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兒子后,就暗暗下定決心,每次假期,一定抽時間,帶兒子體驗更大的世界。
兒子三年級,剛開始學寫作文時,他總是一籌莫展,老師也經常反饋,寫作文時,他總是不知道寫什么,不愿動筆。
老師,身邊朋友都建議給孩子多買書,多看書;我們家的書已經泛濫成災,兒子目前也養成了不看電視,愛看書的習慣;平時出去玩,也非要抽出時間去書店看書,才會更滿足。
只不過,兒子目前只愛看漫畫書,如《植物大戰僵尸》、《丁丁歷險記》、《我不是壞小孩》、科學漫畫書—《尋寶記》等等;這些書籍給兒子帶來歡樂,讓他喜歡看書,卻暫時不能提升他的寫作文能力。
曾經也嘗試給兒子看老師建議的一些能提高寫作能力的書籍,兒子都不感興趣,不愿看書,而我們也不希望他從此失去看書的興趣。
因此,每次周末或假期,我們都會帶著他走進大自然,我們全家相比較人文景觀,更喜歡自然風景,爬山、郊游、劃船……
每次游玩,我們都會刻意帶著他體驗不同的活動,并當下引導他說出自己的觀察和感受。
今天,我們全家大早起床,開車去六合的止馬營;一路上,我們都在提醒他四周環境的變化,分享各自看到的不同風景,當他分享了我們沒有注意到的風景,我們會刻意的夸獎他的觀察細致,并贊賞他分享的美景。
如,今天我們是把車停在山腳,全程步行爬山,全程中,我們都在比賽誰能發現更多的新東西,我們帶著兒子發現了野草莓,發現了螞蟻搬蝴蝶,發現了小野花和襯衫的搭配,發現了路邊的水牛群,發現了奇形怪狀的巖石……
兒子帶著我們發現了我們大人忽視的細節;在池杉林,我和他爸爸在關注為什么水池沒水,地面干裂太嚴重,惋惜美景的缺憾時,兒子自己在一邊挖土,突然發現了藏在土里的大河蚌;在爬山時,我們關注沿途的風景,他發現了開車上山的車在石子路上容易打滑;回程時,我們關注從哪條路回去,他發現了路邊的養蜂人。
他主動發現的內容,他非常感興趣,回家的路上,一直都在不停地反復說到,表現出滿滿的自豪感,和快樂。
到家,要求他寫出今天的游記,也比以往更輕松,寫得內容更詳細。以往寫作文,一般憋半天才能寫出一頁或一頁半內容,今天,很快完成了近三頁的內容;以往寫作文,更多是記流水賬,今天有了自己更詳細的觀察和感受表達。
這些都出乎我們的意料,也讓我們深深感受到,孩子的教育需要更多的體驗,需要更多的分享,需要更多的及時夸獎。
愿未來,兒子我們共同體驗美好的生活,記錄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