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迷上了慕課,尤其喜歡北大教授李澤堯的管理課程,他的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卻別有一番感染力,每一個要點,他都通過生動的PPT形象地展示了出來,讓人醍醐灌頂,讓人對平日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頓時恍然大悟。
昨晚聽得主題是“四兩撥千斤”,說的是如何抓住要點,把復雜問題簡單化。李老師舉了幾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例子,給人很強的代入感,我不禁想起了最近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例子。
前段時間給朋友郵寄了兩桶奶粉,快遞公司竟然沒有裝箱,直接用袋子裝起來了,結果可想而知,經過一路奔波,四桶奶粉,破損了兩桶。我讓朋友一定要拒收,然后奶粉被退回來了,負責發件的門市給我打電話了,說是奶粉拒收了,讓我去看看。我過去以后,只有一個沒有發言權的營業員給我看包裹,負責人壓根不在。我知道跟沒有話語權的營業員討論任何問題都是白搭,于是便義正言辭地告訴她,我只在門市等十分鐘,如果十分鐘后負責人還不出現,我就報警。那個營業員顯然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馬上進里屋給負責人打電話了,然后出來請我進去,讓我在電話里跟負責人溝通一下。我接了電話,負責人還算是講道理的,跟我說他現在確實趕不過來,而且他需要一個禮拜時間調查清楚問題原委,到時候如果確實是他們公司的責任,他會賠償我,并且問了一下有關奶粉名稱,價位等問題。我一一回答他后便回家了,打算一個禮拜后找他。
在等待約定時間的期間,我也打電話催問過進度,電話中負責人的態度跟上次相比變得有些胡攪蠻纏,什么我郵費沒有付到位,什么我沒有盡到提醒營業員東西是細碎的,等等等等,為的就是讓我理虧,進而減少賠償,最好是他們公司不用賠償。
說實話,這不是第一次他們把我的包裹郵寄破損了,只不過上次是客戶簽收拿回家打開后才發現里面有一桶奶粉倒出來了,快遞公司一口咬定不是他們的責任,他們只負責外包裝完好,而且客戶拿回家的路上摔了也有可能。
雖然我對快遞公司近乎荒唐的逃脫責任的借口感到厭惡至極,但是由于客戶已經簽收了,而且我郵寄的奶粉又比較多,十桶破損了一桶,再郵寄回來比較麻煩,所以就忍了,自己又給客戶賠償了一桶,算是放過了快遞公司。
我想著他們出問題后一定會整改,以避免出現同樣的問題,沒想到我的仁慈換來的卻是他們的第二次任性。這次我不想再放過他們了,于是當我得知包裹破損后,我不斷給客戶強調一定要拒收,這次不給快遞公司一點教訓,同樣的問題他們恐怕還會出現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在催進度的電話中我明確的告訴了負責人我自己的訴求,以及如果他們滿足不了我的訴求的話我的維權手段。訴求其實很簡單,就是賠償我的奶粉的實際損失,要不就給我買一模一樣的奶粉,如果他們都做不到,那我會報警,也會給當地知名報紙提供新聞線索,曝光他們,所以建議他在約定日期前考慮清楚后果。
時間過得很快,一個星期的時間馬上過去了,在截止日當天,等不到快遞公司的電話,我只好再次給負責人打電話,第一次,他不接,第二次,他讓另外一個業務員接的電話。那個業務員我認識,我之前一直在她那里郵寄奶粉,算是面熟了。她在電話里跟我講價,讓我看在她的面子上少收一百。對于她,我還是念這點人情的,雖然我幾乎可以確認上次那個破損的奶粉就是她打的包,我還是不打算追究了。電話里我告訴她,看在過去一年間她的態度還不錯,我給她面子,那就少五十,不再有談判的余地了。
她很快加了我的微信,確認我不會再妥協,甚至還可能會反悔的情況下,立馬給我微信轉賬了。雖然我自己承擔了五十,但是省了跑去快遞公司的麻煩,也算值了。
把這個事情寫出來,主要是為了證明自己對李老師課程的理解度。我覺得自己遇到問題沒有找當時負責打包的營業員理論是對的,因為她付出了勞動,但是付不了責,我必須找她的上司去維權,而我相信他的上司自然會對她有相應的處罰。以后類似的問題雖然不能百分之百肯定不會出現,但是我相信她一定會盡量避免的。
不僅僅是這件事,我覺得生活中的許多事其實都可以運用“四兩撥千斤”的道理,找問題的關鍵,從關鍵處入手,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