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周末帶孩子去親戚家晚餐,我看見孩子洗手后把濕漉漉的手對著餐臺上的菜連甩幾次。
我努力克制情緒,讓自己保持平靜。
(調節心情,拓寬接納度。轉念:孩子找不到紙巾和毛巾,想引起別人注意,他并無惡意,是自己對他的日常教育不夠具體)
馬上跟主人致歉,取得包容。不談這事,高興進餐。
(七不責中有:對眾不責,飲食不責,歡慶不責)。
餐后回家對他說,今天竟然會把“出必告,反必面”活學活用,用在去做客主動跟主人打招呼上,比同去的大哥哥做得好,不錯!
(賞識教育,評價以肯定和表揚為主,表揚他今天的表現,肯定他學弟子規的成效)
看他心情不錯后接著說,不過今天好像有件不那么正確,印象有些深刻的事情發生,仔細想想,明天早上起來告訴我好嗎?
(暮夜不責,耐心引導他自我檢查)
第二天早上,他主動說自己昨天對著菜甩水是不講衛生,極不講禮貌的行為,我問他是不是怕我們不等他一起吃飯,洗手后又找不到毛巾紙巾擦手心里著急。
(同理他的感受)
順便告訴他不用急,我們會等他一起用餐,下次這種情況得先在洗水盆里把手盡量甩干或者尋求大人幫助。
(廣東順德一位家長)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