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輯思維”推薦的書果然是本本經典。墻裂推薦這本《細節》,讓你體會到如何使用一些微小的改變產生意想不到的成功。正如老羅分享的那樣: “細碎的改變累積到一定程度才是成功。”
“羅輯思維”官方推薦分享:
《細節》這本書,是曾經風靡全球的《影響力》一書的最新續作,羅輯思維攜手中信出版社獨家首發。作者之一羅伯特 · 西奧迪尼是全球知名的說服力和影響力專家。
如果說那本《影響力》在心理學、營銷學、人際交往術中提供影響別人的理論指導。
那么這一本《細節》,就是52個微小改變影響對方的實操訓練。
每學一招,用不了 10 分鐘。
?面對自己喜歡的書,叁叁肯定是要使出洪荒之力來消化它。看了兩遍總結出了自己的讀書筆記。都是一些關鍵詞,分享出來也是為了方便自己日后復習。想知道關鍵詞背后的內容,還是要認真閱讀吸收才可以。
《細節》52個方法—The Small Big
1.向“大眾”借力— “大多數跟他們很類似的人已經這么做了”
社會認同原理=從眾心理:三條非常強大的動機:盡可能高效率地做出正確決定、獲得他人的認同、用積極正面的角度看待自我。
案例:九成員工都說...節省費用超過7.5億(公布絕對數字)、現邀請一批最可能來的人、全國已經有多少人按時繳稅
2.“小眾”的反作用力——“當一個需要衡量的行為被公之于眾的時候,與群體化清界限的動機最強。”
把信息跟受眾群體的社會身份緊緊關聯起來——82%的紐約客都買了這個豪華大禮包
“稱謂相似性”——查詢有多少同名的人已經投了票
3.非常態VS常態——“與他相似的一群人已經在按照你的想法行事”
從違背他心目中的社會規范的角度去造句,收效比順應的角度見效。
案例:你認為打噴嚏捂嘴是符合的,強調違背規范的負面特質
“那些打噴嚏時不捂嘴的人真是不負責任啊。”
考慮受眾對相關社會規范的認知狀況,然后再把某種特質與違反該規范的人關聯起來。
4.強大的環境暗示
把人置身于看到他人遵守秩序的環境中。“看到阿姨在打掃衛生”
5.改個名字,改變一切
每個人重視自己的名字,多提對方的名字
“唯有寫出患者的名字(不加姓氏)才有效,推廣P藥物找P開頭名字的醫生會更有效。
6.如何化敵為友
找到大家的聯結因素,調整共同點的類型,強調“非比尋常”的共同點。案例:把各個俱樂部球迷聯合起來,只要統稱“球迷”即可
7.預測他人的喜好、渴望與需求
并非相處越久越了解對方。要定期交換新資訊,安排一些非正式的溝通機會,增進彼此的了解。
8.主動承諾的力量——人們主動承諾,遵守的動機越強
讓對方口頭承諾、自己親自填寫預約卡。小心“親力親為”的陷阱
9.承諾要行動,要公開——“環保徽章”
第一步:最初的承諾是具體的;第二步:確保放置一個 “提示”并且能夠引發出另外一些與此承諾相關的、符合你期望的行為。
案例:員工承諾每天晚上把廢紙放進回收紙簍,然后在“電源開關”附近放一個“提示”,最好在開關旁邊寫好“勿忘環保承諾,請隨手關燈”
10.“心安理得”效應
案例:放置回收紙簍反倒讓人們浪費了更多的紙。
方法:在物品回收處放一個提醒——運用承諾一致原理讓人們做承諾“正向溢出效應”。想辦法抵消“心安理得效應”
11.為何為員工鼓勁兒加油——自己的價值最重要,不要忘記工作的意義
會議開始前回憶一個精彩完成工作、讓客戶滿意的故事;管理者要學會贊美:“干的漂亮”,比金錢獎勵更持久有效。
12.如何避開決策陷阱——“逐步升級”的承諾
