人。

臘味之制作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煙熏。微溫的煙熏火燎,日久便把肉類熏得焦黑,但是煙熏的特殊味道都熏進去了。煙從煙囪散去,廚內空氣清潔。

??

臘肉刷洗干凈之后,整塊地蒸。蒸過再切薄片,再炒一次最好,加青蒜炒,青蒜綠葉可以用但不宜太多,宜以白的蒜莖為主。加幾條紅辣椒也很好。在不得青蒜的時候始可以大蔥代替。

酒可以喝,但一定要喝好酒。溫州酒汗,五糧液,茅臺,??

那一晚在湘潭朋友家中吃臘肉,賓主盡歡,喝干了一瓶“溫州酒汗”,那是比汾酒稍淡近似貴州茅臺的白酒。此后在各處的餐館吃炒臘肉,都不能和這一次的相比。而臘魚之美乃在臘肉之上。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火腿

火腿的歷史且不去談它。也許是宋朝大破金兵的宗澤于無意中所發明。宗澤是義烏人,在金華之東。所以直到如今,凡火腿必曰金華火腿。東陽縣亦在金華附近,《東陽縣志》云:“熏蹄,俗謂火腿,其實煙熏,非火也。腌曬熏將如法者,果勝常品,以所腌之鹽必臺鹽,所熏之煙必松煙,氣香烈而善入,制之及時如法,故久而彌旨?!?/p>

佐酒下飯無上妙品

我在上海時,每經大馬路,輒至天福市得熟火腿四角錢,店員以利刃切成薄片,瘦肉鮮明似火,肥肉依稀透明,佐酒下飯為無上妙品。至今思之猶有余香。

云腿通常均較金華火腿為壯觀,脂多肉厚,雖香味稍遜,但是做叉燒火腿則特別出色。留春塢的叉燒火腿,大厚片烤熟夾面包,豐腴適口,較湖南館子的蜜汁火腿似乎猶勝一籌。

白肉

砂鍋居是俗名,正式的名稱是“居順和”,坐落在西四牌樓北邊缸瓦市路東,緊靠著定王府的圍墻。砂鍋居的名字無人不知,本名很少人知道。據說所以有此名稱是由于大門口設了一個灶,上面有一個大砂鍋,直徑四尺多,高約三尺,可以煮一整只豬。這砂鍋有百余年的歷史,傳說從來沒有換過湯!我想這是不可能的事,那樣大的砂鍋如何打制,如何能經久不裂,一鍋湯如何能長久不換?這一定是好事者謅出來的故事。這館子專賣豬肉和豬身上的一切,可以做出一百二十八道菜色不同的豬全席。

北平人家里吃白肉也有季節,通常是在三伏天。豬肉煮一大鍋,瘦多肥少,切成一盤盤的端上桌來。煮肉的時候如果先用繩子把大塊的肉五花大綁,緊緊捆起來,煮熟之后冷卻,解開繩子用利刃切片,可以切出很薄很薄的大片,肥瘦凝固而不散。肉不宜煮得過火,用筷子戳刺即可測知其熟的程度。火候要靠經驗,刀法要看功夫。要橫絲切,順絲就不對了。白肉沒有咸味,要蘸醬油,要多加蒜末。川菜館于蒜、醬油之外,另備辣椒醬。

白肉下酒宜用高粱。吃飯時另備一盤酸菜,一盤白肉碎末,一盤腌韭菜末,一盤芫荽末,拌在飯里,澆上白肉湯,撒上一點胡椒粉,這是標準吃法。

炸丸子

要炸得外焦里嫩有一個訣竅。先用溫油炸到八分熟,撈起丸子,使稍冷卻,在快要食用的時候投入沸油中再炸一遍。這樣便可使外面焦而里面不至變老。

燒鴨

北平苦旱,不是產鴨盛地,唯近在咫尺之通州得運河之便,渠塘交錯,特宜蓄鴨。佳種皆純白,野鴨、花鴨則非上選。鴨自通州運到北平,仍需施以填肥手續。以高粱及其他飼料揉搓成圓條狀,較一般香腸熱狗為粗,長約四寸許。北平的鴨子師傅抓過一只鴨來,夾在兩條腿間,使不得動,用手掰開鴨嘴。以粗長的一根根的食料蘸著水硬行塞入。鴨子要叫都叫不出聲,只有眨巴眼的份兒。塞進口中之后,用手緊緊地往下捋鴨的脖子,硬把那一根根的東西擠送到鴨的胃里。填進幾根之后,眼看著再填就要撐破肚皮,這才松手,把鴨關進一間不見天日的小棚子里。幾十百只鴨關在一起,像沙丁魚,絕無活動余地,只是盡量給予水喝。這樣關了若干天,天天扯出來填,非肥不可,故名填鴨。

