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連著看了兩遍《東邪西毒》還意猶未盡。其實小時候在電視上看過很多遍,但都不及昨天認真、仔細,不過也終于看懂了那些糾纏。
90年代真是個神奇的年代。
《東邪西毒》看似外核是武俠片,內核其實卻是現代的情感,放在今天來看也不過時,這也許就是它被奉為經典的原因吧。
在片中哥哥張國榮扮演的是西毒歐陽鋒,梁家輝是東邪黃藥師,梁朝偉是盲武士,張學友是洪七。
張曼玉是嫂子,林青霞是慕容燕、慕容嫣,劉嘉玲是桃花,楊采妮則是孤女。
哥哥在里面扮演的是個殺手經紀人的角色。
在電影里歐陽鋒喜歡的是張曼玉,兩人本來是一對,但后來張曼玉卻成為了他的大嫂。
黃藥師說:“我一直以為你們會在一起。”
為什么歐陽鋒和張曼玉沒有在一起呢?明明相愛的兩個人最終卻有緣無份,最后都抱著遺憾度過余生。
張曼玉這樣說歐陽鋒,“明明心里是想要的,嘴巴卻不肯說出來,總是你送到面前才肯要。”
黃藥師問,“為什么你不嫁給他?”
張曼玉回答他從來沒有說過喜歡自己。她只是想聽這一句話罷了,但是他不肯說,他太自信了,以為她一定會嫁給自己。
歐陽鋒曾經在張曼玉和自己哥哥成親的那天晚上問她是否愿意和自己走。她沒有答應。“為什么要等到失去的時候才去爭取。”
這么多年了,大嫂有沒有后悔呢?
“以前我認為那句說話很重要,因為我相信有些事一旦說出來就一生一世,現在想想說不說也沒有什么分別,有些事是會變的。”
她說一直以為自己贏了,直到有一天看著鏡子才發現自己輸了。這些年通過黃藥師知道歐陽鋒的近況,內心仍然是愛著歐陽鋒的,卻不敢去找他。
感嘆如果能重新開始多好,最后抱憾而終。
張曼玉篇 :
而歐陽鋒呢,有沒有后悔過呢?
在看著洪七帶著老婆離開客棧的時候,他看著他們的背影這樣說到,“看著他們走的時候,我心在妒忌,我曾經也有過這樣的機會,不知道為什么卻放棄了。”
“我是孤星入命的人,從小我就懂得保護自己,我知道要想不被人拒絕,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拒絕別人。”
這也許就是為什么他沒有和大嫂在一起的原因。在大嫂眼里的自信其實不過是他害怕被拒絕的自卑罷了。
他的被動也許注定了這一切。兩個人都想在感情的世界里爭個輸贏,都太自我,結果兩敗俱傷。
他喝了那瓶“醉生夢死”的酒,卻發現根本不過是個玩笑。
歐陽鋒篇:
黃藥師愛上了歐陽鋒的大嫂,黃藥師和歐陽鋒是朋友。黃藥師每年去見歐陽鋒只是因為大嫂想知道歐陽鋒的消息,而正因為這樣黃藥師才有借口每次來見大嫂。黃藥師每年都會在桃花盛開的時候去看望歐陽鋒的大嫂,但歐陽鋒并不知情。但是黃藥師不想讓大嫂知道自己喜歡她,他認為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黃藥師因為想知道被人喜歡的感覺是怎樣的結果不小心傷害了很多人。其中就包括桃花和慕容燕。
黃藥師篇:
盲武士和桃花是夫妻。
盲武士篇:
桃花篇:
盲武士和黃藥師原是朋友,但盲武士的妻子桃花愛上了黃藥師,盲武士遂與黃藥師斷絕了朋友關系,離開了家鄉。
慕容燕,自稱慕容公子的后人。他和黃藥師在姑蘇城外的桃花林一見如故。有一天晚上,黃藥師喝醉酒跟他開了個玩笑。 黃藥師:“如果你有個妹妹,我一定娶她為妻。”
慕容燕愛上了黃藥師,愛而不得為愛所傷。慕容嫣與慕容燕其實是同一個人,可以看作是人格分裂。
“一個人受到挫折,或多或少會找個借口掩飾自己。 其實慕容燕、慕容嫣, 只不過是同一個人的兩個身份,在這兩個身份后面,躲藏著一個受了傷的人。”
慕容嫣篇:
洪七與孤女有過一段情,洪七為了一個雞蛋幫助孤女報了仇,自己因為動情傷了一根手指。卻安慰孤女說她不欠自己什么。妻子一直對洪七不離不棄,最后洪七帶著妻子行走江湖了。
孤女篇:
洪七篇:
在感情的世界里,男女的心態都是不一樣的。黃藥師認為得不到的東西永遠是最好的。就像現在陳奕迅的歌里的“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歐陽鋒雖然愛著大嫂,卻害怕傷害。大嫂深愛歐陽鋒,卻不愿放低自我。慕容燕疑問自己是不是黃藥師的最愛,寧愿被騙也不肯承認真相。
