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已經找到珠聯璧合的最佳拍檔,泰倫·盧。這位皇帝十四年來職業賽場最出色的主教練,自從在2016總決賽打出代表作以后,地位算是被公認。本賽季隨著更多引援對板凳深度的改造,泰倫·盧對騎士的使用將得到進一步提升,他和詹姆斯的關系與合作也會隨著對衛冕冠軍這個目標的實踐變得越來越理想。
這一切的基礎,都靠騎士總經理大衛·格里芬。
先從騎士老板丹尼爾·吉爾伯特說起。吉爾伯特曾經被認為是失敗老板的代表,因為他在接手騎士以后引援不利,騎士雖然戰績好但隊內大牌只有一個詹姆斯,總冠軍習慣性可望不可及,這也間接導致詹姆斯在2010年出走邁阿密。于是有人說吉爾伯特孤寒,但從最近幾年騎士大刀闊斧的陣容轉型來看,他似乎不是這樣的老板。最大的原因,就是吉爾伯特以前沒有遇到屬于他的“泰倫·盧”。
吉爾伯特的天作之合正是大衛·格里芬。在2010年加盟騎士初入克利夫蘭管理層的時候,大衛就是個籃球管理經驗豐富的老司機,球探、剪輯師、人事主管、副總裁,這些相關崗位都做到熟透。經過適應和低調的四年以后,大衛終于被扶正,那是2014年,距離騎士新時代開始,還有不到兩三個月的時候。這當然是表面,事實上,大衛肯定為三巨頭的假設構思了很久很久很久。
大衛展現實力和膽識,他很快找來雖名震歐洲但沒有NBA經驗的大衛·布拉特,并且還從快船挖來史上最高薪水的助教泰倫·盧,先從教練層面執行他的部分藍圖。在選秀大會上,以他為代表的球隊管理層,又將狀元簽用在安德魯·維金斯身上。維金斯非常有天賦,如果努力培養,或許可以搭配歐文成為騎士雙核,沖擊季后賽。但大衛的戰略沒那么簡單,維金斯是選來交易的,森林狼的老大樂福,才是他眼中騎士的奪冠拼圖。
這一切,自然有個基礎,那就是奪下勒布朗·詹姆斯。太多的內部消息,吃瓜群眾是無從知曉,但能夠說服詹姆斯回歸曾經極端痛恨自己的家鄉并且和關系惡劣的老板再次合作,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難度都可想而知。但大衛就是這樣神奇,在和上一代“神算子”帕特·萊利的直接博弈中完勝。于是,詹姆斯帶著夢想重回克利夫蘭。此前,大衛也做好基礎,最大的籌碼就是,價格合理地續約當時可能離隊的歐文。這可能是他在和詹姆斯談判時重要的砝碼。接著,樂福也空降克利夫蘭,成為十三年來首位愿意定居這座小城市的當打球星。從此,三巨頭時代正式開啟,騎士一躍從魚腩墊底副班長成為總冠軍有力競爭者。
然后,騎士曝光度倍增,球隊的一舉一動都在聚光燈下被放大,包括陣容的變化。但戰績很快就搶戲,開局四戰三敗,兩大核心矛盾傳聞,一系列的負面消息搞得克利夫蘭烏煙瘴氣,儼然沒有現在如此“美好的季節”。輪到大衛出手了,和想當老大的維特斯說拜拜,又拉來在小球時代前可以補充陣容的內線莫茲戈夫,還有性價比劃算的紐約兄弟山姆波特和JR史密斯(雖然管理層對JR的保質期不放心,但有詹姆斯一句“把他弄來,我來搞定”的承諾,大衛也就買定離手了)。結果證明,三位新援的加入,的確讓球隊陣容顯得更加合理,特別在三巨頭的配合越發嫻熟以后,騎士重回正軌,意料之中地殺入總決賽。但是意外降臨的傷病卻毀掉騎士2015年的冠軍夢,三旬老漢帶領七八個角色球員,無法和陣容完整的新小球鼻祖勇士相抗衡,最終悲壯地兵敗金州。