鴨一定要肥,肥才嫩。

烤得焦黃嘣脆。

拌鴨掌

有人愛吃雞跖,跖就是雞足踵?!秴问洗呵铩?“齊王之食雞也,必食其跖,數千而后足?!逼鋵嶋u爪一層皮,有什么好吃,但是有人喜歡。廣東館子美其名曰鳳爪,煮湯算是美味。冬菇鳳爪煨湯,喝完撈起雞爪吮,吐出一堆碎骨。

糟蒸鴨肝

東興樓,悅賓樓,致美齋,稻香村,名字真好

北平東興樓或致美齋的糟鴨片,切成大薄片,有肥有瘦有皮有肉,是下酒的好菜?!度辶滞馐贰返谑幕兀厚R二先生看見酒店柜臺上盛著糟鴨,“沒有錢買了吃,喉嚨里咽唾沫”。所說的糟鴨是剛出鍋的滾熱的,和我所說的冷盤糟鴨片風味不同。下酒還是冷的好。稻香村的糟鴨蛋也很可口,都是靠了那一股糟味。

鍋燒雞

北平的飯館幾乎全屬煙臺幫,濟南幫興起在后。煙臺幫中致美齋的歷史相當老。清末魏元曠《都門瑣記》談到致美齋:“致美齋以四做魚名,蓋一魚而四做之,子名‘萬魚’,與頭尾皆紅燒,醬炙中段,余或炸炒,或醋熘、糟熘?!?/p>

京都便宜坊桶子雞,色白味嫩,嚼之可無渣滓。

南京的油雞是有名的,廣東的白切雞也很好,其細嫩并不在北平的之下。

芙蓉雞片

北平東興樓

在北平,芙蓉雞片是東興樓的拿手菜。先說說東興樓。東興樓在東華門大街路北,名為樓其實是平房,三進又兩個跨院,房子不算大,可是間架特高,簡直不成比例,據說其間還有個故事。當初興建的時候,一切木料都已購妥,原是預備建筑樓房的。經人指點,靠近皇城根兒蓋樓房有窺視大內的嫌疑,罪不在小,于是利用已有的木材改造平房,間架特高了。據說東興樓的廚師來自御膳房,所以烹調頗有一手,這已不可考。其手藝屬于煙臺一派,格調很高。在北京山東館子里,東興樓無疑的當首屈一指。

一九二六年,北平小學老師月薪三十余元

一九二六年夏,時昭瀛自美國回來,要設筵邀請同學一敘,央我提調,我即建議席設東興樓。彼時燕翅席一桌不過十六元,小學教師月薪僅三十余元,昭瀛堅持要三十元一桌。我到東興樓吃飯,順便訂席。柜上聞言一驚,曰:“十六元足矣,何必多費?”我不聽。開筵之日,珍錯雜陳,豐美自不待言。最滿意者,其酒特佳。

現在的飯店,待客方式應該學學古人

對待客人,親切周到而有分寸。在這一方面東興樓規矩特嚴。我幼時侍先君飲于東興樓,因上菜稍慢,我用牙箸在盤碗的沿上輕輕敲了叮當兩響,先君急止我曰:“千萬不可敲盤碗作響,這是外鄉客粗魯的表現。你可以高聲喊人,但是敲盤碗表示你要掀桌子。在這里,若是被柜上聽到,就會立刻有人出面賠不是,而且那位當值的跑堂就要卷鋪蓋,真個地卷鋪蓋,有人把門簾高高掀起,讓你親見那個跑堂扛著鋪蓋卷兒從你門前急馳而過。不過這是表演性質,等一下他會從后門又轉回來的?!?跑堂待客要殷勤,客也要有相當的風度。

