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主要有三種形式:引導式,呼吸式、短語式。因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大腦盡量平靜,所以采用呼吸式或短語式。選取坐姿、躺著、打坐都可以但要保持脊椎豎直,觀察自己的呼吸或反復吟誦一個短語,一旦大腦思緒偏離,將其拉回正軌即可,不必糾結。初學者每次15分鐘左右,每日2次。
2、意識覺察的優點
提升我們的觀察和決策能力,增強意志力,提高思考效率,讓大腦節奏放慢,提高專注。
3、改變視角
我們的身體會對每個想法做出相應反應,進而影響情緒。因此,改變視角,解讀會不同,感受也會相應不同。
4、定義當下
全神貫注于學習過程,忘記評判、沒有情緒反應,即是全心活在當下。
5、重回當下
當你覺得壓力大、不太愉快、無聊、不耐煩的時候,運用旁觀者角度覺察自己,重回當下。
6、設定目標
做目標前,花些時間分析自己的實際情況,避免目標不切實際,弄清完成目標需付出怎樣的努力,并制定每個階段前進的標準。
7、未雨綢繆
面對問題,事先想好應對方案,避免情緒失控導致局面失控。可以先弄清什么情況會讓自己情緒失控,然后用發展的眼光看清事實,找到最佳方案。
8、應對走神
當你在走神時,是內心的“不圓滿”在作祟,多問自己“然后呢?”,轉換視角,打破循環,奪回掌控感。
9、擁抱變化
遇到困難,放下評判,不分好壞,當成提升拓展自己的機會,告訴自己在突破極限,讓自己更加從容面對。
10、親自實踐
任何錯誤偏差都只是“路標”,只有不斷練習,才能隨時隨地沉浸于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