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國》是英國作家埃德溫·艾勃特的一部科幻小說。科幻大師艾薩克·阿西莫夫說:“若想理解維度,再沒有比《平面國》更好的入門作品了。”
作者埃德溫·A·艾勃特是牧師、神學家、古典文學學者、公立學校校長,他的《平面國》在1884年出版,而出版之后,也許因為過于超前,本書出版后并未激起熱烈反響。直到40年以后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問世,人們才突然對四維空間燃起興趣,埋沒已久的“神作”終于被重新發現。后來,《平面國》成為眾多科幻小說的靈感來源。
《平面國》以二維世界里的人物作為主角,講述他的國度的情況和他穿越空間到了讀者熟悉的三維世界的奇幻歷程。
正方形在接受來自三維空間的福音之后立刻開始質疑神諭,渴望探索更高的真理。
直線國之旅
直線國中,正方形的眼前出現了許多短短的線段(自然,我假設那是一群女人),那些線段中間還散布著一些更小的亮點。所有線段和亮點都在同一條直線上來回運動。在我看來,他們的運動速度也完全一樣。
直線王國中的成員,喜歡和認同自然規律賦予他們的身體和思想,他們是那么的“自洽”。
所以,當正方形來訪時,直線國國王無法理解正方形對于平面國的解釋。
國王:“要是你不能親自向我展示怎么從左向右運動,那么就請你用語言向我描述這種運動吧。”
我:“要是您分不清左邊和右邊,那么恐怕我無論怎么用語言解釋也無法讓您明白我的意思。但是左邊和右邊區分起來那么簡單,我想您一定能分得清吧。”
可想而知,最終只能不歡而散,這就是“現實版的思維不在同一個緯度上”。
三維世界之旅
一個三維世界的陌生人——球——來到二維世界傳教,球像二維世界的正方形講解三維世界的“長、寬、高”,而正方形只能理解“長和寬的無限延伸”。
在實在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之后,球將正方形拉出了平面國,來到了空間國。
我朝下一看——這是我第一次用自己的雙眼看到我家里的每一個人和每一件東西。從前,我只能靠推想來猜測這些人與物的樣子。
而在正方形在空間中俯視了自己的國家平面國之后,球向他展示了空間國的其他秘密之后,正方形被燃起了內心的激情,他想了解更多。
我:“閣下,是您的智慧打開了我的心智,點燃了我的渴望。您讓我想到,在您之上,還會有更偉大、更美麗、更接近完美的存在。
正方形興奮的推理和類比:有一維世界,有二維世界和三維世界,肯定還有更高級的思維世界第六維、第七維甚至第八維世界……
誰知此前高高在上、開明通達的球卻矢口否認且勃然大怒。
球:“類比!胡說八道!什么類比!”
球:“我不知道。根本沒有那么個地方。你的這個念頭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真理的傳播?
在正方形相信有三維世界的存在,相信他應該傳遞這個福音時,發現面對他的只有質疑和7年瘋人院生活。
因為平面國不需要這種思想。就像別人的世界不需要你的理論一樣。人們總是相信自己看見的,相信自己相信的。
作者寫這本書似乎在問
人對上帝的信念和認知必然受物理、生理、心理性質的種種限制,因此幾乎一定是局限的,甚至可能錯誤的。如果有一天人類見到自己心中的上帝,上帝會不會也說人類對他的信仰狹隘可笑?
似乎在問:神是否也有其局限性?神是否真的“至高無上”?如果不是,在神之上究竟還有什么更高級的存在?如果是,那么無垠的宇宙中為什么竟會存在一種至高無上的東西?
網絡真的讓我們接觸更多信息、鼓勵我們思考了嗎?還是恰恰相反,科技允許我們制作出巨大的泡泡,每天生活于其中,只與和自己觀點相近的人交流?若是后者,這種所謂的“交流”與點國國王的自言自語有何不同?
我們有時覺得和自己觀點不同的人低等、愚昧、不可理喻,有時只想大聲咆哮、堵住別人的嘴。那樣的我們是固步自封的直線國國王?還是惱羞成怒的球?
真正能對人類造成“降維打擊”的,只有愚昧和封閉。正因如此,我們永遠不應放棄思考和探索。任何一種“信仰”或“價值觀”都不該成為閉目塞聽、阻礙思辨的封印。
愿探索能拓寬我們的想象。愿對更高維度的渴望和追求能引領我們飛向更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