菜用大盤,粗劣庸俗

抗戰期間,東興樓被日寇盤踞為隊部。勝利后我返回故都,據聞東興樓移帥府園營業,訪問之后大失所望。蓋已名存實亡,無復當年手藝。菜用大盤,粗劣庸俗。

咖喱雞

咖喱粉乃是幾種香料調味品混制而成。此物最初盛行于印度南部及錫蘭一帶。咖喱是curry的譯音,字源是印度南部坦米爾語的kari,意為調味醬??о鄣某煞植灰?,有多至十種八種者,主要的是小茴香(cumin)、胡荽(coriander)和郁金根(turmeric),黃色是來自郁金根。各種配料的成分比例不一致,故各種品牌的咖喱粉之味色亦不一樣,有的很辣,有的很黃,有的很香。

印度人吃咖喱雞飯,和吃別的東西一樣,是用手抓的。初聞為之駭然。繼而一想,我們古時也不免用手抓飯?!抖Y記·曲禮》:“共飯不澤手?!弊ⅲ骸皾桑^挼莎也?!薄妒琛?“古之禮,飯不用箸,但用手,既與人共飯,手宜潔凈,不得臨食始挼莎手乃食,恐為人穢也?!币馑际钦f,飯前要把手洗干凈,不可臨時搓搓手就去抓飯。古已有箸而不用,要用手抓,不曉得其故安在。直到晚近,新疆的一些少數民族不是還吃抓飯、抓肉嗎?我還是不明白,咖喱雞飯如何能用手抓。

鐵鍋蛋

厚德福飯莊地方雖然逼仄,名氣不小,是當時唯一老牌的河南館子。本是煙館,所以一直保存那些短炕,附帶著賣些點心之類,后來實行煙禁,就改為飯館了。掌柜的陳蓮堂是開封人,很有一把手藝,能制道地的河南菜。時值袁世凱當國,河南人士彈冠相慶之下,厚德福的聲譽因之鵲起。嗣后生意日盛,但是風水關系,老址絕不遷移,而且不換裝修,一副古老簡陋的樣子數十年不變。為了擴充營業,先后在北平的城南游藝園、沈陽、長春、黑龍江、西安、青島、上海、香港、重慶、北碚等處開設分號。陳掌柜手下高徒,一個個的派赴各地分號掌勺。這是厚德福的簡史。

“烙餅卷攤雞蛋”是北方鄉下人的美食。蒸蛋羹花樣繁多,可以在表面上敷一層干貝絲、蝦仁、蛤蜊肉……至不濟撒上一把肉松也成

由熊掌說起

所謂八珍,歷來的說法不盡相同,《禮記》內則提到的“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搗珍、漬珍、熬珍、肝”,描述制作之法,其原料不外“牛、羊、麋、鹿、麇、豕、狗、狼”,近代的說法好像是包括“龍肝、鳳髓、豹胎、鯉尾、鸮炙、猩唇、熊掌、酥酪蟬”。其中一部分好像近于神奇,一部分聽起來就怪嚇人的。所謂珍,全是動物性的。我常想,上天雖然待人不薄,口腹之欲究竟有個限度,天下之口有同嗜,真正的美食不過是一般色、香、味的享受,不必邪魔外道地去搜求珍異。偶閱明人徐樹丕《識小錄》,有《居服食三等語》一則:
湯東谷語人曰:“學者須居中等屋,服下等農,食上等食。何者?茅茨土階,非今所宜。瓦屋八九間,僅藏圖書足矣。故曰中等屋。衣不必綾羅錦繡也,夏葛冬布,適寒暑足矣。故曰下等衣。至于飲食,則當遠求名勝之物,山珍海錯,名茶法酒,色色俱備,庶不為凡流俗士,故曰上等食也。”中等屋、下等衣,吾無閑言。唯所謂上等食,乃指山珍海錯而言,則所見甚陋。以言美食,則雞鴨魚肉自是正味,青菜豆腐亦有其香,何必龍肝鳳髓方得快意?茍烹調得法,日常食物均可令人滿足。以言營養,則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菜蔬瓜果,勻配平衡,飲食之道能事盡矣。我當以為吃在中國,非西方所能望其項背,尋思恐未必然,傳統八珍之說徒見其荒誕不經耳。

