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天我上了《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這節課。比較數的大小,學生是有經驗的。一方面他們在學習20以內的數時,曾比較過數大的大小;另一方面,在日常的生活中,他們也多次接觸甚至親自解決這樣的問題。但是,究竟怎樣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不少學生還是似懂非懂的。課前我認真研讀了教材,進行了精心的設計,課后我的反思如下:
一、課堂中應該滲透的比較數的大小的四種方法:
1、觀察法,通過觀察主題圖,知道誰大誰小。
2、通過數數,知道數的順序,從而知道誰大誰小。
3、數的組成,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來比較大小。
4、計數器,總結出比較數的大小的方位。先看十位,十位大就大,十位相同看個位。
? ? ? 關于上述四種方法,課本以第四種,通過計算數的數位來比較數的大小,從而總結出比較數的大小的通用方法。
二、課堂教學中吸引學生注意力
1、順口溜。“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兩位數來比較,十位大,它就大,十位相同看個位。”
2、學生做練習時,一個學生回答其他學生做對了,就給自己劃對號。
三、關于提問
? ? ? 提問的時候要和數學有關。如問“圖上畫的是什么?”那是沒有意義的,有的學生說是公雞,有的學生說是母雞. 如果這樣問,“認真觀察情景圖,你能從中獲得哪些數學信息?”效果就會好一些。
? ? ? 在本節課整個教學過程中,我能夠突出學生學的過程,把學習的主動權 交給學生,新課的導入和展開都先讓學生自己嘗試探究。這樣設計,一方面便于了解學生對于本節課的掌握情況,找準教學起點,另一方面有助于學生自主發現規律,總結方法,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練習題我力求做到開放且有梯度,主要培養學生的想像、猜測和創新能力,使學生參與知識獲得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