案例:一個人做出談判決策,再讓另一個人去負責執行談判。人很容易過高地估計該項目的價值,有時候高估的程度會很驚人。不能贏的時候過去了,不能輸的感受就會上升,會盲目投入更高的成本。
13.巧用 “執行意向”——做具體的計劃
執行意向——在何時、何地、準備如何執行這件事。多問幾個問題,關于他們如何履行計劃。
14.推遲一點兒會更好——“未來綁定法”
開頭的時候先讓大家同意,在3個月內做出改變。這樣一來,比起讓他們立即就改,你很可能會贏得更多的支持和認同。例如綁定條款在合同簽訂3個月之后才生效,顧客可以在頭3個月擁有靈活的決定權,可以評估自己對這項服務是否滿意。
15.為了將來的自己——對將來的自己負有的道德責任感
提醒大家,盡管生活中的某些方面會隨著時間改變,但每個人的核心身份——他們最真實的自我——是始終不變的。
16.目標設的好,干勁兒會更足——考慮挑戰性與可實現性
首次制定目標,應當量化為單一具體的數字;再次重拾目標的時候要改成一個上下浮動的數字,更有助于人們鼓起干勁,重新投入。
17.損失規避原則——人們避免失去的強烈傾向
兩步法的關鍵:首先邁出一小步,構思兩個選擇,讓受眾從眾主動挑一個。然后,再多邁一小步,把你想讓他們選的那個選項包裝一下——向他們指出,如果不這么做就損失什么。
18.如何克服拖延癥——把時間期限大大縮短
標出具體而且臨近的截止日期
19.如何留住顧客跟定你
給拿著電話等的顧客找點兒簡單的事情干,讓他們分分心,就能顯著降低顧客提前掛機的比例。
20.把潛力變成現實——強調未來的潛力
案例:強調破敗房產的改造潛力;推薦信突出自己未來潛力的證據
21.把會議開得更高效 ——4個步驟
參加會議的人開始前提交信息;組織會議的人最后一個發言;做個任務清單會很有用;圓桌(合作)方桌(成員對自己行為負責)
22.服裝的影響力——權威原理
你的衣著應當符合你真是的能力水平與可信度;考慮權威感和相似性
23.亮出專家身份
“認知反應模型”:表明人們對說服的看法出現了微妙卻極其重要的變化。一場溝通能讓受眾改變多少,并不在于溝通的內容,而在于受眾在接受到溝通信息之后,對他自己說些什么。
激發積極的內心對話——強調你和團隊的專業程度
24.不確定的說服力
與其把輕微的不確定感遮掩起來,還不如明明白白地表現出來,因為這實際上會讓他顯得更有說服力。“我并不完全確定,但以現在的感受來看,我打四分。”
25.中心位置的影響力
靠近中心位置比其他位置更有影響力。
26.如何激發創意
天花板高低的影響,高的激發出新創意,低的適合研究具體方案
27.主場還是客場
把談判地點布置成自己的主場
28.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談判開始前回憶積極經歷、擺出開放舒展的身體姿態
29.你所需的只是愛——愛有著聯結和治愈的力量
案例:把捐助=幫助換做捐助=愛;利用心形圖案
30.完美禮物哪里找
送別人曾經說起過的禮物、想要的東西。請客戶吃飯,到客戶提及過的飯店。
31.為互助留出余地
一味幫助別人的員工,在自己的工作表現上往往更差。要做到互惠原則。檢驗員工工作要考核互助次數。回答對方感謝時要提供互助的機會:“能幫上你我很高興,因為我知道當一個人需要幫忙的時候,別人的一雙援手多有價值。”“不客氣,。同事之間理應如此。”“沒關系。因為我知道,如果需要幫助的是我,你也會這么做的。”
32.表達感激好處多
明確地表達感情之情。
33.出乎意料與拋磚引玉
案例:進超市之后再給一些優惠券,比之前發放效果好的多。重點在于“出乎意料”。可以嘗試手寫卡片、個性化卡片