面條

拉面也不知誰發明的,第一個做拉面的人絕對好樣兒的

我小時候在北平,家里常吃面,一頓飯一頓面是常事,面又常常是面條。一家十幾口,面條由一位廚子供應,他的本事不小。在夏天,他總是打赤膊,拿大塊和好了的面團,揉成一長條,提起來擰成麻花形,滴溜溜地轉,然后執其兩端,上上下下地抖,越抖越長,兩臂伸展到無可再伸,就把長長的面條折成雙股,雙股再拉,拉成四股,四股變成八股,一直拉下去,拉到粗細適度為止。在拉的過程中不時地在撒了干面粉的案子上重重地摔,使粘上干面,免得粘了起來。這樣地拉一把面,可供十碗八碗。一把面抻好投在沸滾的鍋里,馬上抻第二把面,如是抻上兩三把,差不多就夠吃的了,可是廚子累得一頭大汗。我常站在廚房門口,參觀廚子表演抻面,越夸獎他,他越抖神,眉飛色舞,如表演體操。面和得不軟不硬,像牛筋似的,兩胳膊若沒有一把子力氣,怎行?

要吃過水面,把煮熟的面條在冷水或溫水里涮一下;要吃鍋里挑,就不過水,稍微黏一點,各有風味。

我可是去過雅舍的人

我在北碚的時候,有一陣子詩人尹石公做過雅舍的房客,石老是揚州人,也頗喜歡吃面,有一天他對我說:“李笠翁《閑情偶寄》有一段話提到湯面深獲我心,他說味在湯里而面索然寡味,應該是湯在面里然后面才有味。我照此原則試驗已得初步成功,明日再試敬請品嘗。”第二天他果然市得小小蹄髈,細火燜爛,用那半鍋稠湯下面,把湯耗干為度,蹄髈的精華乃全在面里。

窩頭

玉米面雖非高蛋白食物,但是纖維素甚為豐富,而且其胚芽玉米糝的營養價值極高,富有維生素B多種,比白米白面不知高出多少。難怪北方的勞苦大眾幾乎個個長得比較高大粗壯。吃粗糧反倒得福了。杜甫詩:“百年粗糲腐儒餐”,現在粗糲已不再僅是腐儒餐了,饜膏粱者也要吃糙糧。

兒時的回憶,想念兒時媽媽做的榆錢饃。好多年榆錢成熟時節不在家,很難再吃到了。

榆錢糕,后院現成的一棵大榆樹,新生出一簇簇的榆錢,取下洗凈和玉米面拌在一起蒸,蒸熟之后人各一碗,澆上一大勺醬油、麻油湯子拌蔥花,別有風味

我們要感謝上蒼賜給窮人像玉米這樣的珍品。不過人光吃窩頭是不行的,還要需要相當數量的蛋白質和脂肪。

自從宣統年間我祖父母相繼去世,直到如今,已有七十多年沒嘗到窩頭的滋味。我不想念窩頭,可是窩頭的形象卻不時地在我心上涌現。我懷念那些啃窩頭的人,不知道他們是否仍像從前一樣地啃窩頭,抑是連窩頭都沒得啃

貧不足恥。貧乃士之常,何況勞苦大眾。不過打腫臉充胖子是人之常情,誰也不愿在人前暴露自己的貧窮。貧賤驕人乃是反常的激憤表示,不是常情。原先窮,他承認窮,不承認病,其實就整個社會而言,貧是病,我知道有一人家,主人是小公務員,食者眾多,每餐吃窩頭,于套間進食,嚴扃其門戶,不使人知。一日,忘記鎖門,有熟客來排闥直入,發現全家每人捧著一座金字塔,主客大窘,幾至無地自容。這個人家的子弟,個個發憤圖強,皆能卓然自立,很快地就脫了窩頭的戶籍。

