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平面國》顧名思義就是一個二維的平面,本書的“作者”即主人公,是一位謙卑的平面國居民正方形。他一開始只知道二維的世界,后來有幸被引入三維的空間。他決定向平面傳播立體空間的真理,卻被人當成瘋子,后來他根據自己的經歷寫出了這部傳世的《平面國》。讀這本書,很難相信這是本一百多年前的書,腦洞大開,甚至讓人覺得他在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它可以是:首次解釋“維度”概念的科普讀物、腦洞大開的科幻小說、煞有介事的數學童話、劍走偏鋒的精神啟蒙、辛辣諷喻的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社會寓言。
? ? ? ? 作者的新奇設定,描述平面國中的居民眼中的世界,仿佛真的把我引入了一個平面的世界:“你們可以把我們的世界想象成一張巨大的紙。在這張紙上,線段、三角形、正方形、五邊形、六邊形以及其他各種圖形都可以自由移動。”并且,平面國的居民也是有等級之分的:平面國的女性都是線段,士兵和最底層的體力勞動者是兩條邊等長的三角形,中產階級是等邊三角形,專業人士和紳士是正方形或五邊形,在專業人士和紳士之上還有貴族階級,從六邊形開始,邊的數目越多身份就越高貴。在這階級的劃分中,我看見的是平面國階級之間的差別、制衡,一級一級的向上統治,直至最高階級——圓,圓之下,每個階級都不是絕對的統治。“農奴階級偶爾能生出等邊三角形的孩子。可憐的農奴階級盼望這樣的榮耀,因為這種可能性讓他們單調邋遢的生命中有了希望之光。大部分貴族階級也很歡迎這樣的事情,因為他們十分明白,這種罕見的現象不僅幾乎不影響他們的特權,還能有效防止下層階級革命。”農奴階級接受著上層階級的統治,但上層階級同時忌憚著下層階級。“下層階級長著尖銳的角,因此具有很強的物理攻擊性;和他們相比,等邊三角形則是相對無害的。”階級之間相互制衡、利用,從而使社會相對穩定。在平面國中,女性的地位是最低的,因為女性的身體沒有角度,身體形狀太低等,女性完全不具備任何腦力,她們不能反思、判斷、預謀,也幾乎沒有任何記憶力。女人一旦發起火來,就會完全忘記責任,變得是非不分。女人在公共場合必須不斷左右擺動身體讓其他人看見她。同樣的,這個世界以標準為美,所以許多不規則的多邊形要不選擇整形,要不被處死。平面國的一切,仿佛就是現實社會的縮影。
? ? ? 這本書前半部分從各種角度詳細介紹了平面國,后半部分如怒濤般展開,正方形因某種機緣巧合,去到了點國和直線國,當它以高維身份指導低維的點國和直線國國王跳脫出所處的狹小世界、探索更加未知廣袤的空間時,他們都不理解高維的存在,或者他們不愿相信自己“低人一等”。回到二維空間的正方形遇到了來平面國傳道的球,球帶領正方形領略了三維空間的世界,但是卻在正方形追問“是否有比三維更高的維度”時勃然大怒。那么,平面國的居民知道三維世界的存在嗎?大部分是不知道的。除了國王,他為了維護統治,向所有人隱瞞了維空間的存在。可見阻礙求知與探索的往往就是人心中根植的愚昧與自大。
? ? ? ? 這本書打動我的不是別的,而是正方形對真理的追求、對更高維度的求索、對有限維度強權的反抗,和它那追求真理的、殉道者的堅持。作為人,我們也被自己所生存的維度禁錮,人的信仰或許就跟正方形一樣,“既不能看到‘高度’,也不能通過任何形式的推理感知‘高度’,只能憑信仰相信高度的存在。”這本書充滿了現實主義的辛辣諷刺以及對人性的透徹觀察。不管是點、線段、正方形、立方體還是超立方體,我們都犯著相同的錯誤,我們被所處的維度束縛,成了偏見的奴隸。正如譯者的《譯后記》中指出的:理性和求知是人類最高貴的品質。真正能對人類造成“降維打擊”的,只有愚昧和封閉。正因如此,我們永遠不能放棄思考和探索,不思考的人,永遠被奴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