我想這部電影之所以會讓很多人感動的原因,大概是或多或少都可以在其中看到自己或者他人的影子吧。
也許我們都是慕容燕、大嫂、歐陽鋒、黃藥師······現代社會人的孤獨,愛無能等等都可以在片中也可以找見。在如今看來是經典,但這部片子實際上命途多舛,還差點夭折。還好最后經過努力,這部片子才終于得以呈現在世人面前。
幕后故事
當年王家衛創作《東邪西毒》是受到了張愛玲《半生緣》的啟發,是按照一半金庸,一半張愛玲來拍的這部片子。
最先安排的是:梁朝偉是西毒,哥哥是東邪,林青霞是獨孤求敗。后來王家衛覺得哥哥做東邪其實沒有挑戰,所以改成西毒,梁朝偉挪去做盲武士,梁家輝來做東邪。林青霞其實從開機就沒有動的,惟一動的是把獨孤求敗的前身變成了精神分裂的兩個人:慕容燕和慕容嫣。
拍了兩年,片子差點在半路夭折
《東邪西毒》開拍于1992年,然而拍拍停停,直到兩年后才完工,《東邪西毒》曾因拍攝周期過長而資金不足,多次拍攝延期,為了應付投資商王家衛甚至請來劉鎮偉套拍了喜劇片《東成西就》,誤打誤撞成就一部喜劇經典。
劉鎮偉回憶:“白天拍《東成西就》就像老婆生了兒子那樣開心,晚上拍《東邪西毒》就像死了老爸老媽那樣難過!”
《東邪西毒》的制作成本是4000萬港幣,雖然上映周日票房即超過百萬,然而一般觀眾的反應是看不懂,因此雖有幾大巨星保駕,但也只賣得900多萬港幣。《東邪西毒》終極版2009年重映后票房據說是2600萬。
從《東邪西毒》開機到殺青,整整用了兩年的時間,兩年里大部分演員來來去去,也有個別演員合同到期一去不復返,只有哥哥從沒離開過劇組。他來劇組的第一天就被毒蝎子咬到,依然堅持拍戲。王家衛資金周轉困難時,也是哥哥主動拉來資金。
最開始無旁白
《東邪西毒》有很多零碎的故事,不容易組成整體的意念,拍的時候又根本沒設計旁白,剪切時困難重重,只好硬著頭皮邊剪邊寫,不想隨時間推移已被奉為經典。
在影片中哥哥有大量的獨白,我們在片中聽到的旁白其實是后來寫的。《東邪西毒》拍的時候根本沒設計旁白,張叔平剪切時只好一邊剪輯一邊寫電影旁白。
這個畫外音是在拍完整部電影之后才收,當時哥哥在黃山拍陳凱歌的《風月》,王家衛派了一個收音師到陳凱歌的片場,找到哥哥,讓他自己找一個角落把所有的畫外音都配下來。找了一個沒有人的大廟,錄了幾天幾夜,所以那個時候聲音的品質不是很好,大概都可以聽到黃山的鳥鳴,現在的終極版聲音已弄得很干凈,音效和畫面上改變很大。
梁朝偉和劉嘉玲在片中也是演的夫妻,但是梁朝偉后來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己根本不知道劉嘉玲有出演。
林青霞撰文回憶說自己十四年后才看懂了《東邪西毒》
十四年前在威尼斯影展,我第一次看《東邪西毒》沒看懂。心想:“為什么每個人說話都沒有眼神接觸?好像個個都對著空氣講話。到底誰愛誰?到底誰跟誰好?這么多人物,誰是誰都搞不清楚,怎么會好看?”
十四年后,終于看出了苗頭。整部戲講的就是一個“愛”字,每一個人都有對愛的渴求,每一個人都很孤獨。無論你被愛或不被愛都逃不掉那種孤獨感。導演用現代的手法古典的氣韻來表達這種孤獨感。
當年拍戲的情景
拍到天快亮了,導演還一次次要求重新來過。我一頭亂發,眼神渙散,木無表情,導演還笑著說:“青霞快瘋了。”其實他就是想要我那瘋了的感覺。
來攝影機對導演來說,就好比他手上的一支筆,他要下了筆之后才知道戲怎么走下去才是最好的。他要演員拿掉自我,走進角色。他像雕塑一樣,把那些多余的、不好的去掉,剩下來的才是真正的精華。“我少了遺憾,多了慶幸。”
原聲音樂
原聲音樂也非常有感染力,《東邪西毒》的音樂由陳勛奇打造。當時,陳勛奇想找陳升來為電影編曲,由于檔期原因,就換了一位菲律賓編手,兩人合作創作, 以電子合成樂為主,輔以洞簫、琵琶等古樂器,別有風味。
2009年,重新剪輯過的終極版《東邪西毒:終極版》改請大陸作曲家重新編曲,并請馬友友來拉奏其中的主題樂章,呈現全新面貌。