酪就是凝凍的牛奶

我們中國人,比較起來是消費牛奶很少的一個民族。我個人就很怕喝奶,溫熱了喝有一股腥氣,冷凍了捏著鼻子往下灌又覺得長久胃里吃不消,可是做成酪我就喜歡喝。喝了幾十年酪,不知酪是怎樣做的。查書《飲膳正要》云:“造法用乳牛勺鍋內炒過,入余乳熬數十沸,頻以勺縱橫攪之,傾出,罐盛待涼,掠取浮皮為酥,入舊酪少許,紙封貯,即成酪。”說得輕松,我不敢嘗試,總疑心奶不能那么容易凝結,好像需要加進一點什么才成,好像做豆腐也要在豆漿里點一些鹽鹵才成。過去有酪喝,也就不想自己試做。黃媛珊女士做了,我也喝了,就是忘了問她是怎么做的,也許問過了,現在又忘了她是怎么說的。我來美國住了一陣之后,在我女兒文薔家里又喝到了酪,是外國做法,雖不敢說和北平的酪媲美,至少慰情聊勝于無?,F在把制法簡述于下,以饗同好。
一、新鮮全脂牛奶,一夸特可以做六飯碗。奶粉也行,總不及鮮奶。
二、奶里加酌量的糖及香料少許,杏仁精就很好,凡尼拉也行,不過我以為用甜酒調味(rum flavor)效果更佳。也有人說用金門高粱也很好。
三、凝乳片(rennet tablet)放在冷水里溶化,每片可做兩碗。這種凝乳片是由牛犢的胃內膜提煉而成的,美國一般超級市場有售。

牛奶加溫至華氏一百一十度,不可太熱,如用口嘗微溫即可,絕對不可使沸,如太熱需俟其冷卻。
五、將凝乳劑傾入奶中,稍加攪和,俟冷放進冰箱,冰涼即可食用。手續很簡便,不到一刻鐘就完成了,曾幾度持以待客,均食之而甘,仿佛又回到了北平,“酪——來——酪”之聲盈耳。

水晶蝦餅

蝦,種類繁多。《爾雅翼》所記:“閩中五色蝦,長尺余,具五色。梅蝦,梅雨時有之。蘆蝦,青色,相傳蘆葦所變。泥蝦,稻花變成,多在泥田中。又蝦姑,狀如蜈蚣,一名管蝦?!碧J葦、稻花會變蝦,當然是神話。

蝦要吃活的,有人還喜活吃。西湖樓外樓的“熗活蝦”,是在湖中用竹簍養著的,臨時取出,歡蹦亂跳,剪去其須吻足尾,放在盤中,用碗蓋之。食客微啟碗沿,以箸挾取之,在旁邊的小碗醬油、麻油、醋里一蘸,送到嘴邊用上下牙齒一咬,像嗑瓜子一般,吮而食之。吃過把蝦殼吐出,猶咕咕嚷嚷的在動。有時候嫌其過分活躍,在盤里潑進半杯燒酒,蝦乃頹然醉倒。據聞有人吃活蝦不慎,蝦一躍而戳到喉嚨里,幾致喪生。

爆蝦、鹽焗蝦、白灼蝦。

炒蝦仁、燴蝦仁。

白如凝脂,溫如軟玉,入口松而脆。

烙餅

烙餅的鍋曰鐺,在這里音撐,差亨切,陰平聲。鐺是平底鍋,通常無足無耳無柄,大小不一定。鐺是鐵打的,相當的厚重,不容易燒熱,可是燒熱了也不容易涼,最適宜于烙餅。

山東大餅夾蔥,也是美味

標準的蔥油餅要層多,蔥多,而油不太多??梢杂弥投。且俜?。要層多,則搟面要薄,多卷兩次再加蔥。蔥花要細,要九分白一分綠。撒鹽要勻。鍋里油要少,鍋要熱而火要小。烙好之后,兩手拿餅直立起來在案板上戳打幾下,這個小動作很重要,可以把餅的層次戳松。蔥油餅太好吃,不需要菜。