這樣丟冠的確有些憋屈,騎士整體當然不肯善罷甘休,首要任務當然是補強球隊,最基本是先不要拆散合理的陣容。大衛們于是先續約老當益壯的杰弗森還是板凳匪徒德拉維多瓦(后者在奪冠后謀得大合同,并且積極招募博古特以回饋騎士),還和特里斯坦·湯普森拉鋸一個夏天最終簽訂5年8200萬美元的在當時看來值得嘲笑后來卻讓球迷排隊道歉的所謂特大合同。且不說一年后億元合同滿天飛,光看TT在上賽季總決賽的突出貢獻以及這個賽季面對“最佳防守球員”卡戴珊的死亡纏繞依舊堅挺的活力,那份合同也絕對超值。
不過勇士在常規賽勢不可擋,兩次面對騎士險勝加上大勝,特別是第二回合的慘案,使得旨在見證主隊奪冠的克利夫蘭擁躉人心惶惶。這個時候,大衛卻異常冷靜,頂著巨大壓力,讓東部第一主教練布拉特下課,然后扶正泰倫·盧。彼時的輿論紛紛指責詹姆斯“干政”,大衛是“傀儡”。其實,早在大衛兩年前花費大價格把泰倫·盧挖來時就已經心中有數要弄這個計劃。更何況,詹姆斯當時偏青睞的是前勇士主教練馬克·杰克遜這一款。
2016年總決賽,騎士大逆轉勇士,被質疑的兩個人,泰倫·盧和TT都用實際行動打臉反對者們。還有一個人在幕后證明自己,沒錯,就是我們的大衛。泰倫·盧和TT都是大衛推上來的人,起初可沒少受指指點點,被針對的當然還有總經理大衛。
2016年夏天,相同的橋段再次在騎士這支球隊上演,主角這次換成JR史密斯。這件事在大合同井噴的年代,大衛更壓力山大。鬧了很久,險些談崩,好在最后很好地解決,JR也終于如愿簽下4年5700萬美元的大合同。大衛繼續被批評,JR同樣如此,希望這個賽季,他們能夠聯手粉碎質疑,就像騎士一直在做的那樣。
新賽季,騎士雖然貴為衛冕冠軍,但陣容紋絲不動,還損失兩個重要替補,莫茲戈夫和德拉維多瓦遠赴洛杉磯和密爾沃基謀生。相比引進聯盟前三杜蘭特的最強假想敵勇士,騎士從紙面實力上看就稍遜一籌。這個假設在圣誕大戰被打破,然而隨著一月的戰績冰河期再次卷土重來。在外界的口水中,大衛再次展現他的手段,期間把原本意圖重建的老鷹兜售中的神射手科沃爾用比打印機還劃算的代價“劫”下來。雖然不能馬上見效,但很快,聯盟各隊就感受到被“周杰倫”支配的恐懼。
可是戰績反映出來的還有主力和替補的斷層,新秀菲爾德難堪大任,此外再無一將。所以,詹姆斯著急說,“我們需要一個替補控衛”。這句話放在糟糕的一月瘋狂輸球的騎士身上,自然不會被喜歡炒作的媒體放大,于是一場以此為話題中心的腥風血雨,籠罩在克利夫蘭的天空,最后驚動巴克利們,直噴詹姆斯缺乏競爭力。大衛當然看在眼里,不過山人自有妙計,他沒有馬上聽取詹姆斯的建議,而是先用10天短合同把將一個被裁的落寞榜眼德里克·威廉姆斯招至麾下。后者很快融入騎士,現在打得越來越舒暢,大有涅槃重生的趨勢。
一番修補,不過騎士兩大明顯漏洞,替補控衛和內線大閘仍然空缺。這個時候,德隆·威廉姆斯和博古特成為大衛的理想選擇,整個過程基本也沒有受過太多干預,兩位在巔峰曾經稱霸一方的實力老將,終于來到“這個季節很美”的克利夫蘭,騎士更衣室再添31號和6號兩件新球衣。大衛·格里芬如此精彩絕倫的操作,令人嘆為觀止,因此也被戲稱為“用空氣換遍全聯盟”。那么,年度最佳總經理,該有了吧。現在,騎士儼然有更強的衛冕概率,只要保持全員健康,相信在廣義季后賽上,會夢想成真。
最后,希望大衛·格里芬能夠一直在克利夫蘭干到退役,這樣騎士就可以在七八年后勒布朗·詹姆斯退役時還能保證強勁的競爭力,甚至能夠簽下詹姆斯的兩個兒子:布朗尼·詹姆斯和布萊克·詹姆斯,或者把號稱“將來會超越詹姆斯和庫里目標只有喬丹”的2017準狀元Lonzo Ball搞過來(玩笑是玩笑,但這句大話卻真實存在,實為乃父所言,非大夢我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