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念的人啊,人們常說時間會讓愛,變得淡忘,變得模糊和破碎,可你知不知道,沒有你,我那顆叮叮當當的心啊,總是這樣,這樣無處安放。
和朋友吃完酸菜魚面,快步從茉莉花開門前經過,店內正方放著白若溪版的《無處安放》,我不禁慢下腳步,那一瞬間外面的紛雜竟不如這清澈的女聲。朋友對我說,對某首曲子的喜愛,源于突然一瞬間應了景,撥動了心弦。他講起曾經的一段經歷,有一次將店里的東西擺在門口,天空猝不及防下起大雨,手忙腳亂的往店里搬東西,隔壁的音像店里放著《雨的印記》,豆大的雨點和著模糊的鋼琴曲,就這么交織在一起,那一刻的心不止是應景,而是撥動后再難忘記。
從開始學著人家寫文字,大多寫的都是胡編亂造的小說,偶爾幾篇游記和觀后感,玄之又玄的小說好編,真實情感的散文太難。也就是從今年,我開始更多的寫下自己感受和想法,不知是否是上了歲數的原因,總是那么懷舊而又記性不好,不寫下來,真怕自己會忘記。
公眾微信號去年因為沒有完成認證被封,起先還只是不能登錄,現在連內容也無法查看。更早的白鹿書院賬號,因為總也不更新,曾經的那些投稿淹沒在最深處。
不管是稚嫩的、可笑的、不可思議的、異想天開的,現在重新看過,都覺得再也寫不出。無法復制的心境,是當時寫下文字獨有的背景,決定每一個或高興或憂傷的故事。被人跟帖罵過也好,受追捧上首頁也罷,至少留下了足跡。在我心血來潮時,可以一篇篇翻看,再錯誤拙劣的文字,再不合常理的構思,再多矯情的故事,均會記起故事背后的故事。
那時最喜歡和別人一起寫文,有時是兩個人分別寫一個故事的兩個主人公,有時是大家寫命題故事,有時是給出某一場景,然后各自發揮。當然,也丟了很多文字,忘記密碼的,電腦資料丟失的,無法找到全部。
其實丟掉的又豈止是文字,還有那幫天南地北的人呀,都不知蹤跡,寥寥幾個還有聯系,但大多時候沒話說。但是看文字時,很容易想起那些人,那些事,然后慶幸多虧這些文字,否則什么都忘記了。
高興的、悲傷的、津津樂道的、不愿提及的、胡思亂想的、情真意切的,那么多的小故事里藏著那么多的感情,從無處安放到小心藏好,慢慢沉淀留下的都是只屬于自己獨家記憶。
不小心想起了誰,又慢慢忘記誰,若是不留文字,記憶也會慢慢褪色。無法說是好還是壞,念舊的人總是有點小傷感,雖不糾纏過去,還是會不經意記起。
大概過了這一瞬間,我不會再瑪麗蘇寫下這樣的文字,內心排斥做一個矯情膩歪的婦女,還是下去逛商場比較令人愉悅。
原諒一個沒有文化,還偏偏偶爾愿意思考的人,閑時寫下的碎碎念,有處安放好似無處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