燒餅油條

有人說,油炸鬼是油炸檜之訛,大家痛恨秦檜,所以名之為油炸檜以泄憤,這種說法恐怕是源自南方,因為北方讀音鬼與檜不同,為什么叫油鬼,沒人知道

回鍋油條、老油條也不是味道,焦硬有余,酥脆不足。

海外羈旅,對于家鄉土物率多念念不忘。

薄餅

古人有“春盤”之說,《通俗編·四時寶鑒》:“立春日,唐人作春餅生菜,號春盤。”春盤即后來所謂春餅。

湯包

故都玉華臺

說起玉華臺,這個館子來頭不小,是東堂子胡同楊家的廚子出來經營掌勺。他的手藝高強,名作很多,所做的湯包,是故都的獨門絕活。

上海沈大成、北萬馨、五芳齋

上海沈大成、北萬馨、五芳齋所供應的早點湯包,是令人難忘的一種。包子小,小到只好一口一個,但是每個都包得俏式,小蒸籠里墊著松針(可惜松針時常是用得太久了一些),有賣相。名為湯包

這種小湯包餡子固然不惡,妙處卻在包子皮,半發半不發,薄厚適度,制作上頗有技巧。臺北也有人仿制上海式的湯包,得其仿佛,已經很難得了。

天津包子也是遠近馳名的,尤其是狗不理的字號十分響亮。其實不一定要到狗不理去,搭平津火車一到天津西站就有一群販賣包子的高舉籠屜到車窗前,伸胳膊就可以買幾個包子。包子是扁扁的,里面確有比一般為多的湯汁,湯汁中有幾塊碎肉蔥花。有人到鋪子里吃包子,才出籠的,包子里的湯汁曾有燙了脊背的故事,因為包子咬破,湯汁外溢,流到手掌上,一舉手乃順著胳膊流到脊背。不知道是否真有其事,不過天津包子確是湯汁多,吃的時候要小心,不燙到自己的脊背,至少可以濺到同桌食客的臉上。相傳的一個笑話:兩個不相識的人據一張桌子吃包子,其中一位一口咬下去,包子里的一股湯什直飆過去,把對面客人噴了個滿臉花。肇事的這一位并未覺察,低頭猛吃。對面那一位很沉得住氣,不動聲色。堂倌在一旁看不下去,趕快擰了一個熱手巾把送了過去,客徐曰:“不忙,他還有兩個包子沒吃完哩。”

餃子

“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過倒著。

北方人,不論貴賤,都以餃子為美食。鐘鳴鼎食之家有的是人力財力,吃頓餃子不算一回事。小康之家要吃頓餃子要動員全家老少,和面、搟皮、剁餡、包捏、煮,忙成一團,然而亦趣在其中。年終吃餃子是天經地義,有人胃口特強,能從初一到十五頓頓餃子,樂此不疲。

我吃過最低級的餃子??箲鹌陂g有一年除夕我在陜西寶雞,餐館過年全不營業,我躑躅街頭,遙見鐵路旁邊有一草棚,燈火熒然,熱氣直冒,乃趨就之,竟是一間餃子館。我叫了二十個韭菜餡餃子,店主還抓了一把帶皮的蒜瓣給我,外加一碗熱湯。我吃得一頭大汗,十分滿足。

青島順興樓

我也吃過頂精致的一頓餃子。在青島順興樓宴會,最后上了一缽水餃,餃子奇小,長僅寸許,餡子卻是黃魚韭黃,湯是清澈而濃的雞湯,表面上還漂著少許雞油。大家已經酒足菜飽,禁不住誘惑,還是給吃得精光,連連叫好。

煎餛飩

餛飩這個名稱好古怪。宋程大昌《演繁露》:“世言餛飩,是虜中渾沌氏為之?!庇写艘徽f,未必可信。不過我們知道餛飩歷史相當悠久,無分南北到處有之。

致美齋的餛飩

館子里賣的餛飩,以致美齋的為最出名。好多年前,《同治都門紀略》就有贊美致美齋的餛飩的打油詩:

包得餛飩味勝常,餡融春韭嚼來香,
湯清潤吻休嫌淡,咽來方知滋味長。

爆雙脆

就是在北平東興樓或致美齋,爆雙脆也是稱量手藝的菜,力巴頭二把刀是不敢動的。
所謂雙脆,是雞胗和羊肚兒,兩樣東西旺火爆炒,炒出來紅白相間,樣子漂亮,吃在嘴里韌中帶脆,咀嚼之際自己都能聽到咯吱咯吱地響。雞胗易得,撿肥大者去里,所謂去里就是把附在上面的一層厚皮去掉。我們平常在山東館子叫“清炸胗”,總是附帶關照茶房一聲:“要去里兒!”即因去了里兒才能嫩。一般人不知去里,嚼起來要吐核兒,不是味道。肚子是羊肚兒,而且是厚肥的肚領,而且是剝皮的肚仁兒,這才夠資格成為一脆。求羊肚兒而不可得,豬肚兒代替,那就遜色多了。雞胗和肚子都要先用刀劃橫豎痕,越細越好,目的是使油容易滲透而熱力迅速侵入,因為這道菜純粹是靠火候。兩樣東西不能一起過油炒。雞胗需時稍久,要先下鍋,羊肚兒若是一起下鍋,結果不是肚子老了就是雞胗不夠熟。這兩樣東西下鍋爆炒勾汁,來不及用鏟子翻動,必須端起鍋來把鍋里的東西拋向半空中打個滾再落下來,液體固體一起顛起,連顛三五下子,熟了。

肚兒是羊肚兒,口北的綿羊又肥又大,羊胃有好幾部分:散淡、葫蘆、肚板兒、肚領兒,以肚領兒為最厚實。館子里賣的爆肚兒以肚領兒為限,而且是剝了皮的,所以稱之為肚仁兒。爆肚仁兒有三種做法:鹽爆、油爆、湯爆。鹽爆不勾芡粉,只加一些芫荽梗、蔥花,清清爽爽。油爆要勾大量芡粉,黏黏糊糊。湯爆則是清湯汆煮,完全本味,蘸鹵蝦油吃。

記得從前在外留學時,想吃的家鄉菜以爆肚兒為第一。后來回到北平,東車站一下車,時已過午,料想家中午飯已畢,乃把行李寄存車站,步行到煤市街致美齋獨自小酌,一口氣叫了三個爆肚兒,鹽爆、油爆、湯爆,吃得我牙根清酸。然后一個清油餅,一碗燴兩雞絲,酒足飯飽,大搖大擺還家。生平快意之餐,隔五十余年猶不能忘。

鍋巴

宋初陳遺,以焦飯奉母,人稱為純孝。

鍋巴,一稱鍋底飯。北人煮米半熟輒撈出置籠屜中蒸而食之,無所謂鍋巴。南人率皆用鍋煮米至熟為止,因此鍋底有一層焦飯。焦飯特別香?!赌鲜贰づ司C傳》:“宋初,吳郡人陳遺,少為郡吏,母好食鍋底飯。遺在役,恒帶一囊,每煮食,輒錄其焦以奉母。”以焦飯奉母,人稱為純孝。鍋巴本身確是別有滋味,不必油炸?,F在店肆出售的鍋巴乃大量制造,雪白的,炸得酥脆,包裝起來當作一種零食點心,非復往昔之鐺底飯了。

鍋巴,一稱鍋底飯。北人煮米半熟輒撈出置籠屜中蒸而食之,無所謂鍋巴。南人率皆用鍋煮米至熟為止,因此鍋底有一層焦飯。焦飯特別香。《南史·潘綜傳》:“宋初,吳郡人陳遺,少為郡吏,母好食鍋底飯。遺在役,恒帶一囊,每煮食,輒錄其焦以奉母?!币越癸埛钅?,人稱為純孝。鍋巴本身確是別有滋味,不必油炸。現在店肆出售的鍋巴乃大量制造,雪白的,炸得酥脆,包裝起來當作一種零食點心,非復往昔之鐺底飯了

滿漢細點

至于花糕,則是北平獨有之美點,在秋季始有發售,有粗細兩品,有葷素兩味。

“茯苓餅”其實沒有什么好吃,沾光“茯苓”二字?!痘茨献印?“千年之松,下有茯苓?!避蜍呤且环N地下菌,生在山林中松根之下。李時珍說:“蓋松之神,靈之氣,伏結而成?!睙o端給它加上神靈色彩,于是乃入藥,大概吃了許有什么神奇之效。北平前門大街正明齋所制茯苓餅最負盛名。

粽子節

五月節,大門上應該插一些艾草、菖蒲,點綴點綴。

據說粽子本來是為屈原先生吃的。皆因是這位三閭大夫當初在楚國做官,頗想做一些真正福國利民的事業,竟因不善投機,得罪了人,不能得志,急得形容枯槁,又黑又瘦。有一天到江邊散步,一時想不開,抱起一塊大石頭來就跳下水了

