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94-P112
收獲:
再次感嘆一下,這書寫得太好了,我竟然第一次去欣賞一本寫了很多公式,插了很多圖表的書,我自己都汗顏...哈哈...感嘆公式和圖表的簡潔、直觀、易懂。
我做得這筆記僅適合我自己看,別人看了估計覺得很無聊,也一頭霧水。
下面開始用我自己的例子消化我所學到的。
1.需求價格彈性:衡量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這表達絕了,擬人化,價格變動了,需求量是淡定地該是多少繼續是多少,還是慌得一比大變,這就是反應程度。)
反應程度大:富有彈性,需求量變動比例>價格變動比例。
反應程度小:缺乏彈性,需求量變動比例<價格變動比例。
比如大米,價格變了,該吃還得買,量變動不大,缺乏彈性。
比如車子,價格變了,就很影響買不買的話,就代表富有彈性。
需求曲線越平坦,彈性越大;越陡峭,彈性越小。
2.總收益=價格x銷售量
缺乏彈性(<1),價格上升,總收益增加。
富有彈性(>1),價格上升,總收益減少。
單位彈性(=1),價格變,總收益不變。
3.需求收入彈性:衡量消費者收入變動時需求量如何變。
正常物品:收入提高,需求量增加。
低檔物品:收入提高,需求量減少。
這個提醒了我,我默認為收入提高,買啥都增加,其實不,我有錢更多地打車,或自己買車駕車出行,公交車需求量就會減少。
符合守恒定律。
4.需求交叉價格彈性
替代品:一個價格提高,另一個量增加。
例如:雞鴨魚和豬肉在我看來是替代品,去年豬肉價格大漲,大家都更多轉向雞鴨魚,雞鴨魚的需求量增加。
互補品:一個價格提高,另一個量減少。
我理解互補品是搭配使用的,比如手機和它專用的充電器,如果手機價格提高,買的人望而卻步,手機賣得少,搭配使用的充電器也必然需求量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