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生涯規劃師。
——啥玩意?
每當我這樣介紹自己的時候,對方的反應多半如此。然后,對方會說,來來來,來給我規劃一下吧!
——你有什么困惑或者痛點?
——好像,沒有誒~我只是好奇,你都怎么幫人做規劃呢?
——其實,你也會做規劃的。
——怎么做?
這樣的對話我經歷了無數回。
其實,生涯規劃沒有我們想的那么神秘,也沒有很復雜。
比如說,你家親戚18歲的孩子正上高三,還有半年就高考了,現在既沒有明確的專業喜好,也沒有什么學習的動力,甚至不想上學了。家長磨破了嘴皮也無濟于事,向你求助,你會怎么做?
四年前,我的第一個咨詢就差不多是這個狀況。當時,我還沒有系統學習過生涯規劃,只是礙于親戚的懇求,咬牙答應了。
簡單的寒暄后,家長離場,我們的咨詢就開始了。不過最初的溝通一直都不太順利,詢問對什么職業感興趣,答,不知道。詢問喜歡做什么事,答,YY,看網絡小說,玩游戲。可以感受到,因為是家長帶來做咨詢的,所以其實阻抗很大,基本就沒有想要和我好好溝通的意思。談話一度難以繼續下去。當時也根本不懂什么話術,也不了解有什么工具模型,一切,憑直覺辦事。
我請他閉上眼睛,想象一下五年后你過著怎樣的生活?場景越詳細越好。
五年后的你,應該已經大學畢業開始工作了,作為職場新人的你,做著什么工作?在怎樣的環境中工作?你穿著怎樣的衣服,說著怎樣的話,周圍都是怎樣的人?你所做的工作是不是你很喜歡的事情?
對方閉眼冥想了一陣,開始回答我的問題。而此時發現,他所描述的工作跟他剛才說的喜歡的事情完全不相干。
你的工作并不是你剛才所說喜歡做的事情,為什么?
——因為那些事養活不了自己。
那你選擇這個想象中的職業的原因是什么?你為什么想象自己會從事這個職業?
——因為相對容易,不難學,還可以掙錢。
你知道這個職業需要哪些技能嗎?或者說,這個職業與高考志愿中的什么專業相對應?
——不太清楚,可能是計算機相關專業吧,我可以回去查一查。
此時,咨詢終于開始進入軌道,順著這個話題,其實可以聊一聊我們還應該查一查這個哪些大學開設這個專業,什么批次錄取,分數線是多少。這是針對高考,但當時,這孩子才高二。所以跳過大學和分數線,我們推測這個專業是屬于文科類還是理工類的,這涉及到高二的文理分科(據之前與家長的溝通,家長有意讓他重上高二)。
其實到這里也就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鼓勵一番,幫他確認和強化學習的動力,他肯回去接著上學就可以了。但當時不懂啊,那時剛讀完《記事本圓夢計劃》,對里面的《夢想·人生金字塔》很感興趣,所以就手在白紙上畫了個金字塔,指導他一項一項填進去。填完之后發現,他最終的人生夢想,和剛才想象的工作也沒什么聯系!我滿腹疑問,他卻說,那個是糊口的工作,養活自己而已,將來我真正想做的是這個。當我有一定經濟能力的時候,我就會著手學習和鍛煉,然后跳槽到這個行業去的。
(這孩子其實心里一直都跟明鏡似的,什么都清楚,甚至連將來的職業轉型都預想到了!)那么,還有什么問題呢?我們可以愉快地結束這次咨詢了。
在這次咨詢中,我采用了以終為始的方式,引導著他想象了自己將來的生活,進而思考要過上這樣的生活應該具備怎樣的能力,上什么大學,學什么專業,高中選擇文科還是理科。
你看,其實你自己也可以參照這個流程給自己做規劃的是不是?
四年前完全沒有學習過生涯規劃的我就這樣磕磕巴巴地做完了我的第一個咨詢個案。也很感恩有這樣的契機,激起了我對生涯規劃的興趣,后來一直的關注和學習,直至成為一名生涯規劃師。
我是姝含,我是生涯規劃師,致力于推廣生涯規劃知識和方法,相信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人生規劃師。歡迎大家關注我,聯系我,跟我說說你的生涯困惑或者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