豆腐

豆腐是我們中國食品中的瑰寶。豆腐之法,是否始于漢淮南王劉安,沒有關系,反正我們已經吃了這么多年,至今仍然在吃。

涼拌豆腐,最簡單不過。買塊嫩豆腐,沖洗干凈,加上一些蔥花,撒些鹽,加麻油,就很好吃。若是用紅醬豆腐的汁澆上去,更好吃。至不濟澆上一些醬油膏和麻油,也不錯。

香椿就是莊子所說的“以八千歲為春,以八千歲為秋”的椿。取其吉利,我家后院植有一棵不大不小的椿樹,春發嫩芽,綠中微帶紅色,摘下來用沸水一燙,切成碎末,拌豆腐,有奇香。

臭椿就是樗,本草李時珍曰:“其葉臭惡,歉年人或采食”。

鍋塌豆腐又是一種味道。切豆腐成許多長方塊,厚薄隨意,裹以雞蛋汁,再裹上一層芡粉,入油鍋炸,炸到兩面焦,取出。再下鍋,澆上預先備好的調味汁,如醬油、料酒等,如有蝦子羼入更好。略烹片刻,即可供食。

豆汁兒

豆汁兒之妙,一在酸,酸中帶餿腐的怪味。二在燙,只能吸溜吸溜地喝,不能大口猛灌。三在咸菜的辣,辣得舌尖發麻。越辣越喝,越喝越燙,最后是滿頭大汗

可見在什么地方吃什么東西,勉強不得。

北平的零食小販

看鷺鷥的長頸都有一點羨慕,因為頸長可能享受更多的徐徐下咽之感,此之謂饞,“饞”字在外國語中無適當的字可以代替,所以講到饞,真 “不足為外人道”。

北平小販的吆喝聲是很特殊的。我不知道這與評劇有無關系,其抑揚頓挫,變化頗多,有的豪放如唱大花臉,有的沉悶如黑頭,又有的清脆如生旦,在白晝給浩浩欲沸的市聲平添不少情趣,在夜晚又給寂靜的夜帶來一些凄涼。

北平沒有湯圓,只有“元宵”,到了元宵季節街上有叫賣煮元宵的。袁世凱稱帝時,曾一度禁稱元宵,因與“袁消”二字音同,改稱湯圓,可嗤也。

北平 “酸梅湯” 之所以特別好,是因為使用冰糖,并加玫瑰、桂花之類。信遠齋的最合標準。

北平是在向新穎而庸俗方面變。北京再也不是那個北平。

北平是在向新穎而庸俗方面變,在零食小販上即可窺見一斑。如今呢,胡塵漲宇,面目全非,這些小販,還能保存一二與否,恐怕在不可知之數了。但愿我的回憶不是永遠的成為回憶!

2018.12.16 17:53
上海 虹橋V1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443評論 6 532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530評論 3 416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407評論 0 375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981評論 1 312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759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04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63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15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55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82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83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28評論 5 35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22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50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92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675評論 3 392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67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懷想讀書筆記7 《吃》中: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 ,生而為人,不能免俗 《中國吃》中: 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
    懷想君閱讀 1,136評論 2 6
  • 作為一個不那么愛研究“正經”文學的人,寫“吃”的書總是讓我眼前一亮。不管是想在悠閑的午后喝喝茶看看書,還是睡前隨手...
    書中拾光閱讀 893評論 0 6
  • 其實很早就想拜讀梁老先生的這本《雅舍談吃》,曾經一度已經加到淘寶購物車里了,心想待手頭上的庫存讀的差不多了就下單結...
    辛馨閱讀 2,233評論 0 0
  • 皇帝立在殿前一動不動,似一尊木雕泥像。馮廷垂首立于身側,每個捧了藥匣從內殿退出的宮人,都要經過他跟前,將藥匣舉過頂...
    手可摘棉花閱讀 407評論 1 2
  • 感賞兒子補習雖然很累,但是他仍然在堅持。 感賞兒子主動遵守時間去上補習班。 感賞兒子讓他早點休息睡覺,很爽快的答應...
    花落風知道閱讀 173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