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小說《古都》看完三天了,一直在思考寫篇讀后感,卻受困于遲遲找不到切入點,不知從什么角度來分析文中人物,想來還是我的思考不夠深入,無法解讀作者傳達給讀者的目的和意圖。
往往就是這樣,許多世界名著,我看完卻產生不了共鳴,感覺平平淡淡,并無觸動,有時我會想,究竟是因為東西方文化差異導致我的感覺不敏銳,還是我自身缺乏文學素養,無法給出一個反應呢?
算了,這些暫且放下,不再去深究了,一時半會兒也究不出什么結果,還是讓我講一下自己對書中雙胞胎姐妹,做個淺顯的評論吧!
先說姐姐千重子,她顯然是作者鐘情的女主,這毫無爭議,因為從頭到尾,她身上花費的筆墨最多,如果這部中篇小說搬上熒幕,很顯然千重子的鏡頭會非常多。作者對她從不吝惜筆墨,從頭到腳,從內到外,千重子的喜怒哀樂無一不引起關注,不管是作者,還是文中的養父母,都對她集萬般寵愛于一身,讓她猶如公主般優越,無論何時何地出現,都自帶光芒。
除了嬰兒時被遺棄,千重子的人生堪稱完美,家境優越,行動自由,人品相貌突出,既有父母疼愛,身邊又不乏追求者,如果說她還有什么煩惱,那便是從她第一次向青梅竹馬的玩伴真一說的那樣,她是個棄兒,這讓她從知道這件事之后,一直無法釋懷。
和全世界眾多被親生父母遺棄的孩子一樣,千重子一直想尋求一個答案,就是:究竟是什么樣的父母,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會拋棄一個襁褓中的嬰兒?
這始終是她心中的隱痛,從未消除過,直到妹妹苗子出現。
也許每個被棄的孩子,心中都不免會隱隱嫉妒可以在親生父母身邊長大的孩子,他們會自問:為什么偏偏是我?到底是我做錯了什么?
妹妹的出現為她解答了部分疑問,最起碼她不再猜測生父母住在哪里?過著怎樣的生活?只是,他們的雙雙離世永遠無法給千重子一個她被遺棄的答案,我想千重子自己大概也不再需要了。
首先,生父母當年的境況從苗子的描述中可見一斑,貧困潦倒,很糟糕,否則,正常情況下,有誰會忍心舍棄自己的骨肉呢?另外,據苗子所說,父親是在山上砍樹枝的時候不慎從上面跌落致死,千重子幾乎立刻就斷定父親是因為牽掛被遺棄的自己才分神摔死的,等她再問及生母,千重子再也問不下去,那一刻,她大概已完全原諒了這對不幸的人。剩下的就是深深地悲傷。
千重子的心結似乎解開了,她不再糾纏于往事,而是開始關注唯一和她血脈相連的妹妹。她愛妹妹,毫無疑問,她想和苗子分享幸福生活,想把自己最好的給她。
再來說說苗子,這個雖然沒被遺棄卻更凄慘的女孩,她同樣沒得到過親生父母的照顧,剛生下來就淪落成孤兒,寄養在別人家里,成為做苦力的雇工。
比起從小在養父母寵愛中成長,家境優越的姐姐千重子,妹妹苗子顯得更為成熟,她細致入微照顧姐姐,處處為她著想,關心姐姐勝過自己,并且,她不愿因為自己影響到姐姐一絲一毫,她寧愿放棄喜歡她的男人,放棄被千重子養父母收養的優渥生活,只想遠遠觀望姐姐的幸福,遠遠守護和愛她,繼續自己辛勞卻又知足的生活。
所以,盡管筆墨很少,但把苗子自身的勤勞、善良和對姐姐的大愛展露的淋漓盡致,使這個美麗可愛的少女形象立體、飽滿、深入人心,到末尾苗子和千重子同住一室,親密地相依相偎,是姐妹花的重聚亦是分別。
故事結尾千重子和苗子仍各自一方,回歸自己生活,但兩個女孩注定是血脈相連,骨肉情深的同胞姊妹,她們都成為彼此心中的光,精神的依靠。
如果讓我說這部小說最感動我的地方,莫過于兩姐妹至始至終深厚的情意,當然也包括千重子養父母對她重如山的恩情。平淡筆墨中蘊含深情。所以我認為,如果一部作品,沒有情感這一重要元素,是無法征服人心的。
這么一分析,這篇小說好像突然一下子不平淡了,我覺得自己隱約發現了它深藏起來的光芒。
這樣的話,我必須得給這部小說點個贊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