34.如何獲得幫助
不要低估別人愿意幫忙的程度。管理人員告訴大家,開口求助絕對不像想象中的尷尬。給他人一個安心的幫助信號,讓別人勇敢的尋求幫助。
35.先下手為強
先開價,鎖定“錨點”,參加談判要想著自己的理想價格,還要把合理原因列成清單寫下來。
36.報價精確一點兒會更好
精確是數字更容易讓人完成。比如4:37之前交作業。
37.定加末尾數字有玄機
希望對方選擇那組數字就定成*.9吧
38.順序改一改,生意滾滾來——知覺對比
用不理想的方案為理想方案做對比。人們喜歡產品數量在前,價格災后;先說服務項目,再說價格;取得成績全部列出來,再說工作年數
39.如何事半功倍——附加效應要用好,小心“拉平效應”
不必把資源浪費在增加沒有吸引力的額外優惠上,這就好比往熱水里加溫水一樣,只會降低整體溫度;通過為最重視的客戶提供量身定做的、誘人的額外優惠,觸發互惠原理。
40.化整為零
想說服對方答應一個較大的請求時,讓他們先想想這個請求中單個的、較小的個體。案例:申請單次出差費用、為一個學生捐助、如果只買一個愿意花多少錢。(針對龐大數據不適用)
41.鮮明生動的細節
當你說服別人為你提供資源,來幫助你達成某個目標的時候,你應該引導對方去關注兩個方面;形象鮮明的受益對象以及清晰具體的干預手段。案例:想公司申請系統升級費用的經理很容易去強調系統升級能夠讓她的團隊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而不是更高質量的服務將會為全公司帶來什么好處。
42.指出機會成本
清楚地告訴目標受眾,選擇這樣東西的附加好處是什么。說明省下這筆費用的錢和時間可以做什么。(省下來的錢可以做的必須是好事)。提升銷售績效,也是要把大家的花錢計劃寫在團隊的白板上。
43.如何激勵他人(還有你自己)完成任務—— “小數字假說”
把重點放在已經完成的、比例較小的部分。盯小數字能喚起人們盡可能高效做事的欲望。
44.如何提高客戶忠誠度
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盡管人們都說自己更喜歡靈活性,但嚴格的規定反而能在極大程度上幫你實現目標。案例:吃藥分步驟,先吃紅色藥片、黑片、最后白片。
45.如何讓一加一大于二——人們害怕失去
把銷售獎勵分兩類,贏得第一類之后才可以贏取第二類。
46.退后一步看問題
退后一步,保持實實在在的距離,不僅有助于解決問題和做決定,還能給予我們一種獨特的說服力。
47.從他人的錯誤中汲取教訓——記錄錯誤的價值
要做屬于自己的“蠢事清單”,學會從自己和他人的錯誤中學習。
48.對錯誤進行管理
把資源用在“迅速解決問題、糾正錯誤”的目標上。
49.當天就點評
點評要讓客戶記得加上,我當天來過。
50.給郵件加點料,讓談判更順暢
郵件里添加上“人情味”,知道對方是有血有肉的人。可以考慮附加一則有趣的漫畫。
51.碰觸的魔力
觸摸導致了更強烈的擁有感。如果產品無法觸摸也需要客戶頭腦里想象一下摸到它的感覺,從而提升產品價值。
52.把最好的留到最后——peak-end effect峰——終體驗
重視結束時候的感受最重要。案例:酒店在客人退房時也附贈小禮品;返程時為自己的升艙提升整體旅游的滿意度。
額外附贈
組合使用記住三個為佳“事不過三”
《細節》雖好也不能貪用啊,還是要提高整體的實力。微小的改變可以幫助各位錦上添花,不過正如咪蒙所說得